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檢驗檢測行業發展趨勢及進入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檢驗檢測服務是通過專業技術手段對檢驗檢測對象進行的檢測、檢驗、測試、鑒定等活動,還包括產品質量、計量、認證和標準的管理活動。
根據檢驗檢測機構的屬性,可以將檢驗檢測機構分為政府檢驗檢測機構、企業內部實驗室、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三類。政府檢驗檢測機構主要服務于政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職能,業務主要涉及市場準入、監督檢驗檢測、CCC 認證、生產許可證等方面。企業內部實驗室主要為輔助自身的研發工作及滿足自身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需求。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則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進行檢測活動。
1、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發展概況
我國檢驗檢測行業起步較晚,起源于 20 世紀初。2001 年我國加入 WTO 后,在外資檢驗檢測機構進入國內的沖擊及國內經濟迅猛發展帶來的強大檢驗檢測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下,檢驗檢測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行業保持快速發展,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工藝不斷涌現,將對檢驗檢測行業持續產生新需求,促進行業的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末,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為 48,919 家,較上年末增長 11.16%,檢驗檢測行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85.92 億元,較上年增長 11.19%,當年出具檢測報告 5.67 億份,檢驗檢測行業呈快速發展的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質量檢驗檢測行業全面發展調研及投資趨勢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2016-2020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營業收入規模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從檢驗檢測機構的所有制屬性來看,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快速發展。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2020 年底,全國取得資質認定的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共27,302家,較2019年增長18.92%,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占全行業的 55.81%,超過行業總量的“半壁江山”。2020 年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全年取得營收 1,391.94億元,較 2019 年增長 18.44%,高于全國檢驗檢測行業 11.19%的平均年增長率。隨著更多的檢測領域向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開發,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有望獲得更快的發展。據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預測,未來民營機構業務增速將達 30%,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2、行業發展趨勢
(1)檢驗檢測行業進一步市場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服務形式不斷創新,催生了豐富多樣的檢測認證需求,推動了我國認證認可檢測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簡政放權”和“放管服”的政策紅利之下,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持續減少,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持續增加,民營檢驗檢測企業數量占比從 2013 年末的 26.62%上升到 2020 年末的 55.81%。在《全國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檢驗檢測機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轉企改制等措施將持續推進,民營檢驗檢測機構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2)行業集約化發展
目前我國檢驗檢測行業集中程度較低,呈碎片化競爭格局。從檢驗檢測機構人員規模分布來看,2020 年就業人數在 100 人以下的小微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占比達到 96.43%;從收入規模分布來看,2020 年我國規模以上(營業收入 1,000萬元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僅占全行業的 13.11%,2020 年涉及檢驗檢測業務的 12 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為 259.91 億元,占當年全行業收入的比例僅為7.25%,行業碎片化特征明顯。
目前國內檢驗檢測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小檢驗檢測機構難以負擔高額的固定資產支出、在建工程投入、對外投資等資本支出,大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資本市場以較低的費用進行融資,在綜合化擴張和推動行業整合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從而推動行業向集約化方向發展。近年來,我國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在數量上和比例上均呈上升趨勢,也反映了行業的集約化發展趨勢。
(3)進一步向信息化方向發展
新一代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為信息化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目前歐美國家已廣泛應用 LIM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等信息化系統來實現實驗室的自動化、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可將實驗室的業務流程、人員、儀器設備、標準方法、文件記錄、項目管理、客戶管理等因素有機結合,為實驗室高效運作以及各類信息的存儲、分析、報告和管理提供平臺,并可對實驗室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量化和管理。未來,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有望建立 LIMS 的統一規范,網絡通信技術、大數據分析等多種信息化技術在檢驗檢測行業深入應用。
3、行業的進入壁壘
(1)技術壁壘
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能夠一站式滿足客戶多樣性檢測需求,需要檢驗檢測機構具備較強的跨行業、跨專業技術能力,同時,還需要不斷進行新項目、新技術的開發。對于產品特性的掌握以及跨行業、跨專業技術的融合以及熟練掌握設計檢測標準、編制試驗大綱的能力,需要較長的時間積累,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2)資質壁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檢驗檢測服務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進行評審,具備《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要求的主體、人員、場地、設備、管理體系和其他六個方面的條件,方可取得 CMA 資質。根據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相關規定,檢驗檢測服務機構必需滿足 CNAS-RI01《檢驗機構認可規則》,方可取得 CNAS資質。
(3)品牌壁壘
檢驗檢測機構的品牌和公信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檢驗檢測機構作為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其出具檢測報告的公信力對品牌影響較大,良好的品牌影響力有助于檢驗檢測機構提高其市場占有率。對檢驗檢測機構來說,品牌影響力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依賴于檢驗檢測機構檢測技術能力、檢測質量和檢驗檢測服務,行業新進入者往往難以在短期形成品牌效應。
(4)資金壁壘
檢驗檢測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構建實驗室及采購專業檢測儀器設備,實驗室規模和儀器設備的數量決定著企業的業務承接能力;同時,部分檢驗檢測項目有時效性要求,檢驗檢測機構為突破服務半徑的制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布點,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