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產業鏈結構、市場規模及細分市場前景預測(附報告目錄)
1、人工智能產業鏈結構分析
人工智能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從而感知環境、獲取知識并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
人工智能產業鏈包括基礎層、中間層和應用層。基礎層是指給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計算力及支撐性服務的硬件平臺,包括芯片、傳感器、數據和服務、生物識別、云計算等;技術層解決具體類別問題,依托運算平臺和數據資源進行海量識別訓練和機器學習建模,開發面向不同領域的應用技術,實現計算機感知和認知的程序算法,主要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應用層解決實踐問題,應用層企業將人工智能技術集成到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中,實現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零售等垂直領域的應用。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人工智能產業鏈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人工智能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6-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年均增長率為63%,2019年市場規模為555.8億元,預計未來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一方面,伴隨著 AI 算力不斷提升、算法有效性持續提升及互聯網日益普及,海量數據得以積累;另一方面,政府政策的支持、資本的青睞及優秀人才的引入等也成為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的利好因素。
受益于擁有世界級人才庫的先天優勢、強大的研究實力、海量數據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國被視作全球人工智能革命的先驅之一。當前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隨著相關政策加速落地,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6-2019年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增速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細分市場前景預測
從市場結構看,中國人工智能市場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基礎算法平臺和芯片。計算機視覺是中國人工智能市場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是 AI主要的技術應用。中國人工智能市場中計算機視覺的占比達到 35%左右,遠高于其他細分領域。
從企業層級分布看,應用層企業占主要份額,技術層企業發展潛力大。2018 年應用層企業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占 77.70%的比重;技術層企業和基礎層企業分別占 17.90%及 5.40%。人工智能基礎層和應用層企業多聚焦于某一細分領域,而技術層則更容易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業務范圍。雖然目前技術層企業在人工智能產業中占比遠低于應用層企業,但由于技術層是處于基礎理論和數據之上,具備技術、資金和人才壁壘,未來技術層企業在人工智能產業中的地位將日益提升。
在基礎層領域……
在技術層領域……
在應用層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將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智能化發展。人工智能目前的應用領域大多處在專用階段,諸如人臉識別、視頻監控、語音識別等應用場景都主要用于處理單一的、具體的任務,產業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間。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提高人工智能的通用性,使其廣泛覆蓋各類應用領域。受益于開放的市場環境、豐富的數據資源、及時的戰略引導、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廣泛的落地場景,中國在應用層積累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前瞻性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升級將繼續帶動我國人工智能新應用場景的發掘和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