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催化劑行業發展概況及競爭格局重點企業、市場規模、相關風險
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能源,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資源產品。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也是各種化工原料的來源,是現代工業的基礎。高效利用石油資源,大致要經歷 4 個階段,即“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煉油行業作為石油利用的最后過程,是石油資源利用效率及清潔利用石油資源的關鍵一環。
由于各國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煉油能力、油品與化工原料需求等存在差異,對煉油催化劑的需求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類催化劑,在不同地區其需求量也各有不同。例如:對于催化裂化(FCC)催化劑,增產低碳烯烴類催化劑在北美需求中位列首位:而在亞洲,排在首位的是增產汽油類催化劑。
1、國內石油化工催化劑行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我國石油化工催化劑行業是隨著原油加工能力的不斷提升而發展起來的。從 20 世紀后半葉以來,我國煉油業經過幾次較大的改革重組和產業技術進步后,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我國原油加工能力從改革開放之初到如今,已經有了巨大的提升。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原油消費量呈長期快速增長趨勢,從 1953 年的 144 萬噸增至 2021 年約 7 億噸,年均增速高達 10%,相對于同期 GDP 增長的平均彈性系數接近 1.3;進入 21 世紀以來,盡管需求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2013 年石油消費量是 2001 年約 2.2 倍,翻番還不止,年均增速仍超過 6%。但我國原油產量超過 2 億噸之后,進一步增長的瓶頸日益顯現;因此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節節攀升,從 21 世紀初的不到 30%到 2021 年的 72%。
2014 年 11 月,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14》報告稱,中國將在 2030 年前后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需求國。雖然我國煉油工業迎來了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但仍面臨著原油資源供應日趨緊張、原油品質重劣質化、環保要求趨嚴等嚴峻挑戰,必須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積極采取擴大原油來源,實現渠道多極化和資源多元化,提高重油深加工能力,加快清潔燃料質量升級換代等相應對策。
伴隨著煉油工業的發展,工業技術中所需催化劑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在上世紀的石油化工裝置建設過程中,大型煉油裝置、石化裝置主要是從國外引進,與之相配套的“三劑”制品也主要來自國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國外的煉油催化劑等助劑產品表現出顯著的缺點:價格昂貴;不能適應國內油質的多樣性;無法滿足國內客戶的日常技術服務需求。所以隨著國內煉油工藝和石油化工工藝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從 20 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國煉油“三劑”制品的國產化進程逐漸開始,經歷了進口——模仿創新——自主開發的發展道路,截至目前國產化率已提高至90%左右。
2、 煉油催化劑行業競爭格局
從全球來看,煉油催化劑的研發及生產主要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美國是催化裂化技術的鼻祖,并擁有眾多全球知名煉油催化劑生產企業,如格雷斯、雅寶、CC&T、UOP、陶氏等。國外石油化工催化劑領域代表性企業是美國 UOP 公司,為進一步提高裝置加工能力,提高重整油、氫氣和芳烴收率,克服催化劑貼壁效應,UOP 公司改進了催化劑配方,在工藝、設備和控制技術創新的同時也開發了多種連續重整催化劑。此外,格雷斯-戴維森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煉油催化劑生產企業,占據全球將近一半的煉油催化劑市場份額。美國特種化學品(雅寶)集團在 2004 年收購阿克蘇-諾貝爾公司煉油催化劑業務后,成為世界第二大催化裂化催化劑生產商,該企業的加氫催化劑產品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 30%。
我國現有煉油催化劑生產企業較少,國內煉油催化劑市場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掌控。從國產產品市場份額角度來看,約 60%左右的煉油催化劑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及其隸屬公司生產,30%的煉油催化劑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及其隸屬公司生產。目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長嶺煉化公司催化劑廠與齊魯石化公司催化劑廠,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蘭州煉油化工催化劑廠與撫順石油三廠催化劑廠是我國煉油催化劑產品的主要生產企業。
(1)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煉油化工催化劑生產商、供應商、服務商。目前年生產能力 23 萬噸,現有產品包括煉油、聚烯烴、基本有機原料、煤化工、環保催化劑和吸附劑及助劑等 6 大類 300 個品種。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產品還遠銷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國際市場。2004 年 6 月 26 日掛牌成立了國內煉油催化劑行業的首家"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近 40 個產品獲得國家及省部級技術進步獎和科技發明獎。
(2)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催化劑廠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催化劑廠于 1964 年 4 月建成投產,是中國第一家第一煉油催化裂化催化劑開發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石油目前唯一的催化裂化催化劑生產基地。是目前全國產品覆蓋面最廣、生產品種最全的催化裂化催化劑生產企業,其“昆侖牌”催化劑主要包括九大系列、40 余個品種的各類催化裂化催化劑、助劑、吸附劑和其他硅化學產品,并獨家擁有全白土劑制備技術以及量體裁衣的復配技術。
(3)北京高新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高新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為基礎能源工業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質量提升提供產品、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于 2001 年,屬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專利試點先進單位、中石油和中石化一級供應商、齒球型載體及相應催化劑技術中心、“十二五”中國石油和化工優秀民營企業。主要產品有煉油催化劑、煤化工催化劑、齒球型催化劑載體、石化助劑四大系列近百個品種,年生產能力近 5000 噸,此外還開展貴金屬銠回收及貴金屬催化劑加工等相關業務。
(4)潤和催化劑股份有限公司
