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影響余熱回收利用行業將迎來新機遇
1、余熱回收利用行業概述
余熱資源是指在目前條件下,有可能回收或重復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能量,以工業余熱資源為主。工業余熱資源普遍存在于冶金、化工、建材、造紙、紡織和機械等行業,主要體現在工業企業熱能轉換設備及用能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熱、廢水、廢氣中,利用余熱回收技術將這些能源加以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生產成本,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是節能環保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據能量來源的不同,工業余熱可分為高溫煙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水廢汽余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余熱六種類型,其中高溫煙氣余熱資源廣泛分布在冶金、化工、建材、機械、電力等行業的各種冶煉爐、加熱爐、內燃機中,數量約占余熱資源總量的50%左右,是余熱回收利用的主要來源。各類工業余熱資源來源及占比情況如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根據行業分布的不同,工業余熱主要包括來自于冶金、化工、建材、玻璃搪瓷、造紙、紡織、機械等行業的余熱資源,其中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余熱資源占部門燃料消耗量的比例較高,可達到60%以上,造紙、紡織、機械行業占比較低,在15%左右。
2、余熱回收利用行業技術水平和特點
工業余熱資源屬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或可燃物料轉換后的產物,或是燃料燃燒過程中所發出的熱量在完成某一工藝過程后所剩下的熱量,廣泛分布于冶金、化工、電力等各類工業行業的生產過程中,且具有多形態、分散性、行業分布不均、資源品質較大差異等特點。
從余熱利用角度而言,余熱資源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點:由于工藝生產過程中存在周期性、間斷性或生產波動,導致余熱量不穩定;余熱介質性質惡劣,如煙氣中含塵量大或含有腐蝕性物質;余熱利用裝置受場地、原生產等固有條件限制。因此工業余熱資源利用系統或設備運行環境相對惡劣,要求有寬且穩定的運行范圍,能適應多變的生產工藝要求,設備部件可靠性高,初期投入成本高,從經濟性出發,需要結合工藝生產進行系統整體的設計布置,綜合利用能量,以提高余熱利用系統設備的效率。
根據余熱資源在利用過程中能量的傳遞或轉換特點,可以將國內目前的工業余熱利用技術分為熱交換技術、熱功轉換技術和熱泵技術三大類別。熱交換技術是最直接、效率較高的經濟方法,在不改變余熱能量形式下,通過換熱設備將余熱能量,直接傳遞給自身工藝的耗能過程,降低一次能源消耗,主要利用方式有間壁式換熱、余熱鍋爐、蓄熱式熱交換、熱管的換熱等,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技術為余熱鍋爐和熱管換熱技術。
3、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發展態勢
(1)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發展歷程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經歷了緩慢起步、快速發展和穩定發展三個階段。起步階段,行業技術研究分散,市場主體少,進展緩慢,大型項目靠進口設備。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能源消耗增加,政府出臺政策支持余熱發電等項目試點,在重點行業推廣,行業規模擴大、市場主體增加。2016年以來,我國對節能環保要求提升,余熱回收利用步入穩定發展階段,重點行業普及率上升,中低溫技術創新涌現,專業化提升,余熱利用率上升,行業運行質效提高,總體穩步發展。
(2)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源消耗總量持續攀升,2010年起中國能源消耗量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國。20223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達57.2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5.7%。
2019年-2023年我國能源消耗總量及同比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普華有策
我國工業領域能源消耗量占據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很大部分,主要用來為冶金、化工、電力等高耗能行業提供生產用能。在能源消耗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能量以生產余熱的形式流失。能源利用存在利用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生態環境壓力大的問題,余熱資源利用率偏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當前我國余熱改造技術推廣比例仍然較低,余熱資源利用比例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根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2年版)》,各類余熱改造技術推廣比例仍然較低,具有較大的推廣、提升空間。
(3)余熱回收利用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未來經濟任務之一,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對我國工業領域各產業具有深遠影響。國務院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強調“實施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工程,推動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實施重大節能降碳技術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綠色低碳關鍵技術開展產業化示范應用”。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中提到,“我國要研發和推廣應用高效加熱、節能動力、余熱余壓回收利用等工業節能裝備,低能耗、模塊化、智能化污水、煙氣、固廢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在此背景下,國內各行業高耗能企業預計將加大余熱回收等節能環保設備的投入,未來國內余熱回收利用率有望不斷提升。疊加余熱回收利用技術和效率的不斷提高,余熱回收行業未來將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力量,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4、余熱回收利用行業面臨的機遇與風險
(1)面臨的機遇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面臨的風險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5、余熱回收利用行業進入壁壘
(1)技術壁壘
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熱交換技術、熱功轉換技術和熱泵技術等,所形成的工藝和產品涉及冶金、焊接、熱處理等多個學科和熱工技術、材料力學、腐蝕機理、鍋爐循環計算、容器、管道應力分析等眾多領域,技術集成度高、開發難度大、制造工藝復雜,技術門檻高。同時,余熱鍋爐、各類熱交換器和壓力容器等產品大多屬于特種設備,并且多為非標準件,在生產之前需根據客戶實際情況設計定制,因此研發設計也是業內企業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除了專利和非專利技術,企業的一線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企業自身對產品質量的控制能力,也形成了進入行業的無形壁壘。
(2)資金壁壘
余熱回收利用行業資金需求較大,企業前期必須投入較大規模資金購置土地、廠房、現代化設計軟件、加工設備和成套理化檢測設備來滿足生產的需求。此外,行業內產品一般單件價值高、結構復雜,并且對產品安裝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同時行業內普遍采用EPC、EMC的銷售模式,其中EMC模式是由企業提供設備并負責安裝,設備正式運行前客戶無需支付款項,企業通過約定參與分享一定比例的項目節能效益的方式實現盈利,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較高投入,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資金周轉實力。
(3)資質壁壘
余熱回收利用行業中的各類產品通常應用在大型工業企業的工廠內,均為關系到生產和人身安全、環境影響的重要裝備,需要經過嚴格質量檢查、檢驗或者經過資格審查后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生產許可。例如壓力容器、余熱鍋爐、壓力管道等設備的制造需要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因此,各類資質許可是進入余熱回收利用行業的重要壁壘。
《2024-2030年余熱回收利用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