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密封行業利潤水平的變動趨勢及市場化程度(附報告目錄)
1、行業基本情況及發展歷程
密封件行業被認為是一個小而雜的領域,行業集中度較低,大量小型企業不具備規模化批量生產和品質管控的能力,過去中高端機械密封產品市場基本被國外企業所壟斷。隨著國內制造業水平的提高,全球密封件制造基地不斷向中國等新興發展中國家轉移,加上《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西氣東輸關鍵裝備國產化等利好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國內機械密封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出現了包括華陽密封在內的一批業內知名企業,產品方面除了普通機械密封產品外,用于石油、核電、船舶等領域的高端產品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部分產品技術水平具備國際競爭力。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機械密封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機械密封技術在國外發展比較早,最早于 1885 年在英國作為專利出現,1900 年開始應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及材料科學的進步,機械密封技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為阻止動力輸入軸與殼體間介質的泄漏,國外化工流程中 95%左右的旋轉設備就已采用了機械密封。
國內機械密封應用起步較晚。1965 年蘭州煉油廠、沈陽水泵廠等單位首先試制泵用機械密封,1966 年天津機械密封件廠開始生產機械密封。1970 年機械工業部、石油部、化工部所屬科研、生產、使用單位組成聯合設計組,參考了國外先進結構,聯合設計了系列泵用機械密封。1975 年,機械工業部批準頒布了《泵用機械密封標準》,1978 年化工部批準頒發了《釜用機械密封標準》。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加速密封技術的發展,1980 年以后陸續引進英國約翰克蘭(Johncrane)公司、西德博格曼(Burgman)公司熱流體動力型機械密封,日本 Eagle公司反應燒結碳化硅密封環,通過攻關、消化引進技術,使機械密封在品種、材料、技術參數等方面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1993 年國家頒布了國標《GB/T14211-1993 機械密封試驗方法》,1999 年國家機械工業局修訂了《機械密封技術條件》和《機械密封分類方法》,為機械密封產品接近國外先進水平提供了保證。
2、行業與行業上下游的關系
機械密封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為原材料、配套零部件、能源等行業,提供不銹鋼材料、各類儀器儀表、O 型圈等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生產用電力,除能源供應外,其他上游行業的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市場供應充分,能滿足本行業快速增長的需要。在能源供應方面,電力價格受到國家政策調控相對穩定,不會對本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機械密封行業的下游行業包括石油、化工、醫藥、核電、船舶等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競爭力的行業,整體需求保持穩定增長。
機械密封行業產業鏈概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上游行業的發展對本行業具有明顯的優化作用。隨著上游行業技術進步,具備更為優異性能的新材料和新產品可以提升本行業產品的性能及質量,而上游產業的充分市場競爭也使得相關材料的成本處于下降趨勢中。下游行業的需求直接決定本行業的銷售規模,由于下游行業的順周期性,易于受到國家宏觀政策和經濟增長情況的影響,相應的石油、化工等下游行業也將保持穩定增長,對于機械密封產品的需求也將穩定增長,另外隨著西氣東輸工程和核電項目關鍵配套件國產化為代表的進口替代工程的穩步推進,總體下游行業需求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3、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本行業是涉及多專業、多領域的技術應用型行業,技術水平以產品研發設計能力、生產制造工藝水平、試驗檢測技術水平的高低作為主要衡量標準。隨著近年來主機設備朝著節能環保、高精高效、長周期運行、安全可靠等方向發展,以及機電液一體化、計算機、網絡通訊的廣泛應用,密封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標準的不斷涌現,未來機械密封的發展將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1)機械密封產品的大型化、高參數化、高可靠性成為發展趨勢。隨著我國裝備制造行業水平的提高,大型石化成套設備、大型LNG成套裝備、深海深地油氣資源開采裝備等的大型化、規模化、綠色化、集成化、高參數化對機械密封的高端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大型石化用密封、航天用密封、核電密封、特種泵密封等高端裝備對機械密封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預計未來20年密封產品和密封技術將重點向以下三個方向發展:按照主機的生產工藝參數進行專用設計、個性化設計和制造,研發適用新工藝的高參數、高性能密封件和密封材料,密封裝置在極端工作條件和最佳設計工況下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
(2)泄漏檢測標準更嚴格、運轉壽命更長。由于機械密封客戶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對機械密封從過去的單純控制液體泄漏量到現在的控制氣體揮發物的逸出,要求實現真正的“零泄漏”、“零逸出”,以保證生產安全,實現環境保護。同時,為滿足主機長周期穩定運行,提高主機運行效率,要求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更長,以延長主機的檢修周期和操作周期。
(3)從過去重視單獨密封本體發展到重視整個密封系統,包括密封本體和密封的輔助系統。在流體機械中機械密封是工作條件最苛刻的部件之一,在高溫、高壓、易腐蝕、高速旋轉的工作環境下實現密封非常困難,也很難進行密封動態監測。通過合理使用密封輔助系統,改善密封的工作環境,可以極大地延長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提高機械密封的可靠性,拓展機械密封的應用范圍。
4、行業利潤水平的變動趨勢及變動原因
行業的利潤水平與市場競爭程度和產品的技術水平關系密切。目前,本行業低參數、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由于生產企業眾多,產品供應充足,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定價能力和消化成本上升能力相對較弱,利潤空間逐步壓縮,利潤率較低。高參數、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市場需求逐年上升,擁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技術、產品、服務優勢明顯的生產企業定價能力和消化成本上升能力較強,利潤率保持在較高水平。隨著技術的擴散及市場競爭的加劇,長期來看,利潤率將緩慢下降并趨于平穩。
5、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全球機械密封行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已高度集中,在高端產品領域主要被約翰克蘭、伊格爾·博格曼和福斯等行業巨頭所壟斷并形成了穩定的專業化分工。這些企業在各自的細分市場領域組織專業化生產,形成壟斷優勢,如約翰克蘭在石油化工領域、伊格爾·博格曼在核電領域分別處于領先地位。隨著我國經濟高速、持續、穩定的發展,跨國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憑借研發、技術、制造優勢,在高端產品市場占據主要份額。
國內機械密封行業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發展,普通機械密封領域的技術及產品日趨成熟,大部分應用領域已能替代進口產品,性能接近國外產品,但高端產品還處于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僅有少數具備一定研發設計、生產和服務能力的國內企業如四川日機、丹東克隆等,發揮本土優勢和服務優勢,在高端市場同國外企業競爭。在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的低端產品市場中的眾多企業競爭激烈,其利潤率較低。未來行業競爭將從主要以產品價格競爭逐漸進入產品研發、關鍵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等多方面的綜合競爭,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