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結構件行業技術水平趨勢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行業上下有關系
(1)上游行業與精密結構件行業的關系
精密結構件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設備制造行業和原材料生產行業。其中,設備主要包括模具加工設備、注塑生產設備、沖壓生產設備、檢測設備等,目前行業內普通精度和速度的加工設備已基本實現國產配套,而高速、高精度的設備則主要從日本、瑞士及德國等國家進口,相比而言購買進口設備花費較高,且設備的后期運維成本也更高。
上游原材料主要是塑料粒子和鋼材、銅材等金屬原材料。塑料粒子是石油化工產物,主要受石油價格影響;金屬原材料的價格主要受到金屬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影響,相關材料均為行業通用物料,在國內外有相對穩定的供應來源。
(2)下游行業與精密結構件行業的關系
精密結構件行業的下游應用包括消費類電子、智慧安居及汽車電子等領域,不同領域產品需求差異較明顯,需要根據客戶的要求完成產品定制化開發設計及生產制造,因而下游行業的需求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精密結構件行業的市場環境。
下游客戶為了保證供貨質量和及時交付,通常情況下都有嚴格的供應商資質審查標準,審核范圍包括供應商的機器設備、模具開發能力、供貨速度、產能保證、生產管理、質量控制、資信狀況等,在各方面達標的前提下,才能進入下游客戶的供應商名錄。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2-2027年精密結構件行業細分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專項報告》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行業技術水平及發展趨勢
精密結構件生產最主要的兩個環節為模具的設計制造和結構件產品的生產制造,每個環節的技術水平高低都將對精密結構件產品的質量構成直接影響。
(1)模具的設計制造
模具的設計和制造是影響產品精度的重要因素,涉及基礎材料、計算機、精密加工與檢測、數字化與智能控制、管理等多學科技術,具有技術密集和交叉的特點。模具有“工業之母”之稱,其整體發展受國家層面重點關注,根據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精密模具(沖壓模精度≤0.02 毫米,型腔模精度≤0.05 毫米)”被列為鼓勵性行業。近年來,我國模具行業已由過去以鉗工為核心的粗放型作坊式經營,逐步過渡到以技術為依托、以設計為中心的集約型現代化經營,行業技術水平提升明顯。
模具種類多樣,根據加工對象和模具成型加工工藝的不同,模具可以分為沖壓模具、塑料模具、鑄造模具、鍛壓模具、橡膠模具、粉末冶金模具、拉絲模具、無機材料成型模具等。精密結構件行業目前主要采用精密注塑成型工藝,精密結構件行業使用的模具主要為塑料模具。
根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塑料模具技術路線圖》,2010-2030 年,我國模具工業將以重點突破塑料模具技術、環保制造模具技術、高品質外觀塑料模具技術等行業基礎和前沿技術為目標,以滿足汽車、家用電器、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行業的中高端需求。
此外,模具行業近年來數字化和信息化發展趨勢越發明顯,數字化和信息化將推動模具產業基礎高級化發展和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有效推動模具行業數字化能力的提升,加強模具行業整體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優化模具制造過程和制造工藝,為行業技術未來發展重點之一。
(2)結構件產品的生產制造
要做好精密結構件產品的生產,必須要通過成體系的生產線規劃,實現模具、生產設備和工藝等多方面的綜合統效。
就生產工藝而言,目前在智能終端精密結構件行業內,塑料結構件和金屬塑料復合件的結構成型主要采用注塑成型技術,塑料結構件的注塑成型工藝主要包括單色、雙色、一模多出、高光無痕等;金屬塑料復合件的注塑成型工藝主要包括 IM、納米注塑等。而金屬材料由于其特性和形態的不同,行業內的金屬成型較多采用沖壓成型技術。
3、機遇
(1)產業政策的推動
近年來,國家和各地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以支持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鼓勵各行業加強與人工智能融合,逐步實現智能化升級。如《“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智能硬件和智能化系統,重點推進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慧農業、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
精密結構件是智能終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整個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國家亦大力鼓勵精密模具和精密結構件的研發與生產,這為我國精密制造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2)下游應用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快速普及,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等技術的加速升級與迭代,將引領人類社會邁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新紀元,而智能終端作為感知、互聯、人工智能的基礎硬件,將迎來更多新的機會,同時帶動其上游行業的同步發展,尤其為精密結構件行業的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其中,智能手機是移動智能終端中普及率最高的典型產品,將隨著多攝方案的不斷滲透,實現智能手機攝像頭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并助推上游智能手機精密結構件的發展。
(3)電子產業集群化推動
經過改革開放 40 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電子產業重要的制造中心和消費中心,產業鏈條完整,產業配套完善,電子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協作效應不斷提高。而電子產業集群化推動社會分工不斷精細化,提升物流網絡化效率,強化規模效應;對于本土的精密結構件生產商而言,地處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電子產業集群地,可充分享有配套完善、性價比高、物流便捷、快速交貨等綜合優勢。
4、行業發展趨勢
(1)精密結構件生產商與客戶合作緊密度不斷加強
為持續提升產品口碑和擴大目標用戶范圍,下游電子生產商對產品品質管控的要求不斷提高,上游供應商需通過一系列嚴格的審查程序后才能為其供貨。精密結構件生產商通常需要經過較長時間(一般 1 年以上)的技術和產品磨合,才能通過下游客戶的供應鏈體系認證并獲取批量訂單。為保證產品質量與交付周期,節約前期認證成本和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的整體利潤空間,下游客戶一般就單一型號的精密結構件僅選擇少數供貨能力穩定的供應商,且雙方關系建立后較易形成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
同時,精密結構件產品具有定制化特點,精密結構件生產商參與客戶的產品方案制定過程,與客戶形成較為穩定的配套關系。未來,隨著用戶需求的日益豐富化、多樣化,這種定制化的程度將進一步提高,精密結構件生產商與下游廠商的合作緊密度將不斷加強。
(2)生產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
