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產業鏈分析、競爭格局及技術發展趨勢預測(附報告目錄)
建筑陶瓷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為國民經濟和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長期以來,行業整體發展方式較為粗放,存在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創新不足、企業平均規模小等問題,制約行業進一步健康發展。
1、建筑陶瓷行業產業鏈分析
(1)產業鏈結構分析
陶瓷制品主要以高嶺土、石英、氧化鋁、粘土、砂石等礦產為原材料,以液化石油氣等能源為燃料。下游銷售渠道方面,國內外連鎖商超、百貨商場、裝修裝飾市場、工藝品市場及代理商的發展對陶瓷行業具有一定影響。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建筑陶瓷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建筑陶瓷行業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主要環節的增值空間
我國建筑陶瓷市場的需求依然很大,其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未來建筑陶瓷下游行業發展對建筑陶瓷的需求前景十分看好。隨著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建筑陶瓷市場需求也與日俱增。未來隨著建筑陶瓷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產品在國內的大范圍推廣,建筑陶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建筑陶瓷產業附加值提升空間廣闊。
(3)與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關聯性
建筑陶瓷市場發展影響因素很多,但建筑陶瓷產品上游原料市場發展因素和下游行業市場需求因素的的影響最大。上游原料產品市場發展因素直接影響到建筑陶瓷生產成本,間接影響到建筑陶瓷市場發展的變動,從而影響建筑陶瓷廠家利潤空間。建筑陶瓷在下游行業需求的情況直接影響到建筑陶瓷市場發展空間,影響建筑陶瓷行業發展前景。
預計未來幾年,建筑陶瓷上下游行業的發展仍然對建筑陶瓷產業發展影響很大,2020-2026年,隨著建筑陶瓷原料產品市場價格的上漲,建筑陶瓷生產成本提高,隨著下游市場需求的擴大,我國建筑陶瓷銷量將猛增。總體來說,我國建筑陶瓷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2、全球市場格局
在全球陶瓷市場上,陶瓷制品的需求呈多元化和個性化趨勢。歐美國家更注重陶瓷制品的色彩、造型、安全和環保等性能;中國則更側重于陶瓷制品的花色、文化內涵和實用性能。基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藝術審美觀等方面的差異,市場上單一陶瓷品種難以滿足不同地域的需求,也早就了不同地區的行業企業具有各自不同的競爭優勢。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產品進口國,中國是美國陶瓷進口的最大來源國,201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陶瓷約占美國陶瓷進口總額的35%。
歐盟是全球第二大陶瓷進口市場,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陶瓷進口來源國,歐盟2019年從中國進口陶瓷約占歐盟陶瓷進口總額的41%。日用陶瓷作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生活用品,相比塑料、金屬等日用品具有安全、衛生、易于洗滌、熱穩定性好等優點。
3、建筑陶瓷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開發、應用新的坯料、釉料等材料的能力和研發新的生產工藝的能力決定了高品質建筑陶瓷生產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是衡量建筑陶瓷企業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熔塊、有機硅憎水劑等新型胚體輔料、釉料輔料的成功開發,許多新的坯料、釉料配方成為可能,大大促進了國內高品質建筑陶瓷企業推出新產品的頻率。近年來噴墨打印、大規格成型等工藝隨著相關設備的逐漸推廣而得到了廣泛應用,高品質建筑陶瓷的生產企業不但較快掌握了這些新工藝并運用到生產當中,還將其與傳統的甩釉工藝、絲網印刷、輥筒印刷工藝結合起來,推出了設計新穎、裝飾效果豐富的新款式建筑陶瓷產品。在開發、應用新工藝的同時,國內高品質建筑陶瓷企業的生產設備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也不斷提升,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降低了管理難度和勞動力成本。目前,已經出現結合數碼噴釉設備和數碼噴粉(干粒)設備的趨勢,全數碼施釉線正在變成現實,不僅將大大節約生產成本,還能夠大幅度減少了占地面積。
隨著國內建筑陶瓷行業向著節能生產、清潔生產方式轉變,高品質建筑陶瓷的生產企業開始使用更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節能減排改造,以幫助企業在行業整體轉型升級中占得先機。在原輔料和能源環節,代表性的改造包括節能型球磨機的應用、采用潔凈液體和氣體燃料作為能源、窯車窯具輕型化等。在生產過程中,節能減排的技術改造涵蓋壓機伺服驅動改造、干燥爐多層化改造、窯爐程序智能化改造、余熱利用改造等。通過這些技術,高品質建筑陶瓷企業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排放,向更高的節能、清潔生產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