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鋰電銅箔行業技術水平及主要企業競爭分析
電解銅箔是覆銅板(CCL)及印制電路板(PCB)、鋰離子電池制造的重要的材料。在當今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中,電解銅箔被稱為電子產品信號與電力傳輸、溝通的“神經網絡”。其中,鋰電銅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質地較軟、成本優勢突出等特點,因而成為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的首選之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鋰電銅箔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可以分為鋰電銅箔、標準銅箔;根據銅箔厚度不同,可以分為極薄銅箔(≤6μm)、超薄銅箔(6-12μm)、薄銅箔(12-18μm)、常規銅箔(18-90μm)和厚銅箔(>70μm),其中鋰電銅箔主流厚度主要集中于 6μm-8μm。根據表面狀況不同可以分為雙面光銅箔、雙面毛銅箔、雙面粗銅箔、單面毛銅箔和甚低輪廓銅箔(VLP銅箔)。
2018年極薄銅箔才真正實現國內規模化應用,國內目前僅有少數廠商能實現6μm極薄銅箔規模化量產,因此厚度的劃分標準主要是根據相應規定標準來確定的。不同厚度的銅箔對下游應用領域鋰離子電池的具體性能影響程度主要在于,鋰電銅箔越薄,對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作用越大。
全球鋰電銅箔市場規模分析
近年來,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快速發展,鋰電銅箔需求保持著穩步增長的趨勢。根據普華有策調研顯示,2019年,全球鋰電銅箔產量達到17.7萬噸,同比增長21.2%。2019年受下游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放緩以及銅箔厚度減薄趨勢影響,銅箔產量增速放緩,但仍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態勢。
2015-2019年全球鋰電銅箔行業產量增長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未來幾年,受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增長帶動,全球鋰電銅箔市場將延續著高增長的態勢。普華有策預計2020-2026年年均增長率將在20%左右。
國內鋰電銅箔市場情況分析
從產量方面來看,根據普華有策調研顯示,國內鋰電銅箔產量占全球的 65.65%。2019 年國內鋰電銅箔產量為 11.62 萬噸,約占世界鋰電銅箔的 65.65%,國內大廠的產能規劃與生產進度對全行業的影響舉足輕重。未來幾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受支持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將帶動鋰電銅箔市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
從技術方面來看,國內廠商率先大批量 6μm 供貨。鋰電銅箔的下游電池廠 為強化自身在行業內的差異競爭力,率先采用 6μm 鋰電銅箔,而海外 電池制造商往往由于相對謹慎仍未大規模使用(以三星為例),這就導致 國內電池廠的需求往往決定了技術層面能否真正普及 6μm 鋰電銅箔, 國內鋰電銅箔廠商 6μm 鋰電銅箔的生產規劃,代表了需求預期。
從細分應用領域來看,根據普華有策調研顯示,動力電池市場依舊是鋰電銅箔市場保持高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2019年動力電池用鋰電銅箔產量同比增長35%左右,達8.4萬噸左右,超過數碼電池領域需求量,在鋰電銅箔中的占比超過50%。到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將超過158.8GWh,動力電池用鋰電銅箔產量將突破11萬噸,成為鋰電銅箔市場的主要增長點。
鋰電銅箔行業技術水平分析
我國電解銅箔生產企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及自主研發取得的技術突破,逐步拉近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鋰電銅箔方面,目前國內領先鋰電銅箔廠家已研發并量產6μm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雖然國內銅箔行業技術進步很大,但在高性能鋰電銅箔的生產供應上,我國生產企業與海外先進企業相比,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工藝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1)國外技術水平分析
日本早在2005年前就已實現3μm和5μm電解銅箔生產,近年來,部分日韓企業已經實現了1.5μm銅箔的生產,同時,日本多家銅箔廠商在2000年前后就已經在國內成立下屬公司,例如古河電工(上海)有限公司、東莞日礦富士電子有限公司、三井銅箔(蘇州)有限公司,主要集中在高端銅箔生產上,且應用領域多在PCB領域或特殊電池。由于國際三大電池制造商松下、LG、三星此前都在動力電池制造用8μm超薄銅箔上徘徊不前,上述國外極薄銅箔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難度較大,全球知名鋰離子電池制造廠商向其采購的量較少。
(2)國內技術水平分析
寧德時代可以規模化運用6μm極薄銅箔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而對于6μm以下的極薄銅箔的運用,一方面由于涂布機、卷繞機等關鍵設備以及工藝技術水平無法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褶皺、斷帶等問題,另一方面,6μm以下極薄銅箔的厚度、抗拉強度、延伸率、耐熱性和耐腐蝕性等重要技術指標難以滿足下游客戶的應用需求,因此,該類產品尚處于研究、試驗階段,因此,4μm極薄銅箔的批量化運用時間尚不確定。
2018年,諾德股份的鋰電銅箔產品主要用于動力電池生產,少部分用于消費類電池和儲能電池生產,其在國內動力鋰電銅箔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超過30%,穩居國內市場第一。其技術水平一定程度代表著國內主流鋰電銅箔廠商的技術先進程度,2018年諾德股份加大了6μm銅箔的生產,不斷提升公司在同行業市場領先地位。
國內領先的銅箔制造廠商在與境外先進銅箔廠商競爭中,話語權逐漸增強,國產化率水平逐步提高。
3、主力廠商市場競爭力評價
(1)產品競爭力
全球6μm銅箔產能集中于嘉元科技、諾德股份、靈寶華鑫三家,其余廠商產能規模較小。由于6μm銅箔較高德爾工藝要求,當前行業內能實現批量化生產的廠商不超過10家,大陸廠商超過半數。其中,諾德股份、嘉元科技、靈寶華鑫三家廠商目前擁有鋰電銅箔產能共約11.3萬噸,用于6μm銅箔生產產能約5.8萬噸;國內其他廠商如銅陵有色、東莞華威、湖北中一、中國臺灣長春等合計擁有約萬噸6μm產能;韓國KCFT、日進為LG化學、松下、三星等重要供應商,當前以7μm以上銅箔生產為主,盡管總產能規模較大但用于6μm銅箔生產的產能較少,預計在千噸級別。
多數大型企業結合產業發展環境,緊緊圍繞創新發展經營戰略,繼續堅持做強做大鋰電銅箔產業,充分發揮工藝、質量、客戶等優勢,持續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優化力度,加大有效產能的挖掘力度,在研發能力、產品質量與客戶群體等方面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2)價格競爭力
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企業率先研發設計出6μm極薄銅箔的涂布機和6μm極薄銅箔高速卷繞機,解決了6μm銅箔應用難題。2019年寧德主要使用6μm銅箔,其他廠商仍以8um為主。目前嘉元科技已開發出4.5μm極薄鋰電銅箔,并實現小批量生產,預計未來將成為公司主要的核心產品。率先實現6um大規模供應企業可享受超額利潤。6um加工難度大,附加價值高。一般6um定價10萬/噸,較8um價格高1-2萬。盈利方面,6um毛利率近40%,而8um毛利率25%,故而6um單噸毛利為3.5萬左右,是8um的2倍。隨著我國鋰電銅箔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術領先企業將有效降低自身成本,獲得更大的價格競爭力。
諾德股份:在財務管理方面,嚴格執行全面預算管理,落實預算考核,并逐步使資金預算剛性化,充分發揮預算在公司經營管理全過程中的統領作用。有效的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價格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