納米鈦酸鋇:打破日美壟斷的“電子工業糧食”國產化突圍戰
1、納米鈦酸鋇行業生產技術對比分析
納米鈦酸鋇是電子陶瓷中使用最廣泛的材料之一,被譽為“電子陶瓷工業的支柱”,廣泛應用于制作多層陶瓷電容器、熱敏電阻器、電光器件和DRAM等器件,其中多層陶瓷電容器行業是納米鈦酸鋇功能陶瓷材料粉末應用最廣泛的下游產業。
目前國內納米鈦酸鋇廠家大多使用的是固相法技術,少部分使用草酸鹽共沉淀法。國際較流行的是水熱法,水熱法鈦酸鋇粉體具有高純度、高活性、球形度好、結晶度高、粒度分布窄、化學均一性好等特點,尤其適用于多層陶瓷電容器介質材料領域,尤其是在高端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產品生產成本相應較高,目前日本堺化學、國瓷材料已具備批量生產銷售的能力。
鈦酸鋇制備方法對比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我國高端陶瓷粉體的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陶瓷材料由于制備工藝復雜、研發周期長、下游客戶驗證壁壘等,全球競爭格局較為集中,CR5達到81%,且主要被日本、美國公司所壟斷,其中日本堺化學、美國Ferro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28%和20%。隨著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國內生產陶瓷材料的企業逐漸增多、產量不斷提升,包括國瓷、風華、三環等企業,其中國瓷材料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實現了所有類型的基礎粉和配方粉的全面覆蓋,下游客戶包括三星電機、國巨、風華等。在高端領域,我國高端陶瓷粉體的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目前日本企業鈦酸鋇的平均粒徑能夠做到80-100nm,而國內企業能夠做到的鈦酸鋇平均粒徑為120-150nm。
3、下游應用領域前景預測
納米鈦酸鋇是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熱敏電阻(PTCR)等電子工業元件基礎原材料,產品分為納米鈦酸鋇基礎粉和 MLCC 配方粉。
從MLCC成本構成來看,陶瓷材料占比較高,在低容MLCC中占比為20%-25%,在高容MLCC中占比達到35%-45%。陶瓷粉體材料主要包括基礎粉以及配方粉,由于鈦酸鋇具有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等特點,被廣泛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的基礎粉。
MLCC正朝著小型化和高容化發展,以滿足消費電子產品對更輕薄、尺寸更小的電子元件需求。MLCC的規格逐步縮小,從1206、0805到0402、0201、01005,甚至最新的006003規格。與此同時,MLCC的容值也在提升,部分電解電容被替代。全球MLCC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全球出貨量達4.89萬億只,市場規模約1046.34億元,預計到2026年出貨量將達到5.71萬億只。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MLCC生產和消費基地,2022年市場規模占全球的51%。
2020-2024年我國MLCC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十五五”納米鈦酸鋇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