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行業發展概況及特征分析(附報告目錄)
1、 行業發展概況和趨勢
我國有機肥的施用歷史悠久,1965 年以前,我國農業生產一直以有機肥料為主。20 世紀 60 年代,由于化肥產量增加以及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使得施用的肥料逐漸轉為化肥為主,有機肥的比重有所下降。
20 世紀 90 年代中后期,隨著有機肥工業化生產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以及農業部實施的“沃土工程”及發展“綠色食品”和推行“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有機肥料在全國范圍內得以推廣。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有機肥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21 世紀以來,我國有機肥料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2002 年,我國制訂了有機肥行業標準(NY525-2002),有機肥行業得以規范,市場正式打開。從 2008 年 6 月 1 日開始,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文件要求,有機肥產品完全免稅。不僅如此,國家還相繼啟動“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等相關計劃及政策,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控制,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有機肥的市場需求。
2012 年,在深入調研、收集資料、樣品測定與試驗驗證的基礎上,農業部修訂發布了新的有機肥行業標準(NY525-2012),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2017 年農業部制定了《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發改委、農業部聯合發布了“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工作方案(2018—2020 年)”,進一步推進了我國有機肥產業的發展。
過量施用化肥對土地、作物和環境造成損害,會造成養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土壤性狀惡化;作物營養失調,體內部分物質轉化合成受阻,使得產品品質降低;土壤水溶性養分等物質被雨水和農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周圍環境遭到污染。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因而國家近年已經提出化肥負增長的要求,作為代替的、可以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機肥料則迎來了發展的契機。
隨著我國肥料實施以質量替代數量、以有機肥替代無機肥的發展戰略,勢必給有機肥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和潛在市場。
2、有機肥行業產業鏈及發展特征分析
有機肥料行業原料主要是有機廢棄物。我國有機肥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不僅有糞尿類、堆漚肥類、桔稈類、綠肥類、土雜肥類,而目有餅肥類、海肥類、農用城鎮廢棄物類和沼氣肥類等。據推算,我國畜禽糞便資源量約 46 億噸、桔稈類資源約 10 億噸、綠肥約 1 億多噸、餅肥資資源 2000多萬噸,有機肥的供應量充足。
下游主要應用在農作物、植被、花卉種植、土質改善等行業。隨著國家要求化肥施用轉向有機肥料施用,以及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對食品要求的提高,有機肥料的下游市場將逐步擴大,需求將會顯著提升。
行業的周期性特點:有機肥料行業受農業的影響較大,而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均離不開農業的穩定發展,農產品基本處于剛需的地位,因此有機肥料行業將能保持長久穩定的需求,因此周期性不明顯。
行業的季節性特點:有機肥料一般根據下游種植產業的季節性變化而變化。種植業受季節變化較大,有機肥料一般在種植期間施用,因此有機肥料在作物種植期間的銷售情況較好,季節性差異較為明顯。
行業的區域性特點:受經濟、技術、資源等因素的影響,有機肥料企業區域性分布差異較大,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和有機肥料資源豐富的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包括廣東、江蘇、福建和浙江,這些地區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相對成熟的技術支撐,并且當地政府出臺了相關的優惠和扶持政策促進有機肥料行業的發展;有機肥料資源豐富地區,包括山東、河北等地,這些地區擁有眾多的畜禽養殖場等有機肥料資源。
3、 行業壁壘
(1)資質壁壘
為了加強肥料管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畜安全,促進農業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法律、法規,農業部制定了《肥料登記管理辦法》。根據該管理辦法,實行肥料產品登記管理制度,未經登記的肥料產品不得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得進行廣告宣傳;肥料生產者申請肥料登記,應按照《肥料登記資料要求》提供產品化學、肥效、安全性、標簽等方面資料和有代表性的肥料樣品。因此有機肥料行業需要申請辦理肥料登記證,對進入行業形成了一定的困難。
(2)技術壁壘
雖然有機肥料存在低端產品,僅需要少量的資金支持,但該類產品質量較差、效果不明顯,要生產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有機肥料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術投入。在國家規范有機肥料行業的質量標準后,對有機肥料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對有機肥料進行研發,不斷提高產品品質以達到國家制定的標準。生產有機肥料需要對農業、生物、化學等領域的技術進行融合,對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人才壁壘
有機肥料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含量較高產品的推出,因此需要具備農業、化學和生物等專業知識的人才對新型有機肥料進行研發。只有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才能帶動有機肥料產業的發展,才能有效提高有機肥料行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