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攝像機行業發展歷程及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智能攝像機行業概述
智能攝像機是由數字攝像機視頻顯示技術、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及智能追蹤識別技術相結合產生的新一代攝像機,是網絡攝像機智能化的產物。智能攝像機可以通過蜂窩網絡或 WIFI、藍牙等無線通訊技術聯網,并提供視頻信息的采集、編碼、傳輸和存儲功能,同時嵌入了人臉識別、移動偵測、夜視切換、語音識別交互等技術。萬物互聯時代,攝像機已從傳統的視頻攝制工具,轉變為具有安防監控、家庭看護、溝通媒介功能的重要載體。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智能攝像機行業供需格局與前景預測咨詢報告》
與傳統的數字攝像機相比,智能攝像機增加了網絡接入功能,將數字化的視頻信號轉換成符合網絡傳輸協議的數據流,支持上傳至云端并形成用戶的私有云空間。通過網絡傳輸,用戶可以在本地或者遠程地點實時查看和管理視頻數據,或者監聽攝像機內置麥克風采集的現場聲音。在產品的智能化提升方面,智能攝像機利用人工智能圖像深度學習技術,可以精確識別人形移動、哭聲檢測等異響、異動,自動跟蹤拍攝異常運動軌跡,并向用戶推送報警信息;智能攝像機還利用紅外夜視技術,可自動切換白天、黑夜模式,實現全天候拍攝;在語音交互方面,智能攝像機還可實現雙向語音通話,人機語音交互,甚至可通過內置的遙控模塊,實現對其他聯網的終端設備的控制,有效提高了家用安防產品的實用性、便捷性和多功能性。
傳統攝像機在安防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于城市道路、公共建筑、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等,在家庭領域的應用較少。這主要是由于為配置整套設備,需要攝像頭、布線、后端設備等眾多部件,費用較高,安裝過程復雜,不方便隨時移動,而且傳統攝像機是需要利用專門的顯示屏通過人工監管或回放來查看監控內容,主要為被動監控。2014 年國際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收購了美國家庭監控攝像頭創業公司 Dropcam,家庭用智能攝像機產品開始引爆市場。體積小巧、便于移動、具有監控提醒功能,可以對家庭及孩子、寵物保持隨時隨地監控的智能攝像機一經問世,便成為市場熱點,智能攝像機產品成為近年來智能家居領域首批大規模普及的智能硬件單品之一。
智能攝像機與傳統的閉路監控系統相比,在成本控制和設備接口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優勢。智能攝像機在安裝上省去了布線、組網等方面的工程,使施工成本得到了大幅度降低,也大大壓縮了安裝時間;攝像機的數據在經過壓縮和加密后的格式與標準網絡瀏覽器相兼容,意味著在任意互聯網終端都可以實現對監控視頻的訪問、調用和編輯。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智能攝像機的出現突破了閉路監控系統對接收設備和數據接口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監控方式的靈活性,使得大規模的家庭應用成為可能。
智能攝像機打破了視頻傳輸空間的限制,并能夠實現端到端的互動交流,使得智能攝像機在家用領域的應用場景進一步延伸。通過手機、平板遠程查看,消費者可隨時隨地了解監控環境,及時應對突發狀況,增強了老人、兒童看護功能的即時性;通過結合 AI 技術在深度學習領域的應用,并對算法和網絡進行針對性的優化,智能攝像機可對畫面中的人形輪廓智能分析,有效過濾報警狀態,使得自動報警功能更加精準。隨著網絡帶寬不斷增加,數據存儲空間快速擴張,智能攝像機在安全防范與監控、遠程教學與展示、家人看護與病房監護等方面應用正在逐漸推廣。未來隨著機器學習等技術將被進一步應用在智能攝像機領域,大規模地利用數據來生成可以理解自然語言的模型,智能攝像機產品可以通過進一步提升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的準確程度,在智能家居產品系統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行業發展歷程
攝像機發展的歷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攝像機產業截至目前共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分別為模擬攝像、數字攝像、網絡攝像和智能攝像階段。行業的每一次更新換代都需要依靠產業鏈上游的算法、芯片和零組件的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來推動實現,而每一次的更新換代又都帶來了安防攝像產品的功能提升、應用場景拓寬和產業規模的擴大。
