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半成品菜行業利潤水平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發布日期:2020-08-04 07:33:14

半成品菜行業利潤水平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半成品菜行業概述

半成品菜是以農產、畜禽、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經過洗、切及配制加工等處理后可直接進行烹飪的預制菜品。半成品菜具備便捷、新鮮、健康等特點,豐富的菜品選擇能夠符合全國不同地區人群的口味,逐漸成為家庭及餐飲業所喜愛的產品。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半成品菜行業市場調查與前景預測報告

半成品菜行業產業鏈分析

半成品菜行業利潤水平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圖1)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半成品菜由凈菜逐步發展、本土化而來。凈菜最早起源于美國,20 世紀 60年代起實現商業化經營。凈菜是我國較為簡單通俗的稱呼,其在國外也被稱作部分加工菜(partially processed vegetables)或切分菜(fresh-cut vegetables),指新鮮蔬菜原料經過分級、清洗、去皮、切分、消毒和包裝等處理加工,達到直接烹食或生食的衛生要求。20 世紀 80 年代,凈菜加工配送在日本、加拿大及部分歐洲國家也開始興起。凈菜最初供應餐飲行業,使餐廳、配餐公司等外食產業,降低其人工費、水電費和垃圾處理費,減少廚房面積和設備采購;之后,部分凈菜企業也面向家庭、個人零售,方便了居民日常烹飪。

蔬菜是我國日常飲食中消費量最大的食物之一,長期以來絕大部分的蔬菜品種均以未經加工整理的毛菜形式出現在各地農貿菜市場上。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隨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的進入,我國開始出現凈菜加工配送工廠,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相繼發展凈菜加工配送產業。近年來,我國餐飲行業快速發展,快餐業、團體飲食業、企事業單位后勤供給等成為人們日常飲食場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工成本和場地租金的上漲,以及對蔬菜安全要求的提高,企業食堂和配餐企業逐漸減少或停止后廚蔬菜的清洗、切分等作業,轉為由專業企業提供成品凈菜。

2000 年前后,我國陸續出現了半成品菜生產企業,通過對肉禽和水產等原材料的進一步加工,提供了比凈菜更加豐富的產品種類并進一步精簡了客戶的烹飪環節。受限于早期冷凍技術和冷鏈運輸的高成本,半成品菜行業在發展初期存在銷售區域小、企業數量多、集中度低的特點,行業內規模以上企業較少。隨著速凍技術的發展,半成品菜的儲存時間得以大幅延長。國產速凍設備和冷鏈運輸車輛的推廣大幅降低了企業物流配送成本,企業的輻射范圍擴大。經過多年的發展及競爭,行業內部分優質企業開始樹立自身品牌并建立粘性更高的銷售渠道,以此建立相對于同行業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壁壘,鞏固自身領先地位。

2、行業利潤水平的變動趨勢和變動原因

半成品菜行業存在眾多同類型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其中多數采用作坊式生產,競爭較為激烈,從而導致行業整體毛利率較低。隨著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加強、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衛生的重視,行業內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但是,行業內部分企業已經實現規模化生產,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較為完善,在原材料采購、規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成本要低于其它體量較小的同行業企業,利潤水平相對較高。未來,規模化經營企業與作坊式生產企業的利潤差距將進一步拉大,體量較小的半成品菜企業若不能進一步發展,則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逐步淘汰。

半成品菜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較大,主輔料以農林牧漁產品為主,因而產品成本容易受自然條件、供求關系的影響。由于半成品菜主要流向終端消費者和餐飲企業,產品零售價通常不會頻繁變動,短期內原材料成本變動將影響行業利潤水平。但是食品消費是相對剛性的需求,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會逐漸傳導,行業盈利水平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在銷售渠道、品牌建設、質量控制等方面具備優勢的企業傳導速度會更快。

3、競爭格局

半成品菜生產企業眾多、競爭較為激烈,本行業的競爭體現出如下特點:

(1)地域特征明顯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區之間物產種類、豐足程度不一,導致各地居民飲食習慣及口味不一致。半成品菜產品依賴冷鏈運輸,物流成本及產品新鮮度要求限制了單個企業產品配送半徑。目前半成品菜企業通常只能覆蓋一定地區,尚未出現全國性的半成品菜龍頭企業。

(2)渠道競爭逐步轉化為品牌競爭

半成品菜企業主要客戶是區域內各加盟商,包括生鮮食品店、農貿市場攤販、超市等,少部分產品直接銷售給餐廳、終端消費者。由于加盟商的零售性質,其覆蓋范圍較小,對產品推廣力度有限。目前,行業內企業開始重視品牌建設,通過投放廣告、舉辦推廣活動、聘請代言人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3)集中度低,規模化企業較少

