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聚氨酯密封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附報告目錄)
聚氨酯全名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分為聚酯型聚氨酯(AU)和聚醚型聚氨酯(EU),呈現不同的性能特點。聚氨酯在合成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合成工藝及原材料配比形成聚氨酯彈性體,是生產制造聚氨酯密封件的基礎原材料,密封件制造廠商可通過對密封件應用工況的分析,在制造聚氨酯橡膠及彈性體材料的過程中進行材料改性,使得其擁有更貼合于密封件應用工況的機械性能,從而實現在密封件產品中的應用。聚氨酯密封件擁有耐磨、耐老化、應用溫度范圍廣、耐介質、動態性能優異等特點,適用于液壓氣動設備領域。
1、聚氨酯密封材料產業鏈上下游結構分析
聚氨酯制品種類眾多,適用于生產液壓氣動密封件的聚氨酯材料主要為聚氨酯彈性體。聚氨酯彈性體可以分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CPU)和混煉型聚氨酯彈性體(MPU)。其中,CPU 與 TPU 適用于作為液壓氣動密封件的原材料。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聚氨酯密封材料行業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聚氨酯密封材料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CPU、TPU 是以異氰酸酯、多元醇、丁二醇、己二酸等石油衍生品或副產品為原料,通過不同的合成工藝形成的聚氨酯彈性體。根據合成 CPU、TPU 的異氰酸酯不同,CPU 和 TPU 可分為 TDI、MDI、PPDI、TODI 等材料體系,并擁有不同的性能特點。
CPU 與 TPU 以其特有的物理特性,適用于不同的應用環境及不同的加工工藝。CPU 具有熱固性且易于成型,通常采用車削加工工藝生產密封件產品;而TPU 具有熱塑性,在高溫環境下可熔化再次成型,通常采用注塑加工工藝。與通用的塑料與橡膠材料相比,TPU 具有硬度范圍廣、機械性能突出、耐高/低溫性能優異、加工性能好、可塑性強、可設計性強等優異特性,更適合作為密封件生產材料。
2、聚氨酯密封材料行業發展歷程分析
1951 年美國用干性油及其衍生物首次制得了 TDI 型聚氨酯涂料,我國聚氨酯行業起步于 20 世紀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70 年代中期有了一定規模的小工業裝置生產,80 年代陸續從日本、歐洲等國家引進聚氨酯先進制造設備和技術,聚氨酯工業開始高速發展。
密封件行業最早使用牛皮作為原材料,由于牛皮硬度較低、不耐磨損,在天然橡膠等橡膠材料普及后,牛皮材料密封件即被其取代;在 20 世紀 80 年代,聚氨酯作為密封材料取得重大進展,國外密封件廠家首先研發出新的聚氨酯密封件,相比于橡膠材料,聚氨酯材料的耐熱性、耐磨性及耐水解性較為均衡,運用在機械設備的密封件上,能顯著降低機械設備的故障率,增加其壽命,聚氨酯密封材料以其良好的性能特點逐漸開始取代橡膠密封材料;20 世紀 90 年代,國外密封件廠家正式進入中國液壓氣動應用領域,在國內設立合資公司,其聚氨酯密封件產品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損、回彈性、抗水解能力和較寬的應用溫度范圍,給工程機械等客戶提供了可靠的液壓密封,同時促進了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
目前,聚氨酯材料密封件產品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煤礦機械、工業自動化、汽車、軍工、醫療、生物制藥等眾多行業,由于我國聚氨酯材料生產及應用的研發起步較晚,國內廠商在密封件領域對聚氨酯材料研發、設計、應用能力水平較低,在高端應用市場聚氨酯密封件的國產化水平仍較低。
3、我國聚氨酯密封材料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
密封材料是影響密封件性能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制約我國高端應用市場密封件發展的因素之一,國家產業政策層面鼓勵并推動密封材料技術的發展。聚氨酯密封材料作為當前國際主流的密封材料,符合全球液壓氣動密封材料的發展路線,聚氨酯密封材料在未來仍將作為密封件生產的核心材料。
由于我國聚氨酯密封材料起步相對較晚,材料配方、改性技術能力、生產工藝等方面均與行業領先的跨國企業存在一定的差距,且產品主要集中于 TDI、MDI 等中低端材料體系,對 PPDI、TODI 等高端材料體系技術研發能力較弱。
隨著國內聚氨酯密封材料技術的發展,以唯萬科技為代表的國內優勢制造廠商已逐步掌握聚氨酯改性的核心技術,涉入技術附加值較高的中高端材料領域,并逐步推進產業化發展。
因此,在新材料產業政策以及技術儲備的雙重驅動下,我國聚氨酯密封材料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在高端材料領域逐漸實現突破,以此推動聚氨酯密封件性能、質量提升,推進液壓氣動密封件高端應用市場進口替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