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行業發展歷程及前景分析(附報告目錄)
1、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行業總體概況
人類取暖方式演變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在歷史上的較早時期一般通過“火坑”、“火爐”、“火炕”、“壁爐”等方式取暖,且前述取暖方式在全球部分地區仍存在,也是人類最原始取暖方式的延續;隨著工業革命和技術進步,以煤、天然氣、電為能源的取暖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各種取暖方式層出不窮,人類進入集中供暖和個性化取暖相結合的綜合取暖時代,不同國家根據地域特征、資源儲備、使用習慣等,選擇暖氣、地暖、壁(掛)爐、空調、地熱、太陽能等不同取暖方式,如德國的壁掛爐、韓國的地暖系統、美國的壁爐、俄羅斯和我國北方的暖氣等;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如電熱毯、電熱暖手器是迎合寢用取暖、身體局部取暖需求而誕生的取暖產品,系前述家庭取暖方式的重要補充、綜合取暖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行業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報告》
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誕生于歐美,電熱毯在歐美國家已有上百年的產業化發展歷史,隨著技術公開,世界主要國家先后開始生產家用小型電熱取暖器具。在產品質量標準方面,國際電工委員會以及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皆出臺了電熱毯類產品的質量標準;在電熱毯生產企業及品牌方面,美國陽光(Sunbeam)、德國博雅(Beurer)、日本森田(Morita)、意大利夢境(Dreamland)等電熱毯品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相關產品品質高、銷售地域廣泛,是電熱毯行業的全球知名企業。目前,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智利、新西蘭等國家,皆是電熱毯類產品的主要消費國。
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適逢改革開放,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行業得以蓬勃發展。發展至今,我國生產企業經過經驗積累、技術進步,逐漸研發出性能優異的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并向歐美發達國家輸出。隨著我國電熱毯類產品技術不斷完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顯著提升,對外出口貿易摩擦時有發生,如美國商務部于 2010 年對從我國進口的電熱毯征收 77%-174%的懲罰性關稅,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電熱毯生產企業產品外銷美國,但并不能改變我國生產企業技術水平提升以及歐美發達國家存在較大消費需求的實質。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統計數據,2016 年至 2018 年,我國出口的電熱毯數量分別是 1,495 萬床、1,756 萬床和 1,953萬床,出口金額分別是 2.11 億美元、2.36 億美元和 2.64 億美元,出口數量和金額均呈上升趨勢,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智利、意大利等。
2、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行業經過近 30 年的發展,目前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化程度較高。一方面,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市場需求旺盛,國內生產廠商綜合實力參差不齊,市場上部分產品呈現出“企業規模小、科技含量低、銷售價格低”的特點;另一方面,市場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和規模效應的企業,如貴州彩陽電暖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小綿羊電器有限公司、青島市琴島電器有限公司等,通過不斷鞏固自身工藝技術水平,不斷完善營銷體系建設,不斷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在市場競爭中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未來,家用柔性取暖器具的安全性能將越來越被大眾所重視,隨著國家對制假制劣、販假販劣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低價劣質產品將逐步被淘汰出局,為行業主要品牌的成長讓出空間。同時,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功能性新材料逐步應用,互聯傳感技術更加成熟,家用柔性取暖器具的功能和附加值將進一步提高,產品品牌效應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進一步贏得市場份額。
