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纖維餐具行業競爭格局及面臨挑戰機遇(附報告目錄)
1、餐具行業概況
餐具,主要指用于分發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根據材質和用途的不同,餐具可以分為密胺餐具、陶瓷餐具、玻璃餐具、骨瓷餐具、金屬餐具等。
由于飲食習慣、消費理念等因素,各國消費者的餐具選擇也各有偏好。目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的餐具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從餐具材質而言,發達國家的不銹鋼餐具和鋁制餐具消費量較大,世界知名品牌主要有菲仕樂(Fissler)、福騰寶(WMF)等。此外,密胺餐具、陶瓷餐具、玻璃餐具、骨瓷餐具等也是發達國家餐具的主要消費品種,陶瓷餐具的世界知名品牌主要是德國唯寶,玻璃餐具主要是康寧(Corelle),骨瓷餐具主要是皇家道爾頓。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國竹纖維餐具行業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中國是餐具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中國的陶瓷餐具較為有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陶瓷餐具生產國和消費國。隨著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餐具產品越來越受國際市場喜愛。未來,安全、環保性能高的中國餐具將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
2、竹纖維復合材料餐具行業
竹纖維行業特性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竹纖維復核環保材料屬于國家重點發展的新材料技術領域。竹纖維也稱竹原纖維,有別于化學竹粘膠纖維(竹漿纖維、竹炭纖維),是將竹子烘干后破條、刮絲或粉碎成顆粒狀的天然竹纖維或竹纖維粉。竹纖維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吸水性、耐磨性、染色性等特性,同時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抗紫外線、可自然降解等功能,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天然環保型綠色纖維。通過對竹纖維進行改性處理,與熱固性塑料按一定比例加工成型,制得的竹纖維增強熱固性塑料具備竹材和塑料的雙重優點,近年來被廣泛用于餐飲用具等日用品的生產制造。
竹纖維產品生產成本低,用途廣泛,具有“低碳、環保、自然”的特質,且具有易回收、易處置、易消納等特點,符合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尤其受到歐美等發達國家消費者的喜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竹纖維復合材料制造技術不斷進步,工藝水平不斷提升,竹纖維餐具行業未來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我國竹纖維復合環保材料餐具在進口和出口總數量、總金額、單價水平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長。竹纖維復合環保材料餐具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如缺乏統一行業標準和監管系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假冒成風、缺乏設計創新能力等。
未來,全球餐具行業將不斷向“品質”、“環保”、“健康”發展,將更加關注餐具類日用品的設計、材質、質量等方面,開發出更加健康、環保、細致及體現設計特色的餐具產品。具備低碳環保、安全健康、可降解等特性的竹纖維餐具將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3、 行業競爭格局
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竹纖維餐具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但整個竹纖維餐具行業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且缺乏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行業內生產企業經營規模大多較小,整體集中度差,尚未形成優勢龍頭企業。行業內各中小企業長期處于“競相模仿、低價競爭的狀態,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受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整合導向,近年來,竹纖維行業內關閉、拆除了大量落后生產線,行業產量增速呈不斷放緩態勢。為了提高技術水平、擴大市場份額,未來龍頭企業將通過兼并收購小企業實現做大做強,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竹纖維餐具等日用品制造行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
竹材資源分布的區域特性也造就了我國部分地區形成的竹炭產業區位優勢。目前,大部分竹纖維日用品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如浙江、福建、安徽、廣西等省份,尤其是浙江省的麗水、衢州、安吉和福建省的三明、南平等地,竹纖維制品行業發展迅速,已初具規模,并不斷向品牌化、規模化發展。目前,政府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竹制品質量監督體系,規范竹纖維的檢測標準,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尤其是涉及到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竹纖維餐具的質量檢測和安全評估,加快發展無公害、綠色、健康產品認證,建立和完善竹原料生產、竹產品經營加工許可證制度,從市場源頭(竹制品生產企業準入門檻)把關,嚴格限制資源消耗高、產品質量不達標、環境污染嚴重的竹產品加工企業進入市場,使竹纖維產業能夠有序、良性、健康發展。
4、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1)缺乏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和行業標準
目前,整個竹纖維餐具等日用品細分行業還沒有具體的政府管理機構,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體系和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從而導致行業內企業在生產時沒有統一的生產標準和規范,市場魚龍混雜,不利于該行業的規范和長久發展。政府部門需要盡快建立完善竹纖維餐具類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引導和規范行業內企業生產中、高端安全環保產品,嚴格限制資源消耗高、產品質量不達標、品質不達標的加工企業進入市場。
(2)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較弱
竹纖維餐具等日用品行業是近幾年開始興起和流行的,是一個靠研發、靠設計、靠技術不斷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以迎合現代消費者環保理念的新興行業。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涌現出很多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發明,但這些新型專利技術在行業內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市場上產品外觀同質化程度高,質量參差不齊,存在大量抄襲產品設計稿,剽竊新工藝的現象,不利于行業內投入大量研發成本和人力資源的企業的發展。
(3)行業整體經濟效益不高
就現階段而言,整個竹纖維餐具等日用品行業市場較為分散,行業內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機械化和標準化生產程度低,尚未形成產業集群。行業內眾多中小企業不重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大部分加工企業生產技術落后,以依靠生產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常規產品,只有小部分企業注重產品創新和科技投入,能夠根據下游客戶需求定制安全環保、通過質量檢測標準的竹纖維餐具類產品。整個行業低端產品無序競爭情況嚴重,資源綜合利用率較低,沒有形成成熟的竹纖維餐具類消費市場,使得國內市場份額較小,過多依賴國際市場,制約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相比較而言,在歐美眾多國家和地區,竹纖維日用品因其自然、生態、性價比高、具有中國元素等特性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5、行業前景機遇
(1)全社會環保意識增強推動行業發展
在崇尚“低碳、環保、生態”的消費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注重環保理念,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和環境健康。購買力的日益提高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使消費者更關注餐具等日用品的質量與環保屬性,不斷推動竹纖維環保餐具等產品生產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加速行業整體發展。在全球注重環保低碳的大背景下,竹纖維餐具等日用品將以其低碳、環保、安全、性價比高等特質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
(2)產業政策導向
近年來,為促進、規范和引導食品級材料餐具的健康發展,我國政府制定了塑料餐具相關的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塑料餐具行業的檢測標準,明確了餐具行業的發展方向。同時,竹制品行業屬于國家鼓勵類產業,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林業發展規劃》和《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集體林采伐管理的意見》中提出,建立生產和加工利用技術及產品的標準體系和竹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在華東、華南、華中、西南等竹子主要分布區,重點發展竹家具、竹纖維、竹漿造紙等竹產業基地。國家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支持竹制品的創新開發,奠定了竹纖維餐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
(3)竹纖維餐具等日用品行業前景良好
竹纖維餐具等日用品行業屬于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一個新型行業。現階段,我國竹纖維產品制造企業基本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較弱,且對產品品牌建設不重視,使得目前國內消費者對竹纖維餐具認知程度低,接受度較差,整體市場消費潛力遠未得到釋放。相比市場上最常用的密胺類餐具等產品,竹纖維產品具有生產成本低、天然環保、可降解等優質特性。同時,隨著創新工藝的不斷發展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竹纖維餐盤等日用品品種和品質不斷豐富和改善,竹纖維產品消費將擺脫過去區域消費的特征,更多“綠色自然、低碳環保”且性價比高的竹纖維產品將進入消費領域,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