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設備行業發展概況及競爭格局(附報告目錄)
1、行業概況
我國真空設備行業歷經 50 余年的發展,產品從制造單泵開始,逐步發展到能生產各種成套真空設備,形成了完整的真空工業體系,已應用于半導體、太陽能光伏、石油化工、冶金等行業。真空設備行業及其下游應用領域市場需求的膨脹促進了國內一批真空設備生產廠商的發展,但由于真空設備融合了多項高新技術,對生產廠家的技術水平、制造工藝要求較高,而國內廠家研發實力較弱,制造水平較低,部分關鍵零部件無法實現自給,因此,國內廠商生產的真空產品多為技術要求較低的低端產品。在產品結構、技術水平、性能指標,以及產品品種、規格、生產規模等方面,國產真空設備都與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遠沒有達到國際上系列化、專業化的制造水平,僅能憑借價格優勢滿足國內部分低端客戶的需求。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國內外真空設備市場供需格局及前景預測報告》
真空設備主要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我國真空技術及設備發展的滯后,已經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一系列鼓勵性產業政策的出臺為真空設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支持。隨著國內部分優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已孕育出蘭州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南光機器有限公司、北京北儀創新真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院沈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沈陽科友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等。并且在某些細分領域部分國產真空產品的性能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憑借產品性價比優勢和良好的售后服務,正在逐漸實現進口替代和小規模的出口。隨著行業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的持續加大、部分優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和國產真空產品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高,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2、行業競爭格局
真空設備行業的競爭以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品牌競爭為主。在科研類真空應用領域,產品種類多,產業集中度較為分散,生產廠家的規模一般較小。目前國內科研類真空應用設備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沈陽、成都等地,大約20-30家,企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大多數廠家集成創新能力不足,主要參與中、低端產品市場,價格競爭是其主要手段,沒有形成以技術和質量競爭為主的機制。而國外真空企業正開始在中國大力拓展市場,跨國企業主導著高端產品領域,高技術含量是主要競爭力。近年隨著國內企業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提升制造工藝水平等措施,產品在逐步向高端化發展,而處于真空技術高端領域的領先企業,將產品線延伸到低端產品和非高技術產品領域,使市場競爭范圍和基礎擴大。
在高端產業真空應用設備領域,行業競爭的集中度較高。以晶體生長爐為例,目前美國GTAT公司在國內獲取了大量訂量,占據著主要的市場份額。另一項高端產業真空應用產品平板PECVD氮化硅覆膜設備,以往國內的市場基本被進口設備所壟斷。國內廠家大多處于產品與市場的前期開拓階段,雖然在制造水平、生產工藝及自動化控制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距國外成熟的工業化設備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此領域中,品牌知名度、產品的可靠性,成熟的工藝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
無油真空獲得設備的主要生產商是德國Pfeiffer Vacuum、日本EBARA、英國Edwards等國際知名公司,這些公司的產品占據了國內無油真空獲得設備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在無油真空獲得設備領域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有質量可靠、技術先進以及可應對不同行業提供專業型號的豐富產品線。國內在無油真空獲得設備領域起步較晚,目前正處于成長時期,近年主要的生產廠家沈陽科儀、朗禾等通過技術提升、工藝改進使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并在性價比和服務上不斷提升自身優勢,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正在打破國外廠商占市場主導的形勢。
3、政策風險
目前國家出臺多項扶持政策,這對真空設備行業的企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如果未來國家對行業的相關扶持政策發生變化,可能對真空設備企業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