3、家用柔性取暖器具的技術水平及特點
根據《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電熱毯、電熱墊及類似柔性發熱器具的特殊要求》(GB4706.8-2008)、《電熱毯、電熱墊和電熱褥墊》(QB/T 2994-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儲熱式電熱暖手器的特殊要求》(GB4706.99-2009),電熱毯、電熱暖手器產品在電、熱、機械強度和結構方面均應嚴格執行規定的標準,產品的溫升、溫升速度、溫度、溫度均勻性和溫區分布應符合相應的指標。相關標準還強調,器具的結構應能使其在正常使用中安全地工作,即使使用過程中出現可能的疏忽時,也不會對人員和周圍的環境造成危險。
電熱毯、電熱暖手器生產廠商,如果嚴格執行上述標準,則產品安全水平較高,但由于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市場需求旺盛,國內生產廠商增長迅猛,一些個體私營企業、手工作坊型企業加入到生產隊伍中,行業在一定程度存在“低、小、散”的特征。隨著政府對制假制劣、販假販劣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低價劣質產品將逐步被淘汰出局,目前“低、小、散”狀況的改變將為行業主要品牌的成長讓出空間,這一過程可能出現顯著的結構性調整,未來市場將由質量好、安全性能高、有品牌影響力、規模化生產的企業主導,產品單價和行業總產值可能進一步提高。
4、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與其他取暖方式之間的替代性
(1)目前的取暖技術、特征及其主要產品
從總體上看,目前室內取暖器具按技術原理和熱傳導方式,主要劃分為空氣對流傳導、熱輻射傳導以及接觸傳導取暖器具三類,其技術原理以及主要產品如下:空氣對流傳導取暖器具,主要通過取暖器具加熱空氣并促使熱空氣流動,從而將熱量帶到室內各處,實現對室內物體加熱,采用該種取暖技術的產品主要包括空調、暖氣、地暖、PTC 電熱風機等。
熱輻射傳導取暖器具,主要以電為能源促使取暖器具表面溫度升高,取暖器具表面以紅外熱輻射等方式向空間放射能量,空間中的人和物體吸收熱量,從而達到采暖效果,采用該種取暖技術的產品主要包括鹵素取暖器、小太陽電熱取暖器、紅外線取暖器、浴霸等。
接觸傳導取暖器具,主要通過取暖器具和被加熱物體表面直接接觸,使熱量由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從而實現加熱目的,采用該種取暖技術的產品主要包括電熱毯、電熱暖手器、電熱地毯、電熱墊、電熱敷等。
(2)前述取暖技術相互之間無法完全取代
空氣對流傳導取暖器具、熱輻射傳導取暖器具以及接觸傳導取暖器具,三者間因功能特征、能耗高低、地域氣候、消費習慣等差異因素綜合決定,相互之間無法完全取代,具體如下:
a、產品功能特征差異
空氣對流傳導取暖如空調、暖氣、地暖是人類目前最為廣泛的取暖方式,采用該種取暖方式的受熱對象是整個室內空間及其包涵物,因此其加熱空間較大,適用的場所較為廣泛,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很難只對室內局部物體進行單獨或定向加熱,同時為保證取暖效果還需要相對封閉的室內環境,單獨使用空調加熱則可能導致室內空氣干燥,單獨使用地暖、暖氣則室內外空氣流動性稍差。
熱輻射傳導取暖如鹵素取暖器、紅外線取暖器等具有加熱速度快、方向性強、能夠對受熱物體進行局部加熱等特點,適用于室內較小范圍內的快速加熱,但其加熱距離越遠效果越差,而距離越近溫度又可能過高,并且溫度可能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不斷升高,體感舒適度稍差,且不適合在靠近沙發、被褥、紡織品等易燃物品場所使用,通常為居民選擇性使用。
接觸傳導方式如電熱毯、電熱暖手器等取暖器具,與受熱物體直接接觸,因此具有熱傳導效率高、熱量損失小、升溫速度快等特點,其加熱溫度可控且不需要封閉的室內環境,適用于特定用途的環境使用,如寢用被褥加熱、人體局部取暖、汽車座椅加熱等,是家庭取暖的重要組成部分。
b、地域氣候和消費群體差異
空氣對流傳導取暖如空調主要使用在中低緯度地區(如我國淮河以南),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城鎮家庭、公共場所等地,集中供暖(如暖氣、地暖、墻暖)主要使用在高緯度寒冷地區(如我國淮河以北、加拿大、俄羅斯等),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城市及經濟較為發達的城鎮,其他如 PTC 電熱風機等作為居民選擇性的輔助取暖器具。
熱輻射傳導取暖如鹵素取暖器、小太陽電熱取暖器、紅外線取暖器、浴霸等,主要使用在中低緯度地區,作為居民選擇性的輔助取暖方式。
接觸傳導取暖如電熱毯、電熱暖手器等,主要適用于氣候較為寒冷、潮濕的地區,在我國淮河以南特別是西南、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區域,電熱毯是居民冬季常備的床上取暖、排潮用品,消費群體主要以中老年人、婦女為主,電熱暖手器消費群體則以女性、學生為主。
c、產品價格及能耗差異
空氣對流傳導取暖,由于需要對室內物體進行整體加熱,因此能耗及使用成本相對較高。集中供暖工程(暖氣、地暖等)投入較大,往往由政府主導建設,居民一般按年繳納使用費;家用空調的售價通常在 1,500 元以上,制熱功率一般在 1,200W-1,700W 之間;PTC 電熱風機的制熱功率一般在 600W-2,000W 之間。熱輻射傳導方式如鹵素取暖器、小太陽電熱取暖器、紅外線取暖器、浴霸等銷售價格不高,制熱功率一般在 1,000W 以上。
