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醫療影像設備滲透率在不斷提高,發展空間較大(附報告目錄)
醫療影像設備通過借助于某種介質(如 X 射線、電磁場、超聲波等)與人體相互作用,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結構、密度以影像方式予以表現,供診斷醫師進行判斷,從而對人體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在臨床診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臨床常用的醫療影像設備包括計算機斷層掃描(CT)設備、磁共振成像(MRI)設備、通用 X 射線成像設備(GXR)、核醫學以及超聲診斷設備等。
1、醫療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及預測
醫療影像設備市場是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第一大板塊,2019 年其市場規模達 617億美元。隨著醫療影像設備技術的持續發展,相關產品的推陳出新加速產品更新迭代,同時影像設備診斷效率和準確度不斷提高,使臨床醫生對其的依賴性增加,促進全球醫療影像設備市場不斷增長,預計到 2024 年,全球醫療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775億美元。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醫療影像設備行業市場前瞻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6-2020年醫療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我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市場規模于 2019 年達到 824 億元人民幣。伴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醫療服務需求也在持續增加,臨床影像檢查的需求相應快速增長。同時,由于我國臨床影像設備存在設施老舊等問題,因此,設備的更新換代需求也成為我國影像設備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自 2012年醫改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醫療行業相關政策,優化醫療服務水平、鼓勵醫療資源下沉,為影像設備銷售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在市場需求及政策紅利的雙輪驅動下,中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將持續增長。預計到 2024 年,中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1,211 億元人民幣。
對于醫院端,存在醫療影像設備更新換代的需求;而對于基層醫療市場,則存有更多新興的裝配需求,中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在我國基層醫療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2、我國影像設備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支持性政策推動國產醫療影像設備行業的持續發展
我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仍處于早期階段,人均影像設備保有量遠低于發達國家,人均 CT 保有量及 MRI 保有量均不及日本的 15%,終端市場設備供給不足,存在較大缺口。隨著技術不斷發展,醫院原有設備存在老舊等問題,且設備技術水平不能滿足目前的檢測需求,設備更新換代成為市場擴容的又一驅動因素。國家出臺一系列鼓勵社會辦醫的支持性政策,逐步放開醫療市場準入。2018 年 3 月,國家衛健委制定新版《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18 年)》,新版目錄內設備整體減少 30%,并將首次配置大型醫療器械納入甲類管理目錄的價格低限由 500 萬元人民幣上調至 3,000 萬元人民幣。隨著國家對大型醫療設備配置證管理的放松,醫療設備銷售的限制將進一步減少。在醫療機構市場化的趨勢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將持續擴容。
(2)新興技術推動醫療影像行業發展
目前,云計算已經在醫療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通過打破患者在不同地區、不同診療機構的信息孤島,實現了數據云端化,促進了醫療資源的高效共享。醫學影像領域是人工智能應用最多、落地最快的場景之一,人工智能與醫療影像的結合,可輔助醫生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診療效率,使病人獲得更好的就醫體驗和更精準的治療方案。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商業化,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將持續賦能醫療影像行業,為其帶來更大的增值空間,并有效解決我國基層醫院資源不足、醫療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從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的逐步下沉。
(3)國產醫療影像設備滲透率在不斷提高
醫療影像設備屬于高端醫療設備,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其市場主要由少數跨國公司長期占據。近年來,國家頒布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大力鼓勵技術創新,通過鼓勵研發、改革臨床管理、加速審評審批等具體方式,為創新醫療器械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國家政策向國產設備傾斜的大背景下,國產設備的性能和質量日益提升,國產醫療影像設備在國內醫療機構的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高。未來我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進口替代趨勢將更加明顯,成為促進行業增長的重要動力,國內的行業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以東軟醫療為代表的優秀國內企業,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產品創新,成功打破跨國公司壟斷國內市場的格局,成為市場重要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