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解鋁行業的市場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
1、電解鋁的生產原理
電解鋁,即通過電解法冶煉金屬鋁,具體是以氧化鋁作為溶質,以熔融冰晶石作為溶劑,以炭素體作為陽極,鋁液作為陰極,通入強大的直流電后,在電解槽內的兩極上進行電化學反應(即電解)而得到的最終鋁產品,又稱“原鋁”。
鋁是國民經濟建設、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原材料,以其優良的輕質、耐腐蝕、易加工、可循環等特點,不僅在建筑地產、電子電力、交通運輸、耐用消費、機械設備、包裝容器等國民經濟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國防軍工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支撐材料,更加在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等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電解鋁的產業鏈情況
電解鋁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設備,中游冶煉、加工,以及下游的終端應用,上游原材料包括鋁土礦、氧化鋁;專用設備包括生產設備、輔助設備及數據檢測設備等,下游應用場景包括建筑地產、電子電力、交通運輸等。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我國電解鋁行業的市場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的電解鋁行業起步于 1953 年,經歷了起步階段及高速發展階段后,逐步成為世界電解鋁產量最高的國家。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消費和貿易國,我國一直高度重視鋁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積極采取措施克服諸多不利因素,有效抑制行業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積極應對國際貿易形勢的新變化,建立了鋁土礦開采、氧化鋁精煉、電解鋁冶煉、鋁加工生產、再生鋁冶煉,以及地質勘探、科技教育、設計施工、裝備制造、原輔材料生產、節能環保等相互配套的完整的現代化鋁工業體系,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舉足輕重,為國民經濟、國防工業、科技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作出了重要貢獻。
電解鋁作為鋁工業的重要一環,長期受到政府和廣大民眾的關注,黨中央在 2015 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正式提出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有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要針對突出問題、抓住關鍵點。立足電解鋁行業,一要推動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調整;二要降低成本,提高行業企業競爭力;三要改善能源結構,提升應對“低炭革命”的能力。
2017 年,國家啟動電解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違法違規電解鋁項目清理整頓工作力度空前。近十年來,電解鋁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解鋁產能有序增長,產量創新高,企業盈利增加,產業結構優化,技術裝備水平提升,綠色發展提速,國際形象改善,行業發展正由無序、粗放邁向更為綠色、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新階段。
2017-2024年我國電解鋁產量及預測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普華有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 年,國內電解鋁年產量達到 4,159.4 萬噸,同比增長約 3.4%,為歷史新高,占全球電解鋁產量的比例近六成。據阿拉丁預計,2024 年全年我國電解鋁產量達到4,290 萬噸。在政策調控下,我國電解鋁產能無序擴張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電解鋁供需基本達到平衡,產能過剩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電解鋁產量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
4、電解鋁行業綠色化、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長
我國有色金屬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礦山、冶煉和加工三大領域,其中冶煉環節占產業能源消耗總量的 80%右。在冶煉環節中,鋁冶煉能耗占比最高,達到 61%。目前,大部分鋁均通過電解生產,電解鋁是典型高耗能的電力密集型產業,對電力能源需求量很大,有“固定電”之稱,每生產一噸電解鋁的平均耗電高達約 14,000KW·h。因此,加強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對電解鋁行業提高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1 年 8 月 26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完善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充分發揮電價杠桿作用,繼續對電解鋁行業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按電解鋁企業鋁液綜合交流電耗對階梯電價進行分檔,2022 年分檔標準為每噸 13,650KW·h;自 2023 年起,分檔標準調整為每噸13,450KW·h(不含脫硫電耗);自 2025 年起,分檔標準調整為每噸 13,300KW·h(不含脫硫電耗)。加價方式也由分檔加價調整為累進加價,對電解鋁企業鋁液綜合交流電耗高于分檔標準的,每超過20KW·h,鋁液生產用電每千瓦時加價 0.01 元,不足 20 KW·h 的按 20 KW·h 計算。據行業研究機構測算,目前多數的電解鋁企業并未完全達到發改委的噸鋁能耗要求,行業面臨重新洗牌的風險。
2024 年 7 月 26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炭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深入挖掘節能降炭潛力。行動計劃部署了 5 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優化產業布局和產能調控。嚴格執行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新建和改擴建電解鋁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 A 級水平,主要用能設備須達到能效先進水平。依法依規退出和處置電解鋁落后低效產能。二是大力推進節能降炭改造。鼓勵采用低摩擦軸承、高效電機等優化電解槽結構,加強鋁電解槽能量流優化及余熱回收。三是實施非化石能源替代。積極支持電解鋁企業擴大非化石能源應用,原則上不再新增自備燃煤機組,支持既有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四是推動產業鏈協同綠色發展。引導電解鋁企業優化升級原材料方案,提升氧化鋁、鋁用陽極和陰極等產品質量。五是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電解鋁行業的創新應用,支持企業開展電解鋁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改造,提升電解槽自適應控制和優化調節能力。上述政策將進一步推進電解鋁行業綠色化、智能化的進程。
此外,隨著電解鋁產業的迅猛發展,電解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的數量也逐年增加。目前,我國電解鋁行業每年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超 200 萬噸,并伴有巨量的累積堆存,電解鋁廠大多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只是采用露天堆放或直接利用土壤進行填埋,不僅使大量的土地被這些廢棄物占用,而且其中含有的可溶性氟化物、氰化物還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對生態環境、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產生嚴重危害。因此,如何使電解鋁固體廢棄物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也是電解鋁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綜上所述,能耗問題一直是制約電解鋁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而鋁電解行業成為能耗的消耗大戶,與其較為落后的生產方式具有較大關系,傳統鋁電解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程度低,生產過程中人工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遠低于電力行業。對于鋁電解行業而言,在國家能源“雙控”,碳排放“達峰”“中和”的產業政策調控下,在發改委階梯電價政策的壓力下,電解鋁行業將會進一步向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面對越來越多的鋁金屬需求量和隨之而來的高消耗、高污染問題,電解鋁新型專用設備行業具有廣泛的受眾客戶,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2024-2030年電解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材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進出口數量/金額/地區/國家、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