全國范圍內半成品菜生產商數量眾多,其中多數依然停留于作坊式生產加工模式,達到規模以上生產水平的企業較少。作坊式加工商只供應少量客戶,產品單一、標準化程度較低,食品安全及品質難以保證。目前,部分企業已開始采購自動化設備實現規模化生產,具備一定區域知名度。

4、市場化程度

各級政府部門對半成品菜行業的發展進行統籌指導和監督管理,行業協會負責行業企業的自律管理。由于半成品菜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行業內企業眾多,行業的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充分。

5、行業發展趨勢

(1)食品衛生安全重視程度不斷加強

食品衛生安全關乎消費者健康甚至人身安全,經濟發展帶動消費水平提升的同時也增強了人們食品安全衛生意識。近年來出現的食材過期、添加劑超標、使用病死禽畜等問題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同時,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國家也不斷推出相關政策法規進行改善,比如《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12]20 號)中要求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并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出廠檢驗等管理制度。對于規模以上生產企業,要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明確分管負責人。因此,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政府部門均越來越重視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這也促使行業內企業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2)產品形態日益多樣化

半成品菜產品定位于便捷且健康的菜品,這決定了其目標消費人群整體較為年輕。現代餐飲形態多樣,而青年人群熱衷于新興熱門菜品,這促使半成品菜企業需要密切跟蹤市場動態,把握消費者的口味和偏好,及時研發并推出迎合年輕人的產品。此外,本行業長期以來以中國傳統菜系菜品為主,近年來部分企業跟隨消費群體偏好的改變逐步推出西餐類、油炸類、火鍋類等近年來熱門形態的餐食產品。

(3)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加強,擴大企業輻射范圍

半成品菜行業下游客戶較為零散且訂購產品的數量、品種各異,產品配送具有單個客戶規模小、配送頻率高、區域內客戶分散、時效性要求高等特點。出于保鮮需要,半成品菜的運輸配送過程需要在低溫的環境下進行,需要先進的倉儲物流體系及冷鏈運輸技術支撐。目前,行業內企業多為單一生產基地,倉儲物流及冷鏈運輸能力決定了產品銷售的區域,直接影響著業務輻射范圍。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我國物流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部分物流企業開始進入生鮮物流領域,直接促進了我國冷鏈運輸行業發展。在專業物流企業的帶動下,低溫保鮮技術、車輛設計制造技術、信息化物流配送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上述技術的運用成本大幅降低。本行業也受益于冷鏈物流技術的提升,組建自有冷鏈運輸車隊、購置信息化物流系統的成本大幅下降。在先進的物流配送體系下,半成品菜企業擴大了配送范圍,提升了產品配送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擴大市場覆蓋面,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4)企業經營更依賴信息化

為了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飲食需求,半成品菜企業要預備數十甚至上百種菜品種類供消費者選擇。菜品數量不斷增多導致采購、生產、運輸等環節管理難度的上升。不同菜品的所用的食材、配料的品種以及相互間的配比關系存在差異,采購部門需要根據生產計劃采購不同品種、數量準確的食材;生產部門要設立柔性化生產線針對不同菜品精準地配比食材、調料,也要滿足部分非主銷產品小規模、多樣化的生產需求;物流部門要根據訂單將不同產品組合準時、準確地配送至客戶。企業通過信息化管理可以對原材料進行追溯管理,深度參與從原材料采購到終端配送的多個環節,實現半成品菜產品的精細化生產和質量管控,最終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5)電子商務及物流發展培育新的銷售渠道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信基礎設施趨于完備、移動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我國網民數量、線上交易規模顯著上升。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發布的

《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8)》顯示,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10.63萬億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5125.65萬人。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97.8億元,同比增長24.2%。同時,物流行業經過飛速發展后競爭愈發激烈,生鮮物流成為了新的增長點,未來生鮮物流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為半成品菜互聯網銷售創造了更加有利的環境。電子商務深入地影響了我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雖然現有半成品菜以線下銷售為主,但電商平臺日益豐富的半成品菜產品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6)品牌建設成為核心競爭力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消費者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衛生以及口味,滿足上述要求的產品能夠從一眾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著力塑造自身品牌,通過打造健康、綠色、美味的品牌特點吸引消費者,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雖然半成品菜行業市場空間大,但行業內競爭日趨激烈,價格競爭導致企業利潤空間下降。企業樹立品牌形象能夠區別于同類競品,走出激烈的價格競爭,建立自身優勢、提升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