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交互系統在各細分應用領域分析(附報告目錄)
1、人機交互系統行業概述
人機交互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包括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大量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及提示請示等。人機交互技術是用戶界面研究中發展得最快的領域之一,對此,各國都十分重視。美國在國家關鍵技術中,將人機界面列為信息技術中與軟件和計算機并列的六項關鍵技術之一,并稱其為“對計算機工業有著突出的重要性,對其它工業也是很重要的”。在美國國防關鍵技術中,人機界面不僅是軟件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是與計算機和軟件技術并列的11項關鍵技術之一。保持在這一領域中的領先,對整個智能計算機系統是至關重要的。發展新的人機界面交互技術,可以帶動和引導相關的軟硬件技術的快速發展。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人機交互行業細分市場調查及前景預測報告》
2、各細分應用
(1)人機交互技術在電梯領域中的應用
電梯人機交互系統是指配備了嵌入式信號控制系統(電路板)的電梯系統配件,通過人機交互技術使得該類產品可以通過內置系統與電梯操作系統連接,進行電梯操作信號的傳輸和處理,并最終完成指令的呈現。如乘機人通過梯外召喚箱使電梯停靠在其所在樓層,通過梯內操作箱選擇到達樓層,電梯內外的液晶顯示屏可以顯示電梯的上下、樓層等乘梯人的操作信息,電梯內的監控設備可以收集并分析乘梯環境的語音和視頻信號以及電梯的運行信號,保障電梯安全運行。
(2)人機交互技術在紅外測溫領域中的應用
紅外測溫終端也是一種人機交互終端,在人流密集場所布置紅外測溫儀,配合人臉識別等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監控體溫異常人的軌跡和識別身份。人臉識別測溫終端通過內置的攝像頭識別人臉,識別到人臉后通過前端配置的臉部識別熱像儀快速讀取圖像中的臉部信息對應的地域的溫度信息,計算人體的體溫并直接顯示在終端的液晶顯示設備;在臉部識別熱像儀檢測出異常體溫值的情況下,發出警報音,并且將異常信息上傳到管理系統,從而為監管部門、學校等提供基于大數據應用模式的健康預警、健康評估等服務,完成人與紅外測溫終端之間的信號交互過程。
由于紅外線測溫產品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延伸至消防及警用、電力監測、工業監測等多個場景,國內紅外線測溫行業迎來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期。2015至2019年,中國紅外線測溫產品市場規模從94.9億元增長至22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5%。未來,隨著國內企業生產效率提升,中國紅外線測溫儀的應用市場將進一步擴大。預計至2024年,中國紅外線測溫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56.7億元,2019至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4.4%。
(3)人機交互技術在智能結算領域的應用
智能結算終端也是一種人機交互終端,主要功能是將客人的點餐信息傳輸給餐廳后廚、自動識別客人選取的菜品并連接餐廳結算系統,支持各種快捷支付方式,完成客人與餐廳之間的信息交互和資金結算,簡化餐廳服務流程,提高效率。點餐、收銀環節為餐飲、零售商家日常經營活動中最為主要的環節,因此在智慧化應用領域中,大部分均包含點餐與收銀環節。在大數據時代,商家越發認識到消費數據的重要性。商家通過對系統中沉淀的用戶消費行為數據與經營數據深度挖掘,可發掘數據中有益于經營的數據,進而帶動企業實現效率升級,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利潤率。因此數據分析亦成為餐飲、零售商家較為重視的智慧餐飲、智慧零售應用領域。
(4)人機交互技術在智能安防領域的應用
以智能安防的代表性產品智能閘機為例,作為一種通道管理設備,智能閘機也是一種人機交互終端,在出入口通過攔阻、識別和放行實現一次只通過一人。翼門閘機、擺門閘機、平移門閘機在地鐵站、火車站、寫字樓、海關等場所的應用已非常普遍。乘客在地鐵站、火車站通過閘機查驗并識別車票;訪客在進入寫字樓前通過閘機識別門禁卡或訪客證;出行人在海關通過閘機識別身份證件或人臉、指紋。完成識別后,閘機門開啟放行,并通過內置光幕識別出開啟后人員的通行狀態,防止出現閘機門夾傷或撞擊人員的情況;單個人員通行后及時關閉;當存在多人通過時,及時關閉通道并報警,完成人與閘機之間的信號交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