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分析及發展趨勢前景預測(附報告目錄)
2021 年 3 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其中“第十七章 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中要求:全面推進政府運行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功能。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技術的推動下,電子政務進入“互聯網+”階段,并開始向推動公共服務改善、營商環境優化、社會治理改革和行政效能提升的“數字政府”方向發展。
1、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
2015-2019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處于不斷增長態勢,年均增速為11.6%。隨著我國政府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便捷化和基礎設施集約化水平越來越高,我國電子政務市場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平穩增長,預計2021年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左右。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電子政務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發展趨勢前景咨詢預測報告》
2015-2019年我國電子政務服務市場規模情況及增速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電子政務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數字政府成為電子政務發展的新階段,將推動新一輪建設高潮
作為電子政務發展的新階段,數字政府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是發展數字經濟和建設數字社會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更是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指導、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主辦的“2020 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暨第十九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披露的數據,截至 2020 年 11 月底,全國32 個省級單位中,部分先行省市已經全面啟動數字政府的建設,有 16 個省級單位已出臺并公開數字政府建設相關規劃和方案意見,指導數字政府建設;有 23個省級單位明確了政務數據統籌管理機構,落實和推進本地數字政府建設。2021
年 2 月 18 日,浙江省召開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發布《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全面啟動浙江數字化改革。2021 年 3 月 25 日,上海市委李強書記主持召開城市數字化轉型推進座談會時指出:“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事關上海全局和長遠發展”。
(2)服務范圍不斷延伸,渠道更趨多元化
我國過往電子政務建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既有政務服務的在線辦理、自動處理等數字化功能,也就是政務服務的“服務數字化”。我國各省級單位已經基本完成省級政務服務平臺統一建設和數據集中,其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是發揮數據的價值、基于數據融合提供各類智能服務和實現“數字服務化”。
隨著政務集約化建設持續深入,政府對外提供政務服務的渠道也向多端多元化發展,各級政府部門建設類似“浙里辦”“贛服通”“粵省事”“北京通”等統一品牌的政務 APP、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政務服務的入口更貼近公眾,完善和豐富了“一網通辦”的多端服務渠道。
(3)政府將更加注重電子政務的專業化運營
當我國電子政務全面進入到“數字政府”的新階段后,運營將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在線政務服務工作的常態化內容。我國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整合了大量政務系統和應用,沉淀了數量龐大、價值密度高的數據資源,電子政務運營從數據、內容、服務等方面都逐步走向專業化、產品化和場景化,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數據驅動下的治理與協同,幫助政府持續提升整體運行效能,助力建設協同高效、服務精準和管理科學的數字政府。
(4)公共服務仍將是當前及今后電子政務建設重點
未來的政務服務亦不再僅由政府主導,數字政府建設將為政府機構提供了聽取建議與了解需求的渠道,吸引更多受眾參與完善數字政府建設。同時,隨著政府數據開放,更多應用數據融合和第三方社會服務也將成為政務服務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