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信息化行業主要趨勢及重點企業(附報告目錄)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市場屬于新能源產業信息化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細分市場,具有明顯的專業知識壁壘、客戶資源壁壘和規模經濟壁壘,因此市場較少有新進入者,競爭格局較為穩定。又由于前述經營重點上的差異,在市場競爭中,專業化廠商盡管在規模及一體化方面有一定的劣勢,但往往在產品和服務品質等方面能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隨著客戶規模的逐漸積累,規模經濟效應也將逐漸凸顯,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出公司等專業化廠商逐漸處于優勢地位的局面。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能源電力對傳統電力的逐漸替代,新能源電力在我國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由于新能源天生的波動性和隨機性,為實現電力生產和電力消費的實時平衡,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更有效使用,需要對各新能源電站的發電功率進行更高精度的預測、管理和控制,以平滑其波動性和隨機性,功率預測精度的重要性將不斷提高,具備更高精度發電功率預測能力的企業將在行業競爭中具備顯著的競爭優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中國新能源產業信息化行業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1、行業主要趨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行業內的主要企業
目前,行業內重點企業主要有東潤環能、南瑞集團、金風科技、兆方美迪、四方繼保、國能日新和遠景能源等。
(1)東潤環能
東潤環能成立于 2009 年,主營業務為新能源并網與營運技術與服務,主營產品包括光伏/風電功率預測系統、AGC/AVC、并網調度輔助系統、理論發電量評估系統、風/光資源評估與微觀選址等。
(2)南瑞集團
南瑞集團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直屬科研產業單位,是我國能源電力及工業控制領域的知名企業,主要從事電力自動化及保護、電力信息通信、電力電子、智能化電氣設備、發電及水利自動化設備、軌道交通及工業自動化設備、非晶合金變壓器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工程服務與工程總承包業務。
南瑞集團下屬南瑞繼保主營功率預測系統及功率預測服務業務,南瑞集團是電力行業智能成套裝備及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新能源功率預測業務收入占其整體業務收入的比例很小。
(3)金風科技
金風科技成立于 1998 年,致力于成為國際化的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金風科技目前專注于風電系統解決方案、可再生能源、新業務的投資孵化,主營業務為風力發電機組的生產、研發與銷售、風電服務、風電場投資與開發等。
(4)國能日新
國能日新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新能源行業的數據應用與開發,主營業務為能源數據管理、智慧電站服務、智慧電網規劃運行服務和電力交易類服務,主要為新能源電站、發電集團和電網公司等新能源電力市場主體提供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新能源并網智能控制系統、新能源電站智能運營系統、電網新能源管理系統等。全面覆蓋新能源市場,為清潔能源提供專家級數據服務和應用產品。
(5)兆方美迪
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12 月 22 日,注冊資本200 萬元。與國際上技術領先的歐洲著名風能工程公司“法國美迪”是戰略合作伙伴。公司致力于風電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主要產品包括:風電場 AGC/AVC 系統、風電場風功率預測系統、風電場信息采集與監控系統、風機低電壓穿越系統、風電場無功補償系統、太陽能電站功率預測系統、風機剎車片、風機狀態檢測系統等。
(6)四方繼保
公司成立于 1994 年 4 月 8 日,專注于智能發電、智能輸配電、智能交通、智能礦山、相關工業行業過程控制與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個領域的產品設計、軟件開發、系統集成與服務、咨詢設計等。主要產品包括:繼電保護及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發電廠自動化系統、電力電子產品、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監測控制系統、電網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系統、配網自動化系統、軌道交通自動化系統等。
(7)中科伏瑞
公司主要產品有新能源發電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及風光儲一體化發電場站能量管理(含功率預測/AGC/AVC)系統,遠方電能量計量計費系統及電能量遠方終端設備,發電廠供熱、脫硫、脫硝實時監測與管理系統及火電廠監測遠方終端等。
(8)遠景能源
遠景能源成立于 2008 年,是知名的智慧能源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包括智能風機的研發與銷售、智慧風場管理軟件服務、智慧風電技術開發、智慧風電資產管理服務、智能電網、儲能電池、能源管理系統等。
3、行業進入壁壘
(1)專業知識壁壘
新能源信息化產業是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產業的融合,行業內的企業想要提升自身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充分了解新能源行業,了解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同時,信息化產品具有技術升級迅速和更新換代快的特點,產品研發應用需要新能源、氣象、數理統計、軟件研發領域的交叉學科知識與經驗的積累。隨著新能源產業與新技術的不斷融合,用戶對產品實用性、完善程度和技術先進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行業內的新進企業,專業知識的匱乏將導致其產品和服務存在明顯的短板,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喪失市場競爭力,行業存在較為明顯的專業知識壁壘。
(2)規模經濟壁壘
基于信息化的一些特點和下游新能源行業的一些特點,新能源信息化相關行業具有較為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一方面,新能源電站由于主要收取發電收益,因此對電站的穩定運營較為重視,為保持穩定性,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行業內廠商能較容易地實現客戶積累;另一方面,新能源信息化涉及較多的數據,而數據的積累和豐富可以使行業內廠商更容易實現產品的優化和升級,或是發現新的客戶需求和市場機會;最后,新能源電站一般分布于較為偏遠的地區,電站運維等服務需要的響應時間較長,隨著客戶數量的增加,單個服務網絡的服務覆蓋范圍將增加,有利于廠商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并做好客戶維護。綜合以上,新能源信息化相關行業存在一定的規模經濟壁壘。
(3)客戶資源壁壘
新能源信息化相關行業的主要下游是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是一個集中度相對較高的產業,其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兩大電網公司、大型綜合性發電集團和新能源發電集團。與上述新能源行業內的主要需求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新能源信息化廠商持續發展的基礎。
由于電力系統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因此,無論是電網公司還是能源集團,都對供應商的選擇極為謹慎并具有嚴格的供應商管理制度,供應商與該類主體從早期接觸到溝通、合作、磨合,到最后建立較為牢靠的合作伙伴關系往往需要通過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累,行業內的新進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客戶資源,行業存在客戶資源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