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行業概況及發展方向市場需求
1、行業的基本情況
我國水資源較為貧乏,人均水資源量僅為 1,785m3,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逼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確定的 1,750m3 用水緊張線1。同時,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與人口、土地和經濟發展不匹配。因此,國家對于水資源保護日益重視,并不斷出臺法規、政策嚴格限制污水排放。
伴隨政策要求的趨嚴以及處理工藝的升級,我國廢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可分為污水達標處理、污水回用處理及高鹽廢水處理三個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零排放處理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我國廢水處理行業現已進入了高鹽廢水處理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國家廢水零排放政策趨嚴,廢水的零排放處理已成為廢水處理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20 世紀 70 年代,美國電力行業首次提出了廢水零排放的觀點,零排放指“不向地面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水(包括排出或滲出),所有電廠排放的水都是以固化在灰渣中或者濕氣的形式”。根據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工業用水節水術語》(GB/T 21534-2008),零排放被定義為企業或主體單元的生產用水系統達到無工業廢水外排。具體而言,零排放指將水中的物質以結晶鹽、污泥、氮氣、二氧化碳等固態、氣體等形式進行外運和排放,不向自然水體中排放各種形式水的過程。
我國廢水零排放政策首先推廣于現代煤化工行業。一方面,因煤化工行業為耗水量巨大的產業,節水意義重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煤炭資源與水資源分布的錯配,富煤地區往往水資源匱乏,煤化工企業周邊缺少納污水體。早前的處理方法主要是通過蒸發塘自然蒸發,隨后進行蒸發結晶,產生雜鹽。然而,蒸發塘中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滲透對地表水有潛在的污染,且在蒸發結晶過程中易揮發性有毒有機物直接排入空氣,會對大氣產生一定污染。同時,雜鹽屬于危廢,難以實現就地處置。
2015 年,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規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二次征求意見稿)》,提出新建示范項目水污染物控制應符合的條件包括:工藝廢水全部回收利用、循環水系統污水不向廠區外排放;示范項目選址的環保要求包括:項目所在區域無納污水體時,應論證零排放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或采用其他合法可行的排污去向。該政策標志著廢水零排放要求在現代煤化工領域落地推廣。在現代煤化工廢水零排放工程示范效應逐步顯現后,廢水零排放的要求從煤化工行業向更多行業延伸,并逐步從缺少納污水體的地區向具有納污水體的地區發展。
3、行業相關需求
(1)我國廢水零排放工程新建市場需求分析
自 2015 年廢水零排放要求在煤化工行業執行以來,工業領域廢水零排放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并延伸至礦井水、鋼鐵冶煉等領域。具體到各領域的廢水零排放市場需求如下:
1)煤化工領域的廢水零排放市場需求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規劃布局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 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2020 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在建億元以上煤化工項目達 12 項,總投資達 1,400 億元;陜西省榆林地區規劃續建、新建、前期備建煤化工項目達 18 項,總投資規模達 7,000 億元11。通常煤化工項目環保投資額約占項目總投資的 10%左右,其中高鹽廢水處理成本約占整個廢水處理成本的 10%以上,則測算得僅內蒙古鄂爾多斯及陜西榆林地區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新增建設規模約為 84 億元。
2)礦井水領域的廢水零排放市場需求
全國煤礦礦井水排放量巨大,《綠色環保建材》數據顯示,噸煤廢水排放量約為 2m3-4m3,按平均噸煤廢水排放 3m3及 2020 年原煤產量 39.0 億噸計算,廢水排放量達到 117 億m3。若全部采用納濾分鹽的零排放方式,以濃鹽水產生量占廢水總量的 5%及納濾分鹽噸水運行成本 30 元計算,將產生超過 175 億元的運營市場規模。
3)鋼鐵冶煉領域的廢水零排放市場需求
鋼鐵冶煉產業是國家重工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工業的“糧食”,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鋼鐵冶煉產業是高水耗產業,該產業廢水量約占全國總廢水量的 8%,是用水和排水大戶。鋼鐵冶煉產業每噸廢水處理工程建設投資約 5-15 萬元,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2)我國廢水零排放工程改造市場需求分析
工業廢水經過預處理、生化反應、反滲透處理、中水回用后濃縮為工業濃鹽水,出水達回用標準。工業濃鹽水進一步經過預處理、有機純化、分鹽及蒸發結晶處理后最終實現廢水零排放與結晶鹽的資源化利用。各道工藝環環相扣,一旦其中某一環節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將大幅增加后續環節的處理難度,甚至會使整個系統癱瘓,導致企業因無法處置存量廢水而被迫停工,對其經營帶來巨大損失。
國家政策對廢水零排放要求日趨嚴格,大量企業響應政策要求,建設廢水零排放項目。但由于部分企業對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的認知尚不充分,導致部分廢水零排放項目存在建設進展緩慢、運行效率低、適配性差等問題,項目存在技術改造需求。部分在廢水零排放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憑借著先進的技術工藝優勢和豐富的項目執行經驗,有望進一步獲得存量項目技術改造的市場份額。
(3)我國廢水零排放運營市場需求分析
科學化、專業化的運營是廢水零排放系統持續、穩定、高效運行的保障。從對廢水處理技術的掌握和理解深度來看,相較于需求企業自身,具備水處理系統運營能力的第三方運營企業具有更強的專業化屬性,能夠將廢水零排放處理的工程經驗運用于整個項目運營周期。
我國不斷出臺政策鼓勵各領域企業將廢水處理運營業務交由第三方專業運營企業。《“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了創新排污企業第三方治理機制,鼓勵電力、化工、鋼鐵、采礦、紡織、造紙、畜禽養殖等行業企業將環境治理業務剝離并交由第三方治理。《關于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中的主要任務包括“培育第三方治理新模式,園區依法委托第三方開展治理服務,提供包括環境污染問題診斷、系統解決方案,污水和固體廢棄物集中處理處置、煙氣治理、污染物排放監測以及監管信息平臺等環境綜合治理服務”。
結合企業需求、政策支持兩方面,通過第三方服務的廢水零排放運營市場將呈現巨大的發展空間。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污水處理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