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行業技術情況及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1、行業競爭格局
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行業,其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CPU、芯片等半導體、PCB、液晶面板、觸摸屏、線材、塑膠及金屬結構件、其它電子器件和機構零部件等原材料提供廠商;下游主要應用于醫療器械、金融、零售、工業自動化控制、餐飲、快遞物流以及餐飲等領域。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行業產業鏈概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制造行業廠商數量眾多,但競爭格局較為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規模較大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行業廠商的經營模式主要為 OEM,但部分領先廠商已逐漸向 JDM/ODM 模式轉型。總體上,隨著行業發展的成熟和產業鏈的延伸整合,本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行業主要廠商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系以Elo、NCR、Diebold、Mouse 為代表的歐美日跨國企業,該等企業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擁有全球知名品牌和優質終端資源的行業巨頭,其經營重點主要為產品研發設計和品牌運營,生產環節主要為外包;第二梯隊系以安勤科技、伍豐科技、樺漢科技、佳世達為代表的制造廠商,該類企業在全球產業鏈轉移過程中獲得先發優勢,目前已發展成為擁有較大業務規模、較高生產制造水平,能夠提供高品質、定制化產品解決方案服務的領先企業;第三梯隊主要為小型生產廠商,起步較晚,數量較多,是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所處的梯隊。
2、行業技術水平
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的研發和生產過程涉及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工業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多學科交叉知識,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對企業的產品設計能力及生產制造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首先,產品尺寸范圍跨度大;其次,應用的觸控技術包含電容式、電阻式、紅外式、表面聲波式等多種主流技術;再次,各應用領域對于產品廣色域、色溫、亮度、散熱、防靜電、抗電磁干擾、防強光、防誤觸摸、防塵、防水、抗暴性、防腐蝕等性能定制化需求較高,尤其在特定的使用環境下要求產品運行保持穩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最后,針對不同應用領域特定的功能需求,產品需整合相應的特殊功能模塊,外接不同功能的輔助硬件設備。
鑒于本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門檻,為打造領先的產品競爭力和行業地位,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制造商需在控制模塊、軟固件程序設計、顯示技術、觸控應用設計、產品結構及模具設計、散熱技術、抗電磁干擾技術等方面需掌握一定的核心技術。
與歐美日等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行業起步較早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業內領先企業在產品集成設計能力、產品制造和檢測能力等方面正不斷接近發達國家。未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繼續進步,行業經驗的持續積累和產業自動化、智能化建設的逐步推進,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制造行業的技術水平將持續提高,產品功能將不斷拓展和完善。
3、行業技術趨勢
隨著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和本行業產品技術的進步,本行業產品在功能、性能和整機集成方面不斷得到優化,產品整體上向輕薄化、大屏化、集成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產品設計理念也逐漸向模塊化發展。
(1)輕薄化和大屏化
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總體上向輕薄化、大屏化的方向發展,對企業的產品研發、系統整合、生產和檢測水平將提出更高要求。在輕薄化、大屏化趨勢下,設備內部的電子零部件安裝空間將變窄,金屬導線之間距離將縮小,從而加強了內部電磁干擾。從眾多電磁信號中準確接收正確信號、排除錯誤信號的難度較大,要求企業在控制模塊設計、軟固件程序設計、傳感器貼合、金屬導線走線設計等方面均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此外,輕薄化和大屏化對于產品散熱、防暴、堅固耐用等性能存在一定影響,因此還要求企業有較強的產品結構及模具、材料選型和散熱模塊設計能力。
(2)功能集成化
隨著行業技術的進步及產品應用經驗的積累,各商用領域對產品功能集成度的要求正不斷提高,智能交互一體機的市場滲透率逐步提升,各類自助終端設備不斷涌現。一方面,不同商用領域設備由于特定功能要求,需外接相應的硬件設備如移動支付掃碼器等,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類外接設備已逐步精簡化,其功能則集成于智能交互一體機;另一方面,隨著本行業技術與各應用領域技術融合、創新程度的加深,產品功能的集成程度也進一步提高,如金融領域的生物識別支付、身份認證及資料加密技術、醫用領域的醫療數據采集及分析等技術。因此,促進產品功能集成度不斷提高將是行業技術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3)設計模塊化
設計模塊化是指將產品分解為具有標準接口的獨立模塊,通過模塊間的相互組合滿足客戶多元化和定制化的需求。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產品設計的模塊化主要體現于控制模塊、顯示模塊、結構模塊、模具模塊以及特定領域的特定功能模塊等產品結構和功能的獨立化、模塊化。產品設計模塊化有利于企業提升產品研發效率和設計水平,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并提升產品的品質。
(4)產品智能化
隨著深度學習、云計算等人工智能技術和相關基礎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各商用領域對于設備智能化程度要求的不斷提高,產品設計和應用技術向智能化邁進將是本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為應對嚴苛乃至極端的使用環境,產品設計在集成化、模塊化的基礎上,將通過對智能傳感器進行設計并整合,使得產品能夠在高溫環境下自動開啟風扇,以強化散熱功能,在寒冷環境下自動偵測溫度并啟動加熱升溫系統,以防止屏幕凍結或系統宕機;為提高設備的環境識別能力,加強設備對周邊入侵的安全防護能力,產品設計將深度整合攝像頭、感測器于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通過導入基于卷積類神經網絡算法的智能人臉識別模型和使用 GPU 作為運算核心,提高識別速度,拓展識別角度,同時克服光線、姿態、表情等因素干擾。此外,產品通過強化感測器敏感度設計能夠更精確地偵測環境溫度和濕度,實現產品對顯示亮度和啟動溫度適時的自動控制。
4、行業發展趨勢
(1)產品應用廣度、深度不斷升級
隨著全球社會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用戶對于智能、簡易操作接口的殷切需求,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作為萬物互聯的人機交互終端和各行各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設備,具有良好的需求前景和市場增長空間。同時,上下游行業技術的成熟與應用也促使本行業產品的應用場景不斷延伸和深化,例如上游顯示和交互技術的進步和融合使得產品更加輕薄與智能化,下游移動支付技術、工業控制技術、金融加密和身份驗證技術、醫療影像技術的發展、新零售和無人零售應用場景的興起則又拉動了下游對本行業產品的需求。總體上,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將具有更廣闊的、更深層的場景應用。
(2)中大尺寸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隨著大屏化產品的流行、大尺寸玻璃和屏幕生產成本的下降,中大尺寸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市場保持了較快增長。目前,應用于零售、金融等領域的主流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均為中大尺寸產品,如自助結賬設備、自助信息查詢機、自助售票機、Kiosk、POS 終端、ATM、大型游戲機等,預計該等領域對于中大尺寸設備的需求增長將繼續保持穩定;此外,隨著教育和培訓領域對于交互式電子白板需求的提升和工控設備及新興應用領域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的快速發展,中大尺寸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有望獲得較快增長。
(3)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制造水平逐步提升
隨著國家對“工業 4.0”、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積極推進,工廠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正逐漸成為行業趨勢。此外,由于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的生產訂單具有小批量、多批次、非標化等特點,因此設備廠商過去較長時間內針對部分環節采用了以人工為主的作業方式,以滿足快速切換產線的需要。但隨著人力成本的攀升、客戶對交貨要求的提高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人工流水線作業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滿足企業的經營需要,但在長期內將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亦不符合行業發展方向。目前業內領先企業已率先引入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和機器設備,通過對生產環節進行必要投入和升級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鞏固了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