自上世紀 60 年代黑白攝像機逐步走進民用領域,誕生了最早的視頻監控系統——閉路電視監控(CCTV)系統以來,視頻監控行業依次走過了模擬監控時代和數字監控系統時代,進入了智能監控系統時代。目前階段,核心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智能攝像機市場不斷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一方面,芯片運算速率的大幅提升使得物聯網在終端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促使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芯片原廠通過與終端制造商形成良好的溝通反饋機制,在設計源頭即開始貫徹客戶需求,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生產制造環節的效率。上游算法、芯片和傳感器等關鍵零組件的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帶來安防監控系統的功能提升、應用場景拓寬和產業規模的擴大,產業已經在迎接新一輪的智能化發展機遇。2015 年開始,深度學習算法的成熟為計算機視覺技術帶來革命性進步,人、車、行為、場景識別等功能紛紛突破應用門檻,安防攝像機正在從“看得見”、“看的清”、“看得遠”向“看得懂”進行轉變,在實現安全防范功能之外,未來將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客戶的業務管理之中,原有系統的智能化改造、新增的家用場景需求、以及硬件設備之外的軟件層面的價值量提升將共同驅動安防行業規模空間再次釋放。
3、智能攝像機市場規模
在國內,民用安防市場一直以來就被視為視頻監控行業的藍海,市場前景巨大,隨著相關產品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民用安防市場迎來絕佳的發展良機。2016 年我國民用視頻安防監控只占了約 6%,在視頻安防領域中占比較小,覆蓋率也遠遠低于美國民用安防 55%的水平,市場空間巨大。智能攝像機因為高清晰度圖像采集、遠程控制、無線傳輸、云計算等功能,正成為家庭和中小企業為代表的民用安防視頻監控市場標志性產品。未來智能攝像機將通過民用安防擴大在整個安防視頻監控市場的占比,并推動著安防視頻監控市場的外生增長。
安防是人工智能落地最快的行業之一,隨著 AI 應用逐漸深入,安防攝像機行業的邊界在不斷被拓寬,從傳統簡單的向政府銷售安防產品,到面向企業和個人用戶銷售視頻解決方案,呈現在人們面前的不再是原始的視頻數據,而是 AI根據感知到的視頻數據對視頻進行分析后的結果,移動偵測成為家庭安防產品發揮作用的最重要情景之一,視頻清晰度體驗直接刺激著智能攝像機產品的發展。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快速發展,傳輸速率、功耗、穩定性方面越來越符合智能攝像機產品的需求,使用無線傳輸技術的家用智能攝像機數據傳輸逐步成熟,成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
4、智能攝像機行業的發展趨勢
產品標準化逐步推進。隨著攝像機從模擬走向數字,從封閉式邁向網絡化,基于開放的標準,實現設備及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顯得日益迫切。產品標準建設正不斷推進,如在網絡視頻監控市場,目前已經形成了 ONVIF、PSIA 和 HDcctv聯盟三大標準,標準的建立很好地解決了不同品牌產品間的互聯互通,提高了系統間的兼容性。
AI 芯片性能提升加速產品智能化。智能化是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攝像機作為一個承載智能技術的終端平臺,加入人與物等的智能算法軟件,將是智能攝像機重要發展方向。整體來看,簡單的智能分析包括移動偵測、遮擋報警等,目前這些方面應用逐步普及。更復雜的智能分析主要涉及行為識別與分析,比如動態跟蹤、人臉識別、自動遮蔽等。以視頻技術為核心的安防行業擁有海量的數據來源,可以充分滿足人工智能對于算法模型訓練的要求;其次,安防行業中事前預防、事中響應、事后追查的訴求與人工智能的技術邏輯完全吻合。隨著深度學習算法的逐漸成熟,智能攝像機產品智能化水平將隨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