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智能輔助駕駛行業發展特點及進入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1、行業概況
世界范圍內對安全輔助駕駛系統的研究始于 20 世紀 90 年代,多數是集中在民用領域,在軍用領域的研究方向目前主要是研究具有夜視功能的輔助系統,用于提高車輛的夜間隱蔽機動性能和發現對方的能力。近幾年隨著智能交通系統在全球的興起,汽車安全輔助系統作為其中的重要研發內容,獲得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2004 年 DRS 公司為美軍生產用于多種前線作戰和戰術輪式車輛上的車輛輔助駕駛儀。該裝備能夠穿透煙塵、薄霧和黑暗,能夠探測距離 110m 站立的人以及距離 1200m 的靜止車輛。目前該裝備已安裝于 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M2“布雷德利”戰車、遠距離先進偵察車、“斯特賴克”過渡型裝甲車、兩棲供給車、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中型機動增強型戰術卡車、中型戰術輪式車系列、輕型裝甲車和其他一些可移動地面車輛。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車輛智能輔助駕駛行業全景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美國的 Iteris 公司研究的 AutoVueTM 型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是由攝像機、計算機系統及軟件所組成的靈巧型集成單元,該系統也是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輔助系統,通過機器視覺適時地檢測道路標線,并與車輛的速度信息進行融合,當車輛偏離車道線時系統發出警報引起駕駛員的注意。
德國人研究安全輔助駕駛的目的,僅僅是增加司機駕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從而減輕司機的工作負擔,減少因司機的失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所以,他們將安全輔助駕駛系統僅看作是司機的一個有效、可靠的工具。鑒于汽車保有量日益增多以及對未來汽車安全的需求,德國政府于 2006 年牽頭并聯合國內的研究機構、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和電子通信公司等 29 家公司啟動了旨在提高汽車安全性的研究開發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開發適合于未來交通安全的汽車安全輔助系統和交通管理系統。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于 2010 年 6 月展示了具有獨創性的先進的汽車安全輔助駕駛試驗車,利用移動網絡將智能車輛和道路設備互相通信,以幫助駕駛員更好的了解路況信息和交通狀況,提醒駕駛員有關的交通安全隱患,并提供有效的道路和交通狀況的導航信息,智能車輛可主動檢測行人和非機動車輛,給出警示信號,能在在緊急情況下主動制動車輛或避讓。
意大利的MOBOLAB研究的菲亞特18Maxi車型智能汽車也配備了基于機器視覺的輔助駕駛系統,通過車前 1 臺 CCD 攝像機采集的圖像,預測車輛之間的安全距離并用 4 個 LED 指示燈提醒駕駛員當前車輛所處的位置情況:暗燈意味著前方無車;綠燈意味著車輛在安全距離行駛;黃燈意味著警告;紅燈意味著危險。
目前,我國有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院校聯合研制的軍用智能車輛--XXX 系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防科工委在國家 863 計劃的資助下研制的 XXX系列智能車輛系統,吉林大學智能車輛課題組已經完成的視覺導航高速智能車XXX 系統,這些系統都具有道路檢測功能,但彎道檢測功效較低,系統過于龐大,尚未滿足車載嵌入式以及高速行駛狀況下實時檢測的要求,目前多數僅處于實驗研究階段,尚未進入實際應用。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智能汽車組、吉林大學、天津天桓科技開發公司、重慶汽車研究所、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等單位合作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汽車安全輔助裝置開發”。開發的車輛安全輔助裝置是通過研究車載雷達及其電子控制單元(ECU)在運動中感知障礙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并通過信息融合技術,實時進行危險或安全狀態的動態辨析,將辨析結果實時傳遞給駕駛人員,擴展駕駛人員對車況、路況的感知能力,當結果辨析為危險狀態而駕駛人員未采取相應的措施時,系統轉入自動控制模式,按預定模式控制節氣門或制動器,使汽車保持安全距離行駛。
2、行業發展特點
車輛輔助駕駛系統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需要較長時間的技術和市場的儲備和積累,潛在競爭者者很難在短期內與先發者在同一層面上進行競爭。不僅如此,軍方市場還具有“先入為主”的特點,產品一旦裝備部隊,將構成國防體系的一部分,相關的配套及保障裝備也將跟上,為維護國防體系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短期內一般不會輕易更改。即使有潛在競爭者進入該領域,短時期內也不會對先發者產生較大影響。
目前,在軍品領域,多種技術集成一體的智能化輔助駕駛系統處于空白,現有的軍用車輛輔助駕駛系統也都是基于機器視覺的檢測系統,不具有復雜的功能,只向駕駛員提供實時準確的行車圖像參考和危險警報的功能,為駕駛員行車提供參考信息和遇到險情時爭取一定的反應時間,更多的產品僅僅是為夜間行駛或倒車時提供安全保障。
3、市場準入壁壘
(1)軍用車輛輔助駕駛系統行業市場具有突出特點:
①買方壟斷:軍品的國內市場呈現買方壟斷格局,軍方是軍品唯一的最終客戶,軍品生產企業的產品銷售依賴于軍方采購。
②軍工行業存在特有的資質壁壘:在武器裝備的科研生產需要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的許可,嚴格的許可審查條件和審查流程是行業壁壘之一;武器裝備需納入軍方型號管理,由軍方組織項目綜合論證,在軍方的控制下進行型號研制和設計定型,整個項目程序嚴格且時間較長,研制武器裝備有較高的型號研制壁壘。
③市場壁壘:軍方采購具有先入為主的采購特點,一旦產品裝備部隊后,就融入了國防體系,為維護國防體系的安全及完整性,軍方一般不會輕易更換該類產品,并在其后續的產品升級、技術改進和備件采購中對供應商存在一定的技術路徑依賴,因此該產品的生產企業一般可在較長期間內保持優勢地位。
④軍品采購決策周期較長:軍方批準產品定型的程序為立項、方案論證、工程研制、設計定型與生產定型,從產品立項到設計定型從而實現銷售的周期較長。上述情況導致目前我國軍工電子行業內生產企業數量不多,行業外潛在競爭對手較難進入,整個行業處于有限競爭格局。
(2)技術研發及人才壁壘
車輛輔助駕駛系統行業的技術體現在產品技術和應用技術兩方面,產品核心技術涉及計算機視覺技術、計算機聲學技術、安全通信技術、網絡控制與傳輸技術、視頻與流媒體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多學科技術。企業需要特別重視技術研究與開發,建立一支技術水平高、持續研發能力強的團隊,不斷推出適應市場技術水平與滿足客戶需求的新產品,因此企業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和長時間的技術積累。
從人才角度來看,車輛輔助駕駛系統市場正在往細化、專業化和研發的方向發展,車輛輔助駕駛系統業的人才培養應引起重視。高端專業人才的缺失嚴重制約著軍用車輛輔助駕駛系統企業的發展,這種影響已逐漸顯現。
(3)品牌壁壘
對用戶而言,車輛輔助駕駛系統企業經營業績、技術實力、成功案例、產品性能質量和市場形象集中體現在品牌價值上,同時也是部隊選擇企業的重要考量標準。對企業而言,品牌是其綜合實力的體現,品牌的樹立需要在產品質量、經驗業績、成功案例、技術創新、營銷網絡、售后服務等多方面長期不懈的努力,是行業壁壘的集中體現。
品牌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形成的,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新進入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樹立良好的品牌效應,因此品牌知名度成為制約新企業進入這一領域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