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農作物種子行業代表企業及發展趨勢、相關風險
發布日期:2024-09-20 16:04:29

農作物種子行業代表企業及發展趨勢、相關風險

1、行業發展概況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業處于農業整個產業鏈的源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基礎,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我國政府長期高度關注“糧食安全”問題,受到新冠疫情反復、極端天氣頻發以及地緣政治擾動等因素的影響,種源安全被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我國亟需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種子產業鏈可分為“育種—制種—推廣”三大環節,其中育種是種子產業的核心,主要是基于種質資源庫和性狀組合,培育出具有不同產量、抗性、農藝性狀和成熟期的新型品種。

2-2409201605423G.jp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得益于較高的商品化率和農產品單價,玉米種子市值長期位居中國農作物種子市場價值的第一位。一般來說,種子市場規模約等于農作物用種面積,每畝用種量,種子商品化率和種子價格的積數。我國的玉米和雜交水稻種子的商品化率高達 100%,而小麥和大豆因受農戶自留種的習慣,商業推廣緩慢,因而商品化率也比較低。

(1)玉米種子

玉米種子是玉米胚珠經傳粉受精后形成的,在一定條件下能夠長成玉米成株的繁殖體,其由種皮、胚芽和胚乳三部分構成。其通常分為五類:常規種、自交種、單交種、雙交種和三交種。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玉米種子絕大部分是雜交品種,其中以單交種的生產最為廣泛。雜交種繼承父本和母本不同品種的優良性狀,且產量一般遠遠高于父母本,但雜交優勢只限一代,后代會出現性狀分離,因而需要年年制種,目前玉米種子商品化率為 100%。

2-2409201605554F.jp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由于我國西北地區具備氣候干燥、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隔離條件好等條件,目前我國玉米制種主要集中在甘肅和新疆,制種面積和制種產量在全國占比均超過 70%。根據用途不同,玉米種子分為普通玉米、青貯玉米、鮮食玉米、爆裂玉米。

(2)小麥種子

小麥是世界范圍內種植較為廣泛的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歐洲、中國、印度、俄羅斯和美國,總產量僅次于玉米,位居糧食作物中第二,小麥籽粒因富含淀粉、蛋白質以及各種維生素而成為全球諸多國家人民的主食之一。

在我國,小麥是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糧食作物,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全國小麥種植面積為2363萬公頃,比2022年增加了11萬公頃,總產量 13659萬噸,減產0.8%。2024年小麥播種面積23091千公頃(34636萬畝),比2023年增加31.7千公頃(47.5萬畝),增長0.1%。

我國小麥種植主要集中在黃淮海冬麥區,其中河南、山東、河北、安徽和江蘇小麥作為小麥核心產區,全國產量的 70%來源于此。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夏糧小麥單產約為5.95噸/公頃,領先全球小麥主產國,主要原因是品種改良,生產技術改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由于小麥目前均為常規種,可以進行留種繁育,因而小麥種子的商品化率整體低于玉米。由于小麥種子商品化率較低,生產效益低,導致我國審定品種數量偏低,其中優質強筋和弱筋品種偏少。

2、國內行業主要企業

行業企業主要包括農發種業、隆平高科、豐樂種業、荃銀高科、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萬向德農及神農科技等。

2-240920160610959.jp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行業發展趨勢

(1)種業發展體系不斷完善,政策監管逐步加強

隨著 2000 年《種子法》的實施,我國種業正式進入市場化時代。2021 年 12 月,新《種子法》的修訂和實施,標志著我國種業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同時隨著《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農作物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管理辦法》、《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規的頒布,我國種業正式執行生產、經營許可“兩證合一”,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為核心指導思想的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對生產經營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公司,自主研發的主要農作物品種設立“綠色通道”,下放生產經營許可證審批權,取消種子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員的資格許可,極大地激發了我國種業市場的市場活力。

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2017 年農業部聯合全國人大,開展相關省執法檢查,組織各地開展種子企業督查、春秋季市場檢查和生產基地檢查等行動,重點抽查有違紀記錄的生產經營主體和問題品種,建立省際聯查聯打工作機制,加大對省際交接區域未審先推、制假售假、無證生產經營等問題的檢查力度。隨著稽查力度的加大,種子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套牌侵權行為明顯減少,同時實質性派生品種(EDV)制度的建立,原始創新將受到進一步鼓勵和保護,我國種業市場競爭秩序有望得到邊際改善。

(2)種子產業一體化程度大幅提高

種子產業內部各相關環節之間的關聯關系更加密切。越來越多的種子公司向集研究、開發(育種)、生產、加工(制種)、銷售等環節于一體的大型種子公司發展,同時種子公司經營品種與業務范圍也更加多元化。為增強市場競爭力,大型種子公司在種子經營上都采用以一種或幾種農作物種子為主、兼營其他多種作物種子的經營模式。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既可保證種子公司主營品種在市場上占有較大份額甚至是壟斷地位,又可使其次要經營品種擁有一定市場聲譽,同時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明確其未來業務開發方向。

