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及腎性高血壓用藥行業概況(附報告目錄)
1、甲基多巴(高血壓用藥)
甲基多巴是一種中等偏強的降壓藥,用于中、重度高血壓治療,尤其適用于妊娠期高血壓及腎性高血壓的治療。
(1)甲基多巴在妊娠高血壓領域的應用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s Pregnancy)是指妊娠期婦女出現的血壓異常性增高。孕產婦妊娠期患高血壓疾病會顯著增加胎兒生長受限、胎盤早剝、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腦水腫、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腎衰竭的風險,是孕婦和胎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不同于普通高血壓患者,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疾病時需考慮到所服用的藥物對身懷胎兒的健康影響,因此很多針對普通高血壓患者的藥物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是禁止服用的,可選擇的治療藥物十分有限。目前主流應用的抗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藥物有四種,即甲基多巴、拉貝洛爾、硝苯地平和氫氯噻嗪。其中甲基多巴能夠保持穩定的胎盤血流量和胎兒的血液動力,對母嬰的不良反應較小,是目前唯一長期隨訪至兒童期并被證明是安全的藥物,因此成為治療孕期慢性高血壓的首選藥物。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抗高血壓用藥行業市場調查及前景預測報告》
根據美國 FDA 對于妊娠期高血壓藥物的分級標準,妊娠期用藥分級可分為A、B、C、D、X 五個級別,從左至右安全等級依次降低,甲基多巴的安全級數為 B 級,該藥物對母嬰雙方的副作用較小,長期服用較為安全。相比較之下,服用拉貝洛爾有時會造成胎兒心動過緩,而過多服用氫氯噻嗪會影響胎盤血流。綜合比較,甲基多巴的安全性都大大領先于前幾種藥物,因此在治療妊娠期高血壓中,甲基多巴通常都作為首選藥物而被普遍使用。
目前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主流藥物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據 2019 年《中國婦幼保健》期刊文章《中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病率的Meta 分析》,我國 1984-2017 年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患病率達到了 7.6%,該病依然是妊娠期高發疾病之一。此外,該病的致死率也同樣不能忽視,《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 2019》的數據顯示,2012-2018 年,由妊娠高血壓導致的孕產婦死亡人數占孕產婦總死亡人數的比重的平均值為 9.69%。
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 2019》
進入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盡管醫學技術不斷進步,但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而致死的概率卻并未如期望中的逐年降低,而是時有反復上升下降,另外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死亡占孕產婦死亡的比率波動性也較大。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仍然是威脅孕產婦健康的“危險因素”。
未來全球人口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這將導致孕產婦數量的增加及甲基多巴藥物需求的增長。根據聯合國的人口統計報告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約為 78 億,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將增至97 億,并可在 2100 年達到 111 億。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增長必然會伴隨著大量的生育過程,全球孕產婦都需關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能會給她們帶來的健康風險,因此甲基多巴藥物會持續受到全球各國醫療機構與家庭的購買與使用。由此,甲基多巴作為甲基多巴藥物的原料藥,其下游市場需求將會維持增長態勢。
2、甲基多巴在腎性高血壓領域的應用
甲基多巴除了在妊娠性高血壓領域具備良好的療效,由于其降壓作用溫和、持久、可靠,副作用小,且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增加腎血流量的優點,因此也適用于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
腎臟是調節血壓的重要器官,腎臟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血壓升高稱為腎性高血壓。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腎性高血壓可分為腎實質性高血壓和RVHT(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腎實質性高血壓主要包括各種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囊腎、糖尿病性腎病、慢性腎盂腎炎、結締組織和腎移植后等實質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壓。RVHT 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完全或不完全閉塞引起的腎臟血流減少導致的高血壓,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壓加劇腎臟病變引起腎功能減退,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腎臟病患者的高致殘率和死亡率。
國內外指南推薦的CKD患者血壓控制目標
腎性高血壓是最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占成人高血壓的 5%,占兒童高血壓的 60%以上,在慢性腎臟病(CKD)患者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 58.0%~86.2%,CKD 患者患病程度越嚴重,腎功能就下降得越厲害,高血壓患病率也就越高。CKD 患者患病程度可用分期來表現,國內對于 CKD 分期采用的是美國標準,分為 CKD1~5 期,即分為 1、2、3、4、5 期,其中第 3 期又可細分為 3a 和 3b期。CKD 分期依據的是腎小球濾過率(GFR),因為 GFR 下降是判定 CKD 嚴重程度的最佳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