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緊固件行業發展階段、下游應用及進入壁壘(附報告目錄)
1、全球航空航天緊固件市場發展分析
從世界緊固件的生產廠商上看,航空航天緊固件企業主要有美國美鋁(Alcoa)公司、美國精鑄(SPS)公司、法國里斯航天集團( LisiHi-shear)公司、美國波音(Boeing)公司旗下緊固件公司以及美國Monogram 公司等專業性的公司;俄羅斯航空航天緊固件則自成體系供其國內使用。上述緊固件公司均有其擅長的系列產品,同時相互覆蓋多數產品,從而構成了航空、航天緊固件的供應網絡,以滿足各大飛機廠商的需求。其中美國Arconic(美鋁拆分后的公司)、美國精密金屬零部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 Corp.)、法國LISI公司,這三家企業市場占有率高達50%以上。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航空航天緊固件行業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從世界緊固件的市場上看,美國和歐洲未來仍將是航空航天業主要的兩大市場。亞太地區在亞洲市場強勁發展的推動下,其航空航天業的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保持著較高增速。亞太地區的發展以及中國市場的崛起將推進中國利用其低成本和原材料等優勢成為最大的高端工業緊固件凈出口國家。
從緊固件的需求上看,技術強硬、高性能的特殊航空航天緊固件、特殊用途緊固件以及標準緊固件在未來幾年將出現蓬勃的發展。上述緊固件在非軍事和納米航空航天等新興市場的應用也將出現增長。此外,飛機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和軍事支出的提升亦將進一步促進航空航天緊固件市場的發展。同時,風電行業對高性能的緊固件尤其是渦輪機上使用的大直徑、高強度緊固件需求也呈現快速增長。
2、中國航空航天緊固件市場發展分析
緊固件從開始到現在共經歷了5代,總體趨勢是結構向輕小型、組合化發展,性能向高強度、高可靠性革新。緊固件發展階段如下圖所示:
我國緊固件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當前,我國行業內眾多企業生產的緊固件處于第一代通用緊固件水平,強度低,結構大,價格難以提升,且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應用于汽車、船舶、風電、核電等領域的高端緊固件處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其材料科技含量高、強度、抗疲勞性大大增強。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高端緊固件基本全部達到第三代緊固件水平,正逐步往第四代和第五代過渡。
我國的航空緊固件從品種、檔次、生產能力上與世界先進國家仍存在差距,嚴重阻礙了新型飛機的發展。因此,加速改造現有設備,合理重組機構,引進必要的國際上先進制造技術及設備并直接采用國際技術標準和檢驗標準,可使我國的航空標準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此工信部出臺了《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方案》,并提出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配套領域重點發展航空用鈦合金、鋁鎂合金緊固件。
3、航空航天緊固件市場下游應用領域
航空航天緊固件主要應用于電子系統、發動機、結構體等,此類產品的銷售訂單通常包括產品的銷售和售后維修保養,因此,航空航天緊固件營銷項目是非常全面的。
航空航天緊固件廣泛應用于商用與軍用飛機、彈道飛彈、火箭,同時亦會供應給售后維修市場。旅游業的發展,商用飛機需求不斷上升是我國航空航天緊固件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而產業化程度越高,市場越嚴格,緊固件質量要求和市場價值更高。與汽車緊固件市場、電子和通信設備等工業用緊固件市場等相比,航空航天緊固件市場是附加值最高和價格最穩定的市場。為確保飛機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航空航天制造商不間斷地投入資金進行技術革新與緊固件的升級,也對整個航空航天市場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4、航空航天緊固件市場進入壁壘
航空航天緊固件行業對技術和資金的要求較高,該類行業的技術壟斷性高,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研發來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滿足不同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的需求。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起豐富生產經驗, 并擁有成熟技術和可靠生產流程的企業才能長期保持優勢地位。航空航天緊固件行業對技術的要求較高,也意味著行業內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進行技術研發,加上航空航天緊固件行業的生產設備價格高昂,因此航空航天緊固件行業的資金壁壘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