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行業技術方向及市場空間巨大(附報告目錄)
1、中央空調行業未來市場空間依然廣闊
中央空調在歐美市場已歷經百余年,市場已進入成熟階段。我國中央空調行業起步于20 世紀50年代,經歷了從最初的仿制國外產品,到自行設計制造,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直至目前的自主開發、創新等幾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中央空調行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工商業設施的不斷新建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中央空調設備的需求日益增長,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發展最迅速、最具有活力的中央空調市場。
中央空調設備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制冷場所以及寫字樓、商場、軌道交通、機場、醫院等各類公共建筑,2019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約964億元,市場空間巨大。近年來受益于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帶來的對生活居住環境舒適度要求的提高,我國中央空調市場保持著穩步增長。2019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中央空調市場逐漸顯現增長壓力,較2018年下滑了3.61%。2019年,國內品牌陣營依托本土優勢和技術進步,不斷提高市場地位和行業影響力,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47%。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央空調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5-2019年我國中央空調市場規模及增速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中央空調行業應用領域廣泛,與國家經濟形式、城鎮化所處階段和基本建設規模息息相關。隨著國內航空裝備、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和工業轉型升級的加快,以及我國城鎮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雖然中國中央空調市場各年度市場需求存在波動,但總體規模巨大,中央空調行業未來市場空間依然廣闊。
2、中央空調行業技術不斷進步
中央空調設備行業整體技術含量較高,屬熱、機、電一體化產品,其研發、設計和制造過程中應用了制冷系統技術、暖通工程技術、有機化工、強化傳熱技術、高效節能技術、焊接技術、機械結構設計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仿真和電子信息技術、核心部件集成應用技術、產品檢驗檢測技術、噪聲與振動技術等眾多技術,行業跨度大,涉及部門和學科多,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對生產企業的研發、制造工藝、質量控制等能力均有較高要求。
近年來,中央空調設備行業在壓縮機和換熱器等關鍵核心部件、節能環保和凈化等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對于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降低工業能耗和建筑能耗、促進節能減排、改善冬季霧霾、提升室內空氣凈化程度作出了積極貢獻。
(1)高效換熱技術
提高冷凝器和蒸發器傳熱性能,是提高空調機組運行能效,降低資源和材料消耗的重要途徑,近三年中央空調行業對下述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
A、小管徑和微通道高效換熱器
通過對齒型、片型、微通道的結構和傳熱優化,及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小管徑及微通道高效換熱器的換熱性能和可靠性得以持續提高,目前在熱泵、冷凍冷藏、機房空調等各類產品已得到廣泛應用,有效減少制冷劑充注量和材料的消耗,還可減少機組體積,使機組結構設計更為緊湊。
B、降膜蒸發技術
采用CFD軟件對降膜蒸發器的分配器和換熱管束、制冷劑流道的仿真優化,可有效提高制冷劑分配均勻性和換熱效率,且可顯著減少制冷劑充注量和靜液柱傳熱損失,隨著制冷劑替代進程的推進,該技術在螺桿式/離心式冷水機組的應用正逐步增加。
(2)高效、可靠壓縮機技術
A、高效無油變頻離心式壓縮技術
該技術通過采用磁浮或氣浮軸承,使壓縮機離心葉輪主軸以懸浮狀態高速旋轉來實現對低壓氣體制冷劑的壓縮,可有效克服常規離心壓縮機的軸承摩擦損耗,提高壓縮機的機械效率和運行能效。同時,無油變頻離心壓縮技術可省卻常規離心、螺桿壓縮機復雜的供油系統和控制保護,有效提高壓縮機可靠性,還可避免換熱器換熱管表面的油膜熱阻,從而提高換熱效率和機組制冷能效。
B、可靠性和運行范圍拓展技術
結合高效化設計路線,壓縮機在部件材料性能、加工精度和裝配工藝優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時,采用補氣、噴液、雙級/多級壓縮技術有效拓展了壓縮機運行范圍,提升壓縮機在極端工況下的運行可靠性,為新型壓縮機在低溫空氣源熱泵、高溫烘干熱泵、廢熱源熱泵、冷凍冷藏設備等產品的應用開辟了新通道。
(3)低溫空氣源熱泵技術
低溫空氣源熱泵技術日趨成熟,通過在常規空氣源熱泵基礎上壓縮機和空調廠商通過采用準雙級壓縮、雙級壓縮、壓縮機性能和可靠性設計優化、系統匹配和控制優化等一系列技術,突破了低溫、超低溫環境下空氣源熱泵的性能和可靠性技術瓶頸,有效運用于北方煤改電工程,在大氣霧霾環境改善和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4)綠色環保制冷劑及應用
持續性的生態環保需求推進了新型替代制冷劑的研究,與此同時,中央空調廠商亦通過對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節流閥件、管路和控制進行優化設計,以適應新型環保制冷劑的流量、承壓、安全性、運行效率,及其與電機、密封、冷凍油等材料兼容性的要求。近年來,采用R32、CO2等新型替代制冷劑的模塊機、螺桿冷水機組、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等空調主機產品相繼面世。
3、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國民經濟產業轉型,城鎮化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中央空調行業的應用領域已經從傳統的室內降溫,廣泛延伸至醫藥、電子半導體、航天、化工、新能源等各行各業,為中央空調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對行業的技術、模式等提出了更高的創新要求。中央空調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總體可概況為以下幾個方面:
( 1)節能高效
在提倡節能化趨勢的背景下,預計未來中央空調以高效節能為核心的主旋律依然不會改變。中央空調行業將持續聚焦于新型高效壓縮機技術、換熱器強化傳熱技術、緊湊輕量化高效傳熱技術、新型制冷閥件和流量控制技術、變頻控制技術、系統匹配技術等,從而提高空調設備的運行能效。
(2)深度定制化
未來中央空調設備生產廠商將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結合用戶行業特點、全年冷熱負荷特性、氣溫條件、功能需求、技術指標需求、用戶預算、安裝位置等眾多因素,對空調設備類型、系統結構和控制方案進行深度定制化設計,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高效節能、操作簡便的中央空調設備,同時獲取定制化產品的較高利潤水平,符合用戶和中央空調行業的長遠發展利益。
(3)一體化集成
由于高效一體化集成設備已集成了空調主機、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等設備,其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變工況變負載條件下不同運行方案的實測能效,對空調主機、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的流量、頻率、溫度、運行容量等參數進行耦合優化,制定最佳運行方案,提高集成設備的運行能效,降低運行成本。
(4)物聯智能化
物聯網技術系空調設備、設備生產廠商、用戶通過信息傳感設備進行信息交換,實現智能化識別、跟蹤、監控和管理。在此基礎上,空調物聯智能控制系統以高效、節能、舒適為理念,根據建筑物內設備及人員的分布,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和云服務,優化中央空調系統的運行狀態曲線,以達到降低能耗,提高利用效率,滿足人體舒適性的目的。
(5)綠色環保
目前,中央空調行業廣泛采用的HCFC類制冷劑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為做好臭氧層保護工作,我國已正式啟動了HCFC淘汰行動,逐年削減HCFC類制冷劑的產品。因此,綠色制冷劑的研究和開發已成為制冷行業的核心問題之一。制造對大氣臭氧層零破壞、溫室效應影響指標較低、無毒難燃、充注量少的環保型制冷劑的中央空調設備將是中央空調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