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再升級:政策科技雙輪驅動下的重型機械產業躍遷
重型機械行業為基礎工業提供關鍵裝備,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對多個行業和國防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國家通過政策支持推動裝備制造業和高端裝備發展,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當前,重型機械行業正處于高質量發展階段,技術創新和政策利好促進市場預期提升,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1、重型機械行業發展現狀
重型機械是機械工業重要部分,產品含冶金、重型鍛壓、礦山、物料搬運、大型鑄鍛件制造 5 大類、32 小類、近 4200 個品種。近幾年全行業營收約占我國 GDP 的 1% ,為原材料加工、能源電力等基礎工業及核電、風電等提供重大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用于下游企業礦物開采、加工等環節,是關乎國民經濟命脈與國家安全的重要產業,是重大技術裝備主力軍。
20 世紀 80 年代起,重型機械行業借助 “引進技術、合作生產” ,消化吸收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提升產品技術與企業管理水平。歷經多年發展,自主創新加速,在煤炭井下智能化綜采、散料場智能作業、鋼廠智能進出庫、礦山無人運輸、港口智能裝卸等多領域取得重大成果,還從單機制造向成套裝備及全生命周期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機、電、液、控集成化發展迅速。
重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存在不足。裝備智能化與工藝結合需深化;企業信息化系統缺乏頂層設計,各系統分散,形成信息孤島,無法實現數據共享與深度挖掘應用,導致生產協同效率低、成本控制難、精益生產難落地,且存在數據安全風險 。
2、重型機械行業發展特點
重型機械產品高度復雜、離散、定制化且生產周期長,使企業管理難度遠超其他行業。設計方案和報價隨客戶需求頻繁調整;生產過程追溯難,難以實現透明生產;物料齊套管理棘手,易因物料短缺延誤發貨;多部門協同困難;客戶現場交付安裝進度難控,售后維護成本高;還需應對客戶高質量、低成本、短周期的要求,這些均制約企業高效發展 。
重型機械行業發展特點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2024年我國重型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我國重型機械行業整體運行平穩,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穩中求進,錨定新型工業化目標,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全年行業經濟實現了健康穩定發展。2024年重型機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5901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546億元,同比下降1.6%,增速分別低于全國工業和機械工業3.7和3.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49億元,同比增長0.1%,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工業和機械工業3.4和8.1個百分點。
我國重型機械行業收入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分行業中,冶金機械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1,273 億元,同比增長 5.6%;利潤總額 43 億元,同比下降 12.9%;利潤率 3.3%,較上年下降 0.8 個百分點;虧損面較上年增加 4.3 個百分點。礦山機械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3,310 億元,同比增長 0.2%;利潤總額 241 億元,同比增長 14.3%;利潤率 7.3%,較上年提高 0.9 個百分點;虧損面較上年增加 2.8 個百分點。物料搬運機械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6,963 億元,同比下降 3.7%;利潤總額 466 億元,同比下降 4.7%;利潤率 6.7%,較上年下降 0.1 個百分點;虧損面較上年增加 3.6 個百分點。
4、我國重型機械行業格局和趨勢
我國重型機械企業大多是國有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本公司、中國一重、國機重裝、中信重工、大連重工等為代表的大型重型機械制造企業。目前,國內各大重型機械企業的主導產品各有側重,在各自細分市場具備相對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的格局。
重型機械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推動設備更新、綠色轉型,行業產能結構和市場結構將不斷得到優化,重型機械行業預期穩步提升。
我國重型機械行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十五五”重型機械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