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行業產業鏈結構及進入壁壘(附報告目錄)
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行業由智能管理設備和軟件信息平臺組成。它利用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將信息技術、自動化物流設備等有機結合,通過智能管理設備的投入和定制化方案的建設實施,實現藥品及其他醫療物資等物流管理的流程優化,幫助醫療服務機構實現醫療物資的儲存、分發、傳輸等環節的智能化管理,以推動各級醫療服務機構實現“精準智能分發、精益物流服務、合理安全使用”三大目標。
1、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的主要發展歷程如下:
第一階段:自動化構思和嘗試階段,國內市場初現規模
由于國內外醫療體制情況的不同,國內外醫院藥房設置具有較大差別,國內醫療機構無法直接引入引進國外成熟設備。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國內各機構陸續對藥品管理的自動化建設進行嘗試,2007 年左右,以蘇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為代表的一批國內廠商結合國內醫療環境和醫療體制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產品經驗,陸續開始研發適合于中國醫療環境的自動化藥房,并推向市場,填補國產自動化發藥設備市場空白。該階段中,國內市場產品主要以單品設備為主,產品功能主要以機器代替人工。
第二階段:逐步轉變至“全院級、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
自 2010 年起,隨著《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和《二、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基本標準(試行)》等一系列醫療機構下屬部門管理規范的出臺,對醫療機構全院級智能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由于醫療機構各業務流程和需求的專業性,藥品及醫療物資存儲方式的多樣性,與醫院 HIS 平臺的兼容性,以及醫生、患者訴求的差異性,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行業發展趨勢,只有快速響應并提供豐富多樣的解決方案方能在行業更好立足。
第三階段:多元化應用領域拓展布局,“信息化、智能化”成為新目標
2017 年前后,隨著《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的出臺。在“處方外流”和“互聯網+醫療健康”政策指導下,以蘇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國內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企業積極探索院外智慧藥房新型零售模式,不斷打造推出城市中央藥房、小微藥房、中藥個性化智能制劑系統等院外新型智能產品。
在醫療機構自身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和醫藥供應鏈服務企業進行物流延伸服務建設的雙重背景下,國內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產品線不斷完善,從自動化朝著“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2、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行業與上下游行業關系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上游行業對本行業的影響
本行業企業的上游主要涉及醫療物資智能管理設備所需要的鋁材、機械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供應商。上游原材料及部件的市場供應充足,對本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價格變化上。從成本上來看,上游原材料行業生產廠商較多,可替代性較強,屬于充分競爭行業,不存在供貨渠道單一、產品壟斷的情況,產品供應較為穩定,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小。
(2)下游行業對本行業的影響
本行業的下游主要為各級醫療服務機構。下游行業的發展和需求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產品的市場容量、利潤水平和技術發展方向。得益于下游醫療服務機構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增長需要,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在未來幾年將擁有穩定的增長預期。同時下游醫療服務機構在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使用中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對行業的自主研發和技術進步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3、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行業進入壁壘
(1)人才壁壘
醫療物資智能管理行業作為新興業態,具備基礎性、前瞻性的行業理解、需求挖掘、產品創新等特點是業內企業自身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上述特點均需要對行業具有一定理解的專業人才,基于對醫療行業運行實踐經驗,同時融合前期積累的軟件開發水平、流程再造能力、項目實施經驗、核心技術資源等研
發創新技術,將客戶需求轉化為新產品。
此類綜合性人才的培養無法由教育培訓機構或者單一機構直接提供,通常需要在本行業企業內自身培養,這就導致了相關人才的稀缺。隨著醫療物資智能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人才稀缺問題將更加突出,因此新進入者還面臨較高的人才壁壘。
(2)技術壁壘
除了對行業的深刻理解與需求挖掘能力之外,由于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由眾多設備及配套的軟硬件構成,需要涉及電氣自動化、數控技術、軟件編程、機械及制造工藝等多個技術領域。同時,由于終端醫療衛生機構的需求差異化較大,且在采購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時,往往會尋求整體解決方案,只有經過長期的產品研發,企業才能具備相對完整的產品類別和型號,滿足不同醫療衛生機構的差異化需求,初進入的企業由于其研發實力相對較為薄弱、產品線單薄、配套不完善,難以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3)服務體系壁壘
醫療機構作為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的最終用戶,分布區域廣、數量眾多。同時,門/急診、靜配中心、病區等部門的正常運轉直接影響到廣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醫療機構對企業售后服務的及時性、專業性要求較高,保障管理設備的安全運行和及時修復至關重要。在售后服務網絡建設方面,擁有范圍大、人員足、響應及時的服務團隊將擁有更高的競爭力。對新進入者而言,建立一個完整的售后服務體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覆蓋全國的服務支持網絡,從而產生較為明顯的服務體系壁壘。
(4)品牌壁壘
醫療物資的安全使用與患者的安全息息相關,醫療服務機構針對醫療物資的管理具有特定的風險性。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是吸引客戶的關鍵因素,項目運行經驗和過往成功案例是客戶選擇供應商的重要依據。只有經過長期的投入和積累才能獲得經銷商和醫療服務機構的認可和信賴。醫療物資智能管理行業在我國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下游眾多醫療服務機構對該行業的認知度尚有限,客戶之間的口碑宣傳成為產品推廣重要的途徑。行業內領先企業依靠企業信譽和市場口碑積累了良好的客戶關系,而新進入企業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資金建立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