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計算加速芯片行業主流細分芯片剖析及未來趨勢預測
1、計算加速芯片行業細分產品類型及比較
主流AI計算加速芯片包括GPU、ASIC和FPGA:
GPU:最初用于圖形渲染,現已發展為通用計算加速引擎。其大規模并行計算架構適合深度學習訓練與推理,廣泛應用于科學計算和數據分析。GPU提供高帶寬內存和并行結構,擁有成熟的開發生態系統,成為現代計算基礎設施的核心。
ASIC:為特定應用定制的芯片,優化特定神經網絡或算法,提供較高的計算效率和低功耗,適用于大規模量產和對性能要求高的場景,如數據中心AI加速器。
FPGA:可編程邏輯器件,具備靈活性,可根據算法需求進行硬件配置或更新,適合算法迭代頻繁和靈活硬件需求的場景,如邊緣計算和原型驗證。
主流計算加速芯片對比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GPU相較于ASIC和FPGA,具備更優的適配性、計算性能和開發友好性,成為AI計算場景中的優選方案,盡管能源效率較低。
2、計算加速芯片行業產業鏈結構剖析
AI計算加速芯片產業鏈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個部分:
上游:提供芯片設計所需的EDA軟件、IP模塊,以及制造所需的設備和材料。
中游:包括芯片設計公司(可采用IDM或Fabless模式)、晶圓制造、封裝和測試環節。晶圓代工廠提供晶圓制造,封測廠商負責封裝、組裝和測試,確保芯片性能和可靠性。
下游:涉及芯片分銷商和系統制造商(ODM)。分銷商銷售圖案化晶圓或AI芯片,系統制造商將芯片集成到終端產品中,最終應用于AI計算加速、機器人、自動駕駛、元宇宙、數字孿生等行業。
計算加速芯片行業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AI 計算加速芯片市場規模及細分市場結構
隨著中國 AI 下游應用市場的迅速擴張,AI 計算加速芯片的市場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吸引各類芯片制造商的加入。目前,GPU 依然是 AI 市場的主導芯片。不過,以 ASIC 和 FPGA 為代表的其他類型芯片也已實現商業化,并在市場中占據一定比例。
未來,隨著中國 GPU 企業在技術上的不斷突破,AI 計算加速芯片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實現快速增長。預計到 2029 年,中國的 AI 芯片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425.37 億元激增至 13,367.92 億元,2025 年至 2029 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53.7%。
2020-2024年AI 計算加速芯片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從細分市場上看,GPU 的市場增長速度最快,其市場份額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69.9%上升至 2029 年的 77.3%。
2024年AI 計算加速芯片細分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GPU(圖形處理芯片)又稱顯示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芯片,是一種主要用于計算加速領域的微處理器。與全球產業相比,中國 GPU 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國內企業在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市場正在快速增長。
隨著 AI 應用(如 ChatGPT 大模型技術)的突破,全球市場對 AI 算力的需求顯著增加。以英偉達為代表的 GPU 產品,因其成熟的開發者生態以及優秀的算力性能,使得 GPU 市場規模在過去五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24 年達到 5,315.03 億元。
中國GPU市場正迎來技術升級、國產替代和應用拓展的多重機遇。隨著AI時代的到來,GPU的更新周期加快,計算能力持續增強,未來將采用更先進的工藝和更多計算單元以提升性能。同時,在外部政策和數據安全需求的推動下,本土GPU企業加速突破技術壁壘,國產化進程不斷推進,市場國產化率有望顯著提升。此外,GPU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特別是在AI圖像處理、視頻制作和具身智能等領域,未來將憑借其計算優勢和多功能性進一步擴大在AI領域的市場份額,推動更多新興應用場景的發展。
中國GPU市場的主要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總體來看,中國GPU市場面臨技術升級、國產替代和應用拓展的機會,未來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2025-2031年AI計算加速芯片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