潤和催化劑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0 年創建,目前已經形成年產 5 萬噸各類催化劑和分子篩的生產能力。潤和公司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各類石油化工催化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是催化裂化催化劑、催化裂解催化劑、脫氫催化劑、MTO(MTP)催化劑、環保催化劑和各種分子篩產品。產品已經銷售到美國、中東、印度、東南亞國家和中國國內的 20 多個石化公司。
(5)巴斯夫股份公司
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縮寫 BASF 是由以前的全名「Badische Anilin-und-Soda-Fabrik」(巴登苯胺蘇打廠)而來,是一家德國的化工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廠之一。巴斯夫集團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 41 個國家擁有超過 160 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公司總部位于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廠面積最大的化學產品基地。
(6)美國格雷斯公司
美國格雷斯公司(Grace)創立于 1854 年,旗下擁有兩個運營部門,分別是格雷斯戴維森和格雷斯特種化學品。前者專業生產催化劑、化學添加劑、工程材料、色譜柱以及硅膠產品,而后者則是生產特種建材化學品、建筑材料、密封膠和涂料的專家。其中,格雷斯-戴維森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煉油催化劑生產企業,占據全球將近一半的煉油催化劑市場份額。
3、煉油催化劑行業基本風險特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帶動的風險
煉油催化劑行業與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產業政策密切相關,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影響著石油化工行業的景氣程度。在全球經濟衰退及我國經濟處于下行周期的環境下,煉油行業已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其直接相關的煉油催化劑行業必不能獨善其身。在宏觀經濟下行周期中如何存活與發展,是企業不能回避的戰略問題。如果受經濟周期影響,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或宏觀經濟出現周期性波動而企業未能對其有合理的預期并相應調整企業的經營行為,則將對企業的經營狀況產生不利的影響。
(2)技術風險
煉油催化劑的生產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相關產品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技術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研發與技術優勢是煉油催化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新技術的應用與新產品的開發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如何保持合理的研發投入,從而確保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關乎企業的長遠發展甚至生死存亡。如果企業不能保持持
續創新能力,或者不能及時準確把握產品、技術和行業的發展趨勢,將削弱企業已有的競爭優勢,從而影響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
(3)安全生產風險
由于煉油催化劑生產工藝涉及到化工原料的反應及處理,也涉及到設備的使用、檢測與維護等安全操作與風險,如果沒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員工安全生產培訓,生產操作人員就存在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可能,導致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影響。
(4)替代能源風險
煉油催化劑行業是依附于傳統石油行業而發展起來的。今年來,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不斷發展,非傳統能源如頁巖氣等技術不斷革新,石油作為燃料資源的重要性不斷下降。替代能源的發展將會壓縮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其影響也將不可避免的傳導到煉油催化劑行業,并且可能影響到行業內企業的經營與發展。
4、 煉油催化劑行業壁壘
煉油催化劑行業需要研發、市場等多方面綜合競爭力,新企業欲在短期內形成競爭優勢是非常困難的。其中,研發、生產技術、市場效應、資金實力和專業人才等方面均構成了進入本行業的堅實壁壘。
(1)技術壁壘
催化劑制造是技術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同時屬于具備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范疇,產品技術含量高,生產工藝復雜,不同的煉油工藝基本都具有配套的催化劑類型。在工藝條件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開發一種新的催化劑,常能獲得更高的轉化率和更好的產品分布。因此催化劑往往是煉油技術創新優勢的核心體現。近幾年催化劑技術更新快,工藝不斷創新升級,為了謀求市場競爭優勢和應對油品升級和環保從嚴的趨勢,需要企業能夠快速地實現產品技術、工藝技術、材料技術、設備技術上的創新;面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催化劑廠商必須具有開發定制具有針對性的產品的能力,并及時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和指導,這就要求企業在多領域、多學科專業知識技術上有深厚積淀。新進入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具有足夠的研發投入積淀、實現技術積累,因而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在技術上形成競爭優勢。
(2)市場壁壘
石油化工催化劑在工業生產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產品的穩定性、純度等性能對客戶的生產尤其重要,因此客戶通常會選擇在行業內具有良好聲譽和品牌的生產企業作為其供貨商。由于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廠商在銷售催化劑產品的同時,也會相應的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因此為確保在長期內保持連續穩定的生產,客戶一般不會輕易更換催化劑供應商。客戶選擇催化劑供應商往往有一個嚴格的篩選流程,產品經過小試、中試、最后才會規模化生產,因而一旦確立為合格供應商,便會建立長期的業務合作。由此產生的客戶依賴性構成了行業的渠道壁壘,使得新進企業很難迅速鋪開銷售網絡。此外,我國煉油廠的行業集中度高,幾大壟斷性國企設定了較高的催化劑供應商門檻,作為國內石油化工的領軍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明確的物資供應商準入制度,公司產品必須取得其頒發的《物資供應商準入證》,才能對其及下屬企業進行產品供應。這種下游煉油廠商設定的高門檻,更不利于新進企業快速占據市場份額。
(3)人才壁壘
石油化工催化劑行業是知識密集型行業,需要一批具有石化行業復合知識背景的人才,一項技術從研發到應用,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能夠操作復雜的生產工藝,熟悉用戶需求且能夠為客戶提供定制的解決方案。此外,從開拓客戶到售后服務,并同時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在整套銷售環節企業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人才成長需要實際工作的長期鍛煉,新進企業難以在短期內組織一支全面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的專業團隊。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煉油催化劑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