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外包行業競爭格局、進入壁壘及面臨機遇和挑戰(附報告目錄)
1、我國軟件外包行業快速發展
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是指接包方(或供應商)提供相應的軟件服務和基于信息技術(IT)的關聯服務,以滿足發包方(或需求方)的軟件或業務流程外包的需要。“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是指向客戶提供信息技術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服務和基于信息技術的業務流程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ing Outsourcing)服務的企業。其中ITO業務主要包括信息系統設計、信息技術運維、測試評估、信息系統規劃、信息技術管理咨詢、信息技術培訓、信息系統工程監理、IC設計、軟件設計、軟件開發等外包服務。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國軟件外包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19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15,699.1億元人民幣,執行額10,69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60%和11.50%,執行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加之,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府、金融、通信、交通、貿易、物流、能源等領域的廣泛運用,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受益于中國內需市場的增長、國際性廠商與國內軟件技術服務外包企業戰略合作的加深以及中國企業在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外包意識的提升等因素的影響,中國軟件外包行業也得到快速的發展。
2、行業競爭格局情況分析
由于缺乏標準、進入門檻較低等原因,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基本上處于分散割據狀態,服務提供商數量眾多,其規模實力和服務能力差異巨大。目前國內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參與者根據經營區域可分為國際綜合服務商、全國綜合服務商和區域型服務商三大類。整體上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客戶的信息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擁有雄厚研發實力和良好服務質量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迅速占領市場,取得顯著的競爭優勢。
國內細分領域的市場方面,由于保險、銀行、電信、汽車等行業的系統環境、業務流程差異很大、技術要求很高,因此市場細分程度較高。目前我國保險、銀行、電信、汽車等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市場是一個較為分散的市場,體現出如下特點:
(1)本土廠商和國外廠商共同競爭,且在數量和市場份額上相對穩定,但基于信息安全在國計民生中的戰略性地位,政府采購項目對信息安全的要求會持續提升,本土服務商將直接受益并獲得更多先機;
(2)由于大型IT解決方案的開發需要建立在核心平臺標準之上,且對解決方案的信息化處理要求較高,小型廠商很難具備開發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因此具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相對成熟的產品系列和較為完善的營銷與服務網絡的企業,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隨著各重點行業信息化市場的快速增長及行業客戶對于信息化解決方案的要求越來越高,各領域主力廠商將憑借其已形成的產業基礎和雄厚的綜合實力,加大對該行業的投入,通過合資、并購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其經營規模,優化其產品結構和人才結構,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行業的集中度將逐漸提升。
3、行業進入壁壘
1)行業經驗壁壘
對于提供行業應用軟件開發及信息系統建設綜合解決方案的IT服務商而言,需要對客戶所處行業和整個應用環境有較深入的了解,并且能為客戶在信息系統建設中提出指導性建議。同時,最終客戶對系統自身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企業以往的項目業績、行業口碑、系統穩定性等諸多因素直接影響客戶的選擇,新進企業如果沒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積累很難獲得客戶的認可與選擇。
2)客戶資源壁壘
下游行業客戶對信息系統在運行和維護上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特別是金融行業。在篩選金融IT服務廠商時,對后者的信譽、項目經歷、雙方的歷史合作等極其看重,因此該行業進入壁壘極高。同時由于金融IT系統的復雜性,系統的改動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且系統的運維保障又依賴于跟IT服務廠商的長期、持續地互動與合作,因此雙方合作一旦達成金融機構一般不會更換供應商,客戶黏性極強。客戶資源的積累已經成為新進企業難以跨越的資源壁壘。
3)人才壁壘
目前,行業內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對有限,大多靠企業自己培養,專業人才培養周期較長,導致新進入的企業面臨人才壁壘。
4)技術與服務壁壘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不僅具有高科技、知識密集、技術先導等軟件行業的一般特點,還具有與下游應用環境緊密相關的特征,其產品的開發是一個信息技術與行業應用相融合的過程,涉及多個學科和技術,需要長期持續的研究;同時,該行業不僅需要提供滿足客戶業務需求的軟件產品,還需要完善、及時、有效、優質的后續技術支持和服務。優質的技術與服務是進入本行業的重要壁壘之一。
5)行業資質壁壘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是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專業性強,項目競爭需要嚴格的招投標程序來選擇最具技術實力和應用經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要求企業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軟件企業、ISO9001、ISO27001、CMMI認證等體現行業技術專業性的資質認證,這些行業資質等級代表著公司的行業經驗、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這也從不同層面樹立起了本行業的參照指標和市場準入壁壘。
4、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面臨的機遇
1)產業政策大力支持行業發展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先后頒布一系列鼓勵性政策、中長期發展規劃,支持本行業做大做強,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為本行業提供良好市場環境。
2)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4萬家,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71768億元,同比增長15.4%。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1月發布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突破8萬億元,占信息產業比重達到30%,年均增長13%以上,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收入比重達55%。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巨大的市場容量將吸引更多資金、人才、技術等社會資源的投入,對行業整體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技術創新和產品不斷升級推動行業的發展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具有技術更新快、產品生命周期短、升級頻繁、技術繼承性較強等特點。近年來,技術應用的不斷拓展,系統軟件、中間件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推陳出新,新開發平臺和工具的不斷涌現,為行業應用軟件的技術創新提供可能,這都將促使應用軟件進行持續更新,以實現對各種技術應用的有效支持,產品功能和性能更加完善,服務更加柔性化和個性化,從而不斷推動行業發展。
4)自主可控的需求將為國內企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國外核心信息技術產品對國家網絡安全領域存在的潛在威脅引起了國家的廣泛重視,在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背景下,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次。我國的金融信息化過程中大量引進和使用外國產品和技術,目前迫切需要實現關鍵信息技術領域產品的自主可控。
自主可控就是依靠自身研發設計,全面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實現信息系統從硬件到軟件的自主研發、生產、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自主可控要求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各類軟件全都國產化、自主開發、自主制造,將激發軟件行業國產廠商發展空間,我國應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商的成長空間將更為廣闊。
(2)面臨的挑戰
1)人才結構矛盾突出,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缺乏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與企業業務的融合日趨緊密,這些行業企業對業務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要求很高,需要人才具備相關綜合知識,如軟件開發人員不僅要精通軟件開發技術,還要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非常熟悉。目前,國內該類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這將成為阻礙本行業高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2)資金壓力較大由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產品換代頻繁、生命周期短、技術升級快,為保持核心競爭力,軟件企業需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持續提高技術服務水平。技術研發和人才儲備的持續投入將給軟件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同時,受保險、銀行、電信等行業客戶內部預算管理及審批流程的影響,IT服務提供商當年完成的銷售一般在四季度實現回款,從而給其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