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冷庫行業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發布日期:2021-03-23 08:55:57

冷庫行業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國際冷庫行業概況

冷庫起源于古代的冰窖。古人冬季儲藏冰塊供夏季使用,當時藏冰的冰窖就是冷庫的初級原始階段。

十九世紀中葉,世界上第一臺機械制冷設備裝置問世,利用人工制冷設備控制低溫取得成功,為現代冷庫制冷打下基礎。從此冷庫建筑在許多國家迅速發展,農畜產品從收獲、加工到商品出售的各個環節全部實現了冷藏。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冷鏈物流行業全景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很早就開始重視冷鏈建設和管理,現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冷鏈體系。據全球冷鏈聯盟統計,2018 年美國人均冷庫擁有量約為我國的四倍;日本人均冷庫擁有量約為我國的三倍。美國的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環節的損耗率僅有 2%-3%,日本果蔬在流通過程中也已有 98%通過冷鏈;而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的冷鏈流通率僅分別達到 22%、34%和41%3,與美日等發達國家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冷庫容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標。2008 年至 2014 年期間,全球有 13 個國家的冷庫容量每年增速超過 10%,冷庫容量增長領先的國家為土耳其、印度、秘魯和中國,這些國家 2008 至 2014 年間冷庫容量增長都在 35%或以上。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冷庫容量增速較低,同期美國的冷庫容量每年增長約 9%。至 2014 年,印度冷庫容量已經超過美國,印度成為擁有最大冷藏庫空間的國家。

2018年全球冷庫容量最大的前20個國家

2-2103230U6244K.png

資料來源:全球冷鏈聯盟(GCCA)、普華有策

由于全球冷鏈聯盟(GCCA)缺少 2018 年部分相關數據,上表中并未統計德國、法國等往年冷庫容量較大的國家。

根據全球冷鏈聯盟(GCCA)公布的《2018 全球冷庫容量報告》,2018 年全球冷藏庫總容量達到 6.16 億立方米。其中,冷庫容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印度(1.5 億立方米)、美國(1.31 億立方米)和中國(1.05 億立方米)。

2、我國冷庫行業概況

我國是使用冰窖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詩經》中記載有古人使用冰窖的記載。

早期,我國冷藏依舊使用冰窖為主。在世界制冷技術水平飛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 1955 年建造第一座現代意義的肉品儲藏冷庫,1968 年建成第一座生果儲藏冷庫,1978 年建成第一座氣調冷庫。近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極其迅速,建成的冷庫主要分布在各生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蘇、浙江以及湖北、河南等地;此外,重要的運輸口岸的冷庫保有量也比較大。隨著農產品深加工、食品精加工、生物醫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冷凍冷藏需求也隨之快速增加,對冷庫噸位、規模和形式的要求越來越高。冷庫以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的全新建造理念陸續取代了原有冷庫的建造形式及經營模式。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2015-2019 年五年間,我國冷庫容量以年均 12.79%左右的復合增速發展。2019 年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緊緊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建造、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冷鏈物流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3、我國冷庫發展趨勢

(1)從普通耗能冷庫人為管理到節能安全冷庫遠程智能管理

國家推行節能環保政策,在“十三五”冷鏈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節能減排與系統安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的理念,這也為“十三五”期間我國冷鏈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冷鏈發展的主要目標。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冷庫運行和管理也將遠程智能化,自動溫度調節、無人值守、遠程監控倉儲等冷庫運營技術愈加完善。

(2)從自用冷庫為主到以公共冷庫模式為主,從企業自建物流體系到逐步走向第三方服務

關于中國冷庫未來的發展,可以參照和借鑒國外冷庫的現有運作模式以及發展路徑。在國外有很多公共冷庫,使用者采用租賃而非自建的形式,冷庫建設的規模擴大可以有效地節約成本,所以大的綜合型公共冷庫是中國冷庫設備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3)冷庫建筑結構亟待合理化

從市場對冷庫的需求趨勢來看,我國現有的冷庫容量缺口較大。我國的各類冷藏庫,不論規模大小或功能如何,以往均按土建工程的模式建造,到目前這種模式仍占主導地位,這種建筑結構不合理,不適用現代冷鏈運作模式,必須進行冷庫資源的整合改建與新冷庫的建設。

(4)從中小型冷庫到規模化冷庫發展

冷庫行業的持續發展導致從業者之間的競爭加劇,市場將會逐步得到規范和整合,目前市場上很多資質不全、規模較小、效率低下的中小企業將被逐漸淘汰或被整合,與此同時,行業內的領先企業規模持續擴大,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在價格、運營效率等方面形成競爭優勢。

(5)從“冷凍倉儲”到“冷鏈物流配送”

目前,我國完整獨立的冷鏈系統尚未形成,市場化與專業化程度較低,存量冷庫大多接近目標市場,功能多以自用倉儲為主。今后在城市建造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將離開市中心城區,并按城市的物流發展規劃和道路網絡,建在有便利、快捷的運輸設施地區,從“冷凍倉儲”逐步發展到“冷鏈物流配送”,建立食品冷藏供應鏈,將易腐、生鮮食品從產品收購、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都處于標準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防止食品變質與污染。同時,按城市的物流發展規劃調整現有冷藏庫布局,構建各地區新的食品冷鏈物流配送體系。

(6)冷庫容量增長趨于理性,區域布局不匹配有待改善

冷庫發展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的平穩增長,2015-2019年整體增速處于10%-16%之間,較之前年份的高速增長速度相比下降明顯。冷鏈行業發展逐步趨于合理,投資趨向理性。

近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浙江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運輸港口的冷庫需求量也比較大,但也出現部分地區冷庫已接近飽和,而又有一些地區冷鏈建設落后,區域發展出現不均衡的現象。行業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性調整與功能布局頂層設計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