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政策需求同發力及重點企業(附報告目錄)
1、行業概況
發展現狀看,由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材料企業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近年來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在提升產品性能和技術含量方面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從整體上看,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技術開發仍然受制于薄弱的基礎材料和基礎研究。行業內多數企業缺乏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能力和經驗,創新能力不足,低端化、跟隨性、重復性投入較多,技術的前瞻性儲備有所滯后。受制于基礎研發薄弱、產品配套環境有待改善以及人才儲備不足等因素,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果未來基礎材料和基礎技術研發投入不能持續、有效的滿足下游需求,則薄弱的基礎研究將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應用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由于磷酸鐵鋰材料生產的動力鋰電池具有超長循環、充放電次數高、倍率性高的優勢,所以該材料的增量市場主要來自于儲能電池、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和傳統鉛酸電池的替代。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的形態、顆粒尺寸以及原子的排列,因此,其制備方法較為重要。磷酸鐵鋰的制備方式較多,但是同時滿足環保、成本和品質要求的制備方法較少。目前,已有高溫固相法、碳熱還原法、溶膠凝膠法、微波合成法、水熱合成法等多種制備方法。
2、政策需求同發力
(1)全球產業政策強力驅動行業發展
受產業政策驅動、政策引導下的產業資源積極參與以及市場的逐步認可等因素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銷量總量的比例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占新車銷售總量的比例已達4.68%,產業政策驅動效果顯現。根據中國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將進一步提升至25%。
從全球范圍來看,主要發達經濟體均已提出了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根據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提出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法》討論草案,美國擬對新能源汽車稅務補貼在現有基礎上進行調整,調整后補貼力度大幅增長。德國計劃在2021-2025年將插電式混動車型補貼金額由0.3萬歐元提升至0.45萬歐元,針對價格高于4萬歐元的電動車,補貼增加至0.5萬歐元,并計劃在2030年前建成1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為實現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7.5%的目標,歐盟2019年制定了嚴格的汽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歐盟該項標準將促進汽車發動機從內燃機到混合動力、純電動轉變。
汽車產銷大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新一輪鼓勵政策有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量、銷量規模在現有基礎上大幅上漲。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游行業,磷酸鐵鋰電池行業將直接受益于該等產業政策支持。
(2)下游需求旺盛
且目前推廣目錄中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乘用車占比逐漸上升,鐵鋰回暖已有跡象。寧德時代、比亞迪相繼推出 CTP 電池包,更加利好磷酸鐵鋰電池。
從近一年發展進展看看,磷酸鐵鋰在乘用車中的應用已經開始逐漸上升,從各批次推廣目錄中可以看到,乘用車中裝載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數量在不斷增多,尤其在 2019 年 6 月補貼退坡后,搭載磷酸鐵鋰的乘用車車型數量占比迅速由第 6 批的 7%提升至第 11 批的 30%,2020 年第一批中該數據為 18%,也遠超過 2019 年 7.8%的比例。
電力儲能方面,側儲能在 2019 年受到重創,但隨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下探,用戶側儲能峰谷電價套利逐漸實現經濟性,電網側儲能調頻也在海外受到補貼支持,用戶側和電網側儲能預計成為短期內儲能支撐力量;通信儲能方面,4G 基站后備電源替換需求開始出現,5G 新增高頻基站拉升基站數量和單站耗電量,通信后備電源需求前景可觀。2018 年起,中國鐵塔公司已停止采購鉛酸電池,磷酸鐵鋰成為替換鉛酸電池的最優選擇,對磷酸鐵鋰需求形成重要支撐。
(3)全球汽車電動化轉型浪潮引領行業進步
在產業政策、能源安全、溫室效應、大氣污染等因素影響驅動下,全球范圍內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普及、減少燃油車的銷售與使用,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重要趨勢和共識,豐田、日產、大眾、通用等全球汽車巨頭紛紛推出了電動化轉型或全面電動化戰略規劃。汽車電動化的發展與普及將進一步推動電池技術與電池材料的不斷革新,包括動力鋰離子電池及材料行業在內的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將充分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3、磷酸鐵鋰低成本化發展
