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外飾件行業技術水平及行業挑戰(附報告目錄)
1、行業概況
汽車外飾件是指車身外部起保護、裝飾作用的部件,其既是外觀件(如輪轂裝飾蓋可提升汽車的品牌形象,各類裝飾條可增強整車美觀度),又是安全件(如保險杠可吸收能量,減少車身損傷),還是功能件(如翼子板可防止車輪卷起的砂石并且隔音),因此外飾件在汽車零部件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汽車內飾件是指汽車內部起保護、裝飾作用的部件,主要包括儀表板、座椅、頂棚、門內護板、地毯等,內飾件對提升汽車舒適性、安全性、美觀性有著重要影響,也是決定汽車檔次和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汽車內外飾件行業市場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塑料是汽車內外飾件用料最多的原材料,其以合成樹脂(聚合樹脂或縮聚樹脂)為主要成分,具有重量輕、易加工等優點,且其制品可有效降低傳動件之間的摩擦力、提高耐磨性、減少零件數量、降低加工能耗,同時增加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密封性。塑料在汽車上大規模應用是化工工業不斷進步、汽車節能與安全水準不斷提高的結果。塑料件在汽車上的應用已十分廣泛,按照汽車零部件的應用場合,汽車的塑料零部件主要可分為內飾件、外飾件、發動機室零部件和電器件。目前,汽車內飾件已基本實現了塑料化,大部分的外飾件和部分發動機室零部件、電器件也已實現塑料化,塑料在汽車上的主要應用情況如下:
塑料在汽車上的主要應用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技術水平及特點
汽車內外飾件行業是跨學科、多技術的系統集成體,其技術基礎包括模具開發技術、沖壓工藝技術、IMD 技術、IMR 技術、真空濺射技術、多色涂裝技術、電鍍仿真技術等。行業技術具有融合性強、技術含量高、技術跨度大、更新快等顯著特點,尤其是隨著整車廠商對汽車外觀、材料強度、生產成本、環保性能及安全保護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車內外飾件行業的技術水平和技術含量不斷提升。
總體來看,汽車內外飾件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特點主要體現在表面裝飾處理、模具開發、注塑成型等方面,具體而言:
(1)表面裝飾處理
與金屬制品相比,塑料制品不僅能節約制造成本,還能減輕制品重量、增加有效載荷。注塑后的毛坯產品在外觀上無法呈現多元化的審美效果,因此需要再次經過表面裝飾處理工藝,以有效改善塑料外觀及裝飾性,同時也改善其在電、熱及耐蝕等方面的性能,提高其表面機械強度。表面裝飾處理工藝主要包括噴涂、電鍍等生產工藝,通過噴涂、絲印等工藝,可制作出特色花紋、并可按需要制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及表面光度,通過電鍍工藝能實現光亮鉻、三價白鉻、三價黑鉻、珍珠鎳、微裂紋、微孔、雙色電鍍等多種電鍍效果。
(2)模具開發
模具開發是汽車零部件生產的重要前端工序,汽車零部件制造環節中的壓鑄、沖壓、注塑等工藝均依托于模具的設計制造。模具的設計和制造水平直接決定了汽車零部件的生產效率、加工精度、產品合格率和使用壽命。近年來,我國的模具設計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CAD/CAE/CAM 等計算機輔助軟件、高速加工技術、熱流道技術、氣輔技術等新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汽車內外飾件企業而言,約 90%的汽車內外飾塑料件是通過模具生產的,模具設計與制造能力是衡量內外飾件企業技術的重要標準之一。
(3)注塑成型
汽車塑料化是現代汽車科技的發展方向,可以減輕汽車重量,降低能耗,節能減排。汽車內外飾件是使用塑料材料最多的零部件之一。在汽車塑料內外飾件的生產過程中有多種不同的塑料成型工藝,包括注塑、擠出、吹塑、壓塑、搪塑等,其中注塑工藝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塑料成型方法,其特點是成型速度快,成型周期短,尺寸精度高,對各種塑料的適應性也強,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易于實現自動化生產。
3、面臨的挑戰
(1) 汽車產業增速放緩
2009 年起,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并持續保持全球汽車制造及消費中心的地位。2008 年至 2017 年,我國汽車產量由 934.51 萬輛增長至 2,901.54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3.42%,汽車銷量由 938.05 萬輛增長至 2,887.89 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3.31%。自 2018 年以來,受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環保標準切換、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綜合影響,我國汽車產銷量有所回落,打破了 1990 年以來的持續增長記錄,汽車產業逐步進入調整期。2019年,我國汽車產量、銷量分別為 2,572.10 萬輛和 2,576.90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51%和 8.23%,再次出現負增長。
2020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汽車產業下行態勢更加顯著。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0 年 1-6 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1,011.2 萬輛和 1,025.7 萬輛,分別同比下降 16.8%和 16.9%。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汽車銷量呈現持續增長。2020 年全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2.5 萬輛和 2,531.1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 2%和 1.9%,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收窄。
從海外市場來看,2020 年 3 月中旬起,北美主要整車廠商陸續宣布關閉工廠,對全球汽車產業造成了較大不利影響,5 月下旬起階段性恢復正常生產,市場需求逐步恢復。2020 年全球汽車銷量總計 7,803 萬輛,較 2019 年同比下滑約 13%。
未來,如果國內疫情防控出現反復、海外疫情持續蔓延而無法盡快得到有效控制,對全球汽車產業的沖擊將進一步加深,這將影響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市場需求。
(2)整體研發和創新能力較弱
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與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相比,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存在研發投入不足、高級技術人才匱乏、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力度顯著偏低,引進技術、產品國產化仍然是最普遍的產品開發方式。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約為 2%,遠低于德美韓日等發達國家 6%-8%的水平9。國內企業整體上仍面臨許多有待突破的技術瓶頸及工藝改進空間,在自主研發的財力、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技術標準上仍有較大差距,從而對新產品開發和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轉型升級帶來不利影響。
(3) 行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