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超聲熱量表需求空間將在供熱相關政策的催化下不斷打開
1、智能熱量表行業發展概述
熱量表是用于測量、計算及顯示水流經過熱交換系統所釋放或吸收熱量值的儀表。熱量表按流量傳感器測量原理主要分為機械式、電磁式和超聲波式三類,其中電磁式和超聲波式熱量表屬于智能熱量表范疇。
超聲熱量表技術路線對比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全球概括:熱量表產品起源于歐洲。20 世紀 60 年代,全球爆發能源危機,燃料價格迅速上升,過去的福利供暖體制使得歐洲傳統供暖地區國家的財政負擔過重,各國陸續開始實施“分戶控制、分戶計量”的供暖收費方式,熱量表產品由此面世并發展至今。經過多年應用實踐積累和技術升級換代,熱量表產品已由早期機械式測量發展為電子測量方式。相比于電磁式熱量表,超聲熱量表因其在測量量程、計量精度、壓力損耗和環境適應性上的優異特性,受到越來越多供暖國家或地區的青睞,成為國際市場上主流的智能熱量表產品類型。
中國概況: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初步探索供熱計量改革,在學習、消化歐洲歷史經驗和技術的基礎上,不斷試點和深化實施改革工作。由于熱量表是供熱企業衡量管網效率、用戶能源消耗和用戶貿易結算的重要依據,其在以供熱計量為中心的改革過程中占據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國熱量表行業的發展與國家供熱計量改革的發展進程密不可分。
我國供熱計量改革在推進過程中,先后經歷了探索學習、發展起步、爆發增長、分化調整等不同發展階段。
從當前來看,我國供熱計量改革正處于新一輪政策支持和轉型機遇期。在節能減排、清潔供熱等背景環境下,我國堅定不移地繼續深化落實供熱計量改革是引導供熱行業技術進步,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必然選擇。同時,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集中供熱面積增加、非集中供熱地區建筑節能等新興需求涌現,對熱量表產品市場起到較好的支持作用。隨著供熱計量改革持續調整與深化,國內智能熱量表行業將保持穩定發展。
智能熱量表行業發展歷程概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超聲熱量表行業產業鏈結構分析
我國超聲熱量表行業上游參與者由金屬加工、機械構件、電子構件等供應商組成,中游參與者為超聲熱量表制造商、解決方案服務商,下游主要為供熱公司。
超聲熱量表行業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超聲熱量表有望紓解供暖行業矛盾
傳統供暖行業存在矛盾,超聲熱量表有望紓解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可以顯著改善供熱服務質量,降低能源消耗,緩解供熱矛盾。
4、超聲熱量表行業發展趨勢
(1)繼續深化供熱計量改革,有利于推動行業整體平穩發展
2017 年 12 月,發改委等十部委發布《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 年)》再次明確,“大力推行集中供暖地區居住和公共建筑供熱計量,新建住宅在配套建設供熱設施時,必全部安裝供熱分戶計量和溫控裝置,既有住宅要逐步實施供熱分戶計量改造”。
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為持續深化供熱計量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熱量表作為落實供熱計量收費的關鍵儀表,將隨著國內供熱計量改革的深化實施保持穩定發展。
(2)下游非集中供熱領域新增市場需求,有效刺激市場需求外延式擴展
傳統冬季集中供熱主要集中于我國北方城市,而實際上部分南方城市冬季潮濕陰冷,居住舒適度較差。近年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南方城市改善居住環境、實施集中供熱呼聲越來越高。目前,部分南方城市已經開始根據自身區域情況進行初步嘗試,如安徽合肥熱電集團集中供熱面積達 2,450 萬平方米,基本覆蓋合肥主要城區、開發區等,居民供熱比例達 10%;武漢德威熱力供熱管網覆蓋全市多個區域,為 30 萬戶居民提供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服務。冬冷夏熱區域供暖需求的釋放,可有效驅動智能熱量表需求的增長。
(3)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牽引行業整體長遠發展的動力
我國北方寒冷地區每年采暖能耗達 1.3 億噸標準煤,是相同氣候條件下發達國家的 3 倍以上。城市供熱系統作為能源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安裝供熱計量裝置收費并鼓勵用戶節約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長期來看,國家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根本上保障了本行業的長久穩定發展。
《2024-2030年智能熱量表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