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繼電器行業市場規模分析及技術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1、繼電器上下游產業鏈分析
繼電器行業的上游為各種金屬原材料(主要為銅、銀和鐵)、塑膠材料、成品五金零件、注塑件和觸點,以及其它相關原材料和零配件的制造業;下游為家電、通信設備、汽車制造、電力保護、軍工裝備、醫療器械、新能源應用等行業或領域。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繼電器行業供需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上游情況:繼電器主要的原材料為各種原輔材料,包括金屬材料、塑膠材料和電鍍材料等,因此繼電器的產量和價格與這些材料密切相關。其中,金屬材料所占成本最大,其中銅材價格的波動對繼電器的成本影響最大,塑膠材料次之,電鍍材料較小。繼電器行業原材料市場總體上狀態良好,能為繼電器制造企業供應充足的原材料。
繼電器上下游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下游應用情況:繼電器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中,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給繼電器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是我國未來新能源事業的發展、工業自動化進程的推進等因素,給繼電器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家用電器和汽車是繼電器的主要應用領域,其市場的穩步增長為繼電器行業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通信設備是高端繼電器的主要市場;工業制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持續推進,為繼電器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新能源技術逐步成原材料銅銀鐵塑膠材料家用電器通信設備汽車制造新能源應用醫療器械軍工裝備電力保護零配件五金零件觸點注塑零件為各個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對新能源用繼電器形成較大需求,是未來繼電器行業拓展的最重要領域。
2、國內外繼電器市場規模增長分析
全球市場規模:全球繼電器銷售額呈現整體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汽車、家用電器、工業控制等傳統下游市場穩定增長,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繼電器開辟了新的下游市場。2019年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電磁繼電器市場規模達到76.8億美元,同比增長率為2.1%,預計2020年全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8.5億美元左右。
2016-2020年全球電磁繼電器市場規模增長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中國市場規模:經過近60年的發展,我國的繼電器行業已經成為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成熟產業。近年來,中國繼電器市場需求呈持續穩步增長態勢,從2010年的138.7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273.6億元。
3、技術趨勢分析
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我國控制繼電器技術水平全面提升,繼電器基礎技術、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制造工藝等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為產品結構調整、技術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1)繼電器向小型化、高可靠性方向發展
順應電子設備小型化、集成化和MCM(多芯片組件)等技術的需要,繼電器向著二維、三維尺寸只有幾毫米的微型繼電器發展。隨著電子設備向智能化發展,繼電器使用環境日趨嚴酷,要求耐高溫、耐震、耐沖擊、長壽命等,因此對繼電器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
(2)技術創新融合推動繼電器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繼電器技術產業深度融合,將成為繼電器產業變化的重要內容。積極融入各種適用技術,嵌入信息技術,與微電子、軟件、網絡技術整合追求更多功能,實現繼電器多功能化、組合化、模塊化、智能化,以更大化和更優化的方式釋放繼電器的價值。
4、我國繼電器競爭實力不斷增強
繼電器行業發展比較成熟,市場競爭比較充分,主要生產國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德國等,其中美國、日本、德國企業占據了中高端繼電器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主要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汽車、通訊、航空航天等領域;我國企業的繼電器產量占全球繼電器產量一半左右,但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主要應用于家電、電力、汽車等領域。
在市場競爭中,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企業通過制定技術標準,控制核心技術,加強產業鏈整合,不斷鞏固在全球市場中的主導地位,牢牢掌握了技術標準和國際規則的主導權。近年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企業為了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不斷擴充其產品種類,加快技術融合,其業務范圍已經突破了單純的繼電器生產制造,向工業控制、系統集成等領域發展。高端領域競爭的關鍵已從量的競爭,發展成新型繼電器以及關鍵材料、專用設備等核心的基礎研發制造的競爭。我國企業主要為全球市場提供中低端繼電器,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企業加強技術研發,龍頭企業的產品逐漸向中高端市場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