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密封行業技術水平及競爭格局(附報告目錄)
1、全球機械密封行業的發展歷程
1885 年,機械密封最早在英國以專利形式出現。進入 20 世紀后,機械密封開始逐漸在工業生產活動中進行應用,并隨著上游基礎材料、密封理論和下游行業需求等不斷創新和發展。干氣密封理論在 20 世紀 70-80 年代逐步發展成熟,并逐步開始在實際工業生產中大規模應用。機械密封行業的主要發展歷程如下: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機械密封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全球機械密封行業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機械密封行業的技術水平和技術特點
機械密封行業屬于跨學科、多領域的綜合技術應用行業,行業技術主要涉及密封理論、設計技術、試驗與監測技術、控制技術、加工技術和智能制造技術。國內機械密封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中低端產品市場已經基本實現完全進口替代,高端產品市場也已步入進口替代發展階段。但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國內機械密封生產廠商的整體技術水平仍相對落后。目前,國內很多廠商生產的多數產品主要是基于 20 世紀后期所引進的國外技術,許多產品的性能指標不能達到行業標準尤其是國際標準的要求;國內機械密封生產廠商在高端機械密封的研發、設計、試驗和生產等方面的技術水平仍有待提高。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編著的《中國機械工程技術路線圖》指出,按照泵、壓縮機等設備的生產工藝參數進行專用設計、個性化設計和制造,研發適用于新工藝的高參數、高性能密封件和密封材料,使密封裝置在極端條件和最佳設計工況下安全穩定、長壽命運行,是我國未來 20 年密封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因此,國內機械密封行業需要加快機械密封與填料靜密封核心技術的進步,密切跟蹤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積極開展基礎理論研究,開發共性技術與關鍵技術,提高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推動國內機械密封與填料靜密封技術和產品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未來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工業自動化技術、數控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與應用,我國機械密封制造技術將不斷向高技術化方向發展。
3、影響行業發展不利因素
(1)小企業眾多,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技術和創新能力不強
國內機械密封行業企業在低端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在對技術和創新能力要求嚴格的高端產品領域,僅少數企業可以進行生產,許多產品仍然依賴進口。受計劃經濟期間“重主機、輕配套”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機械密封行業存在整體投入較少、基礎差、底子薄、實力弱等問題。國外機械密封行業巨頭在研發能力和研發投入方面遠超國內企業,國內多數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弱,缺乏自主研發實力,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部分基礎材料依賴進口,制約高端機械密封產品生產
高端機械密封對基礎密封材料的要求較高,目前國內基礎材料生產廠商在高質量產品的研發投入和生產方面還有待提高。中高端機械密封產品生產過程中所需的高性能石墨、工程陶瓷、高分子復合材料等密封基礎材料進口依賴程度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內中高端機械密封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3)國際巨頭在華新建工廠,增加市場競爭
雖然在國內機械密封市場中,國內產品已逐步對進口產品形成替代,尤其是中低端機械密封產品已經基本達到完全進口替代。但是,國際巨頭(如約翰克蘭、伊格爾博格曼)通過在華新建工廠對國內廠商的發展形成了較大競爭壓力。國際巨頭在國內本土化的產品定位在中低端市場,憑借其技術、資金和品牌等優勢,通過在國內新建工廠進一步壓縮了其生產成本,加上其自身的品牌價值,國際巨頭在國內市場競爭中獲得了一定的比較優勢,對本就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的國內企業形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
因此,國內機械密封生產廠商在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在高端產品的研發和進口替代方面持續投入資金、人力等資源與國際巨頭競爭,還需要應對國際巨頭本土化生產策略在中低端市場帶來的市場份額侵蝕壓力。
4、國內機械密封行業的競爭格局
機械密封行業的整體競爭格局呈現兩極分化特點,低端產品市場完全競爭,高端產品市場國內參與者較少。
國內機械密封行業廠商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發展,在中低端機械密封領域的技術及產品日趨成熟,性能達到或接近國外產品水平,在大部分應用領域已能替代進口產品,進口替代已基本完成。但是,在低端產品市場,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生產廠商數量較多,廠商間以價格競爭為主,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率較低。
高端機械密封市場早年由國際巨頭壟斷,目前少數國內廠商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和重點項目攻關,陸續在高端機械密封產品領域取得突破,并與國際巨頭展開了市場競爭,但總體上仍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在高端產品市場,主要以研發、技術、服務和品牌競爭為主,利潤空間相對更大。國內僅有中密控股、丹東克隆和一通密封等少數具備較強研發、設計、生產和測試實力以及服務能力的企業涉足高端機械密封市場,尤其是在高端干氣密封市場,僅有中密控股和一通密封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環保、安全生產、產業調整和升級,以及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未來市場將對機械密封生產廠商的產品性能、科技含量、應用場景以及服務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低端產品市場的價格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高端產品市場的核心廠商將在產品研發與設計、生產工藝與技術、產品測試與質量控制和服務水平以及品牌實力等多方面展開綜合實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