三者相比,接觸傳導取暖器具的價格和能耗較低。如電熱毯的零售價一般在 100 元-300 元之間,功率通常在 60W-100W 之間,預熱升溫快;電熱暖手器的售價通常在 100 元以下,充電功率在 400W 左右,綜合能耗及使用成本均較為低廉。綜上所述,各類取暖技術及產品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優缺點,使用方法、使用范圍、功能特征、消費區域和消費群體均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相互之間不能完全取代。電熱毯類產品低碳節能、使用方便、性價比高,隨著該類產品向智能物聯、健康管理、醫用保健等方向發展,其用途將更加廣泛。此外,即使在工業技術較為先進、經濟較為發達的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電熱毯類產品仍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5、家用柔性取暖器具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家用柔性取暖行業的主要技術包括制造技術、功能結構設計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和新材料應用技術等,基本圍繞著“安全”、“舒適”、“智能”等方面進行。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電熱毯產品在制造和工藝技術等方面已基本成熟,在工藝流程、設備、質量控制及檢測手段等方面也基本達到國際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國內最近幾年出現的創新型電熱毯類產品,往往功能更多樣化、結構更復雜、外觀更時尚;部分產品為實現高度智能化還應用了熱敏、溫敏、氣敏等前沿技術;有的產品為實現環保、健康逐步開發應用新材料。未來幾年,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以滿足消費者使用便利為目的,產品設計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發展,產品控制技術向精細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在產品功能更加全面的同時,力求操作簡便,使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更加輕松。②以安全、健康、節能、環保為目的,不斷進行材料替代和新材料應用,以消除或降低電熱毯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潛在風險,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③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產品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拓展,在產品外觀和結構設計上追求精致、美觀、獨特。④產品功能方面,除滿足基本取暖、排潮、除螨需求外,將向智能健康、保健醫療方向發展。
6、行業前景
(1)國家政策支持
為規范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和家用衛生殺蟲用品行業發展秩序,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指導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和家用衛生殺蟲用品行業發展的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等,行業協會協助相關部門編制了產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這些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實施,引導了行業發展方向,有利于行業內企業健康發展、有序競爭。
(2)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品質和環保意識逐步提高
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發展,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體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長9.6%。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溫暖、舒適、健康、環保的家庭生活理念越來越重視,對具有較高品質、節能環保的家用取暖器具、家用衛生殺蟲用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3)技術創新將促進行業進一步發展
隨著技術創新和進步,家用柔性取暖器具正在向智能化、保健型方向發展,努力拓展消費層次,引導消費和創造消費,適應更多的消費需求,促使電熱毯不僅限于排潮、寢用取暖功能,更加注重環保、家居智能、保健功能等。隨著新型原料藥的研發和進步,環境友好、安全健康、低碳低耗、生態環保將是家用衛生殺蟲用品的發展方向,以天然植物精油為主要有效成分的產品可能受到追捧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