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信息化存在持續升級換代的需求,是我國政務服務發展的重要方向(附報告目錄)
1、政務信息化行業政策支持力度較大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服務型政府建設,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并要求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2015年1月,國家發布《關于規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國發〔2015〕6號),提出全面實行“一個窗口”受理,積極推行網上集中預受理和預審查,創造條件推進網上審批,加快實現網上受理、審批、公示、查詢、投訴等。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提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并要求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擴大公眾參與,促進政府有效施政。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辦好事、不添堵。同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要求各地結合實際統籌推動本地區本部門“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政務信息化行業專項調研及發展戰略前景規劃分析報告》
2、“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我國政務服務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十三五”期間,“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從國家戰略層面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任重而道遠。如何形成與國家治理體系相適應的政務服務管理體系,構建適應和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務服務發展模式,成為“十三五”我國政務服務發展的重要方向。
3、下游需求推動行業發展
政務軟件產品受客戶需求升級、行業政策變化、外部技術升級等因素影響,存在持續升級換代的需求,通常3-5年會進行一次版本換代升級,因客戶臨時需求發生的個別功能升級則發生周期更短,每年都會產生相關需求。因此,政務產品業務中單一客戶對業務的需求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是持續的,也為行業內企業帶來了持續的收入。
目前我國從事政務軟件開發企業數量眾多,且較為分散。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政府部門對“一次辦好”、“群眾只跑一次”等理念的提出,未來具備新技術融合應用能力以及跨系統協同整合能力的軟件企業將逐步獲得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