精密結構件制造對產品的精密度、質量有較高要求,其過程一般需要先進的生產設備和高質量的生產環境提供基本支持,同時對人員的技能要求較高。企業通過自動化設備的應用不僅可以減弱對人員技能的依賴程度,還能提高產品穩定性,在降低人員工作負荷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
此外,我國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積極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各行各業,將信息化技術運用至精密結構件生產制造流程中,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大趨勢,智能制造程度正不斷深化。
(3)行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
隨著電子產品終端用戶對品牌、質量和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行業領導廠商加速發展,市場趨向集中,對上游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電子產業重要的終端應用市場——智能手機為例,根據 IDC 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2020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四的品牌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比例分別為 58.87%、62.15%和 62.65%,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這些行業領導廠商對供應商的技術研發水平、產品品質和交貨周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相當規模的企業為其提供配套的服務,且相關要求向上游供應商層層傳導,其中精密結構件生產商亦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綜合實力以鞏固和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同時,伴隨精密結構件制造產業的整體升級,其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部分規模小、技術進步緩慢的企業將逐步被淘汰,而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優秀企業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5、挑戰
(1)受下游行業景氣度影響較大
精密結構件廣泛應用于消費類電子、智慧安居及汽車電子等眾多不同領域,而不同領域對于精密結構件的具體應用場景和實現功能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因此精密結構件生產商需要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這對其研發設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且精密結構件并非終端產品,本行業產品的設計主要圍繞下游客戶的具體需求來開展,受下游行業影響較大,下游行業的發展狀況和成熟程度直接影響本行業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
(2)智能終端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功能不斷升級,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并朝著智能化、輕薄化和集成化等方向發展,對配套精密結構性產品的精度、性能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所需精密結構件的種類和型號也更加豐富多樣。因此,精密結構件生產商需要及時把握智能終端產品精密結構件升級換代的行業方向,提高配套精密結構件設計開發能力和效率,不斷推陳出新,以快速響應終端產品升級的需求,這對精密結構件生產商提出了較大的挑戰。
6、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一方面,精密結構件生產需經過模具設計加工、注塑成型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至關重要,任何一個工序上的瑕疵都會影響到最終產品品質,生產過程中必須對制程各參數進行嚴格的控制,才能更好地保證精密結構件產品品質和性能的穩定性,因而對企業在工藝水平、生產設備、人員素質、產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均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不同種類的精密結構件產品,通常因其產品結構和所用的原材料材質不同,而需企業掌握不同的生產工藝技術,如注塑工藝、沖壓工藝和 IM 工藝等。達到對相關工藝技術的熟練掌握,企業需進行長期的技術研究和經驗積累,因而新進入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具備行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水平,行業技術壁壘較高。
另一方面,精密結構件生產商通常需要與客戶共同設計和制定產品方案及具體的技術參數,這一過程需要精密結構件生產商深刻把握客戶需求,并為客戶產品在外觀和功能設計、工藝選擇、方案優化等方面提供實質性建議。隨著下游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產品的差異性越來越大,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復雜,客戶對供應商技術研發實力以及快速響應能力的要求持續提升,尤其表現為對供應商精密模具開發制造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精密模具的開發制造需要大量模具專業人才和豐富的實踐積淀,行業內大部分普通生產企業短期內難以建立專業的研發人才隊伍,亦缺乏精密模具尤其是復雜結構精密模具的設計開發經驗,無法自制高精度模具,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因而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2)資金壁壘
精密結構件行業對生產企業的資金實力要求較高,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資產購置方面,由于精密結構件的加工精度和質量穩定性是智能終端產品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對生產及檢測設備均有較高的要求,企業在廠房建造、先進設備購置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技術研發方面,企業需要投入較多的研發費用來進行先進技術及生產工藝的研發,以適應行業快速發展和客戶的需求變化。
(3)客戶壁壘
由于精密結構件產品品質對下游產品的質量、性能及可靠性有著重要影響,下游客戶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對精密結構件生產商的產品品質要求和質量管理工作非常嚴格,只有通過嚴格的供應商資質認證和產品認證才能進入其供應體系并為其批量供貨。首先,下游客戶通常會對供應商的生產流程、質量管理、工作環境、經營狀況等多個方面提出嚴格要求,一般需要多次整改后方能通過資質認定,后續再通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小批量供貨測試,最后才能正式成為其供應商。
總的來說,整個供應商資質認證以及產品認證周期較長,一般為一年以上,期間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因此一旦通過了嚴格的認證環節,雙方一般會形成較穩固的合作關系,客戶粘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