(3)收購與兼并興起,行業不斷整合

自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全球種業進入持續的行業整合期,世界種業格局由此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20 世紀 70 年代至 80 年代、20 世紀 80 年代末至 21 世紀初,種業經歷了兩次并購浪潮。2014 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下滑、糧價持續走低,農業巨頭開始積極謀求以兼并的方式來整合資源,種業的全球化整合活動達到了巔峰,包括杜邦與陶氏合并、拜耳收購孟山都以及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隆平高科收購陶氏益農巴西玉米種子業務。

(4)種企研發能力不斷增強

計劃經濟時代,由于育種活動主要集中在農業科研院所,種子企業整體育種熱情不高,參與度較少,也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和科研人才與農業科研院所展開深入合作,因而中國種業研發成果及新品種的推廣一直較少。改革開放以來,尤其自 2000 年《種子法》頒布后,脫離計劃經濟體制的我國種業及種子公司,逐步走上了自主研發育種,集“育、繁、推”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道路。2019年種子企業科研總投入為 45.68 億元,同比提高 5.44 億元,占種子企業商品種子銷售額(572.78億元)的 7.98%。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大,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的申請、授權數量以及通過審定的品種數量不斷上升。

4、行業基本風險特征

(1)政策導向風險

2000 年《種子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種業開始進入市場化發展階段,政策壁壘逐漸被打破,大量資本紛紛涌入,種業開始快速發展;2011 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確立了農作物種業的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定位,種業邁入深化改革階段。2020 年農產品均有一定幅度漲價,個別農產品出口大國出現階段性暫停出口,引起社會對糧食安全的擔憂。雖然國內口糧無對外依賴,但提升糧食生產效率,提高糧食安全等級至關重要。2020 年首次將種子和耕地作為年度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單獨列出,體現了對種業戰略地位的重視。新一輪政策紅利有望驅動種子行業快速發展。如果未來國家針對種業的產業政策發生了重大調整,不排除對企業經營情況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2)自然災害風險

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受病蟲害及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例如近年來頻發的草地貪夜蛾、高溫熱害、連續旱澇等災害已給我國玉米、小麥安全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行業內企業將面臨產量驟減,成本增加等不利情形。

(3)轉基因玉米種子商業化沖擊市場的風險

從全球來看,轉基因作物推廣已較為成熟,市場接受程度也穩步提高。美國是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主要系轉基因種子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減少農藥支出以及人力管理成本。放眼國內,雖然目前尚未放開轉基因玉米種子的生產和銷售,但預計未來我國將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審慎推廣包括玉米品種在內的轉基因農作物種子。我國 2019 年轉基因推廣品種僅有抗蟲棉和抗病番木瓜,種植面積僅 320 萬公頃;但 2020 年我國轉基因商業化進程加速,先后有 4 個國產玉米品種和 3 個大豆品種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國內轉基因種子商業化持續推進。如果未來轉基因玉米種子的推廣逐漸放開,而企業未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則企業原有玉米品種將面臨優質轉基因玉米品種沖擊的風險,從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4)行業競爭風險

我國種子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激烈。同時又因我國對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力度尚且不足,種子品種同質化嚴重,進而使行業準入門檻有所降低。隨著我國種子行業品種保護力度持續加大,龍頭公司有望憑借種質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橫向一體化水平,繼而提升我國種子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如若業內企業不能在產品研發和產品質量等方面持續保持一定競爭力,則可能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風險。

(5)行業季節性風險

種子銷售具有季節性的特點,當年生產的農作物種子主要在下半年及來年年初進行銷售,具有明顯的時滯。企業在制定當年生產計劃時一般會綜合年初市場情況、銷售情況以及當年銷售預期進行考慮。雖然農作物的種植對種子具有較強的剛性需求,使得企業可以進行生產預測。但是如果企業制定的生產計劃與當期市場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則會導致企業庫存積壓或喪失市場推廣時機,對企業的經營產生較為不利影響。

(6)市場價格變動風險

種子處于種植產業鏈的最前端,是農作物質量、產量和抗性等方面的先決條件,是農業生產的芯片。其市場價格除受自身供需關系影響外,還與下游農產品具有較強關聯性。由于農產品價格受到國家調控政策、周期性因素、地緣政治因素、商品及期貨市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其價格波動較為頻繁,預判較為復雜。若企業未能準確判斷下游農產品的價格波動情況,將可能導致企業業績不穩定,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

2024-2030年農作物種子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細分產品調研及前景研究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