與三元正極材料相比,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能量密度低,但是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壽命較長。從循環壽命和未來成本的降低空間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其在商用車、專用車等應用領域占據一定地位。但是,隨著下游降成本壓力的傳導,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在降低成本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使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配合先進、環保的工藝以降低成本成為技術上的主流選擇。
4、技術研發成最大進入壁壘
持續研發能力、工藝控制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是進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的壁壘。磷酸鐵鋰雖然成分和結構單一,但動力電池行業對磷酸鐵鋰的性能和成本要求不斷提高:由于磷酸鐵鋰產品持續迭代,對產品的壓實密度和能量密度要求逐年提升;隨著下游行業降成本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的成本控制要求越來越高。而成本的下降和品質的提升都依賴于工藝的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在研發、工藝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已經形成了較高的競爭壁壘。
5、行業基本風險特征
(1)技術替代風險
磷酸鐵鋰材料作為新型的電池材料,于 1997 年由美國德州大學 Good enough教授發明,2005 年左右在國內實現產業化,是目前較受歡迎的動力和儲能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特別應用于電動汽車、規模儲能領域,從目前來看沒有更新更有效的正極材料可以取代磷酸鐵鋰,但如果有新研究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將會對目前的正極材料行業格局形成巨大沖擊。
(2)產品質量風險
磷酸鐵鋰市場從 2014 年底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電動汽車、儲能等領域的市場需求快速增加,但是電池正極材料尚無統一標準可以參考,能否成功實現電池生產取決于上下游工藝的契合度,雙方往往需要經過小試、中試等程序才能建立穩定合作關系,上游磷酸鐵鋰生產廠家需要在材料規格、工藝及產量上與下游電池廠家保持同步。在市場需求走高的形勢下,磷酸鐵鋰生產廠家能否在擴大產能的同時持續保障質量,成為占領市場的關鍵。
6、行業重點企業
(1)德方納米
德方納米是動力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領先供應商,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先后在廣東佛山和山東肥城建立研發和生產基地,公司實際控制人具有深厚的技術背景。公司對其產品和技術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產品為納米磷酸鐵鋰和碳納米管導電液,多項產品均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是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深圳市市級工程實驗室依托單位、廣東省省級工程中心依托單位。
公司主營業務為納米級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磷酸鐵鋰材料領域的領先者,其產品主要應用于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正極材料。
(2)貝特瑞
公司是一家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技術領先、產品及產業鏈布局完善、國際與國內主流客戶并重為特色,以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和正極材料為核心產品,行業地位突出的新能源材料研發與制造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天然石墨負極材料、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硅基等新型負極材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與高鎳三元正極材料(NCA、NCM811等)等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貝特瑞現已發展成為鋰離子負極材料行業市場占有率全球前列的行業領先企業。
(3)安達科技
安達科技是從傳統產業(黃磷及三聚磷酸鈉等)轉型升級到新能源材料產業(磷酸鐵、磷酸鐵鋰)的股份制企業。在轉型前就已形成每年3萬噸黃磷、12萬噸磷酸、12萬噸三聚磷酸鈉的生產力,并在當年實現3000萬美元的出口創匯。公司現具有年產高純納米電池級磷酸鐵3萬噸/年、電池級磷酸鐵鋰1.5萬噸/年的生產裝置。
(4)北大先行
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簡稱北大先行)成立于1999年,總部位于北京昌平中關村科技園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組、儲能電池組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
北大先行旗下的研發院依托北京大學化學院強大的科研實力,研發院擁有18位博士、82位碩士構成的百名科研專家團隊,開展應用技術開發和研發成果的產業化,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三元素和磷酸鐵鋰等產品。
(5)升華科技
升華科技為綿陽富臨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主要產品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它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電池,通信基站儲能電池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