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及政策支持(附報告目錄)
1、行業競爭格局
我國新型墻體材料產業目前主要包括磚瓦(多孔磚和多孔砌塊、空心磚和空心砌塊、保溫磚和保溫砌塊、復合保溫磚和復合保溫砌塊、裝飾磚、路面磚、燒結瓦等)、砌塊(普通混凝土砌塊、輕質混凝土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石膏砌塊等)、板材(蒸壓加氣混凝土板、GRC墻板、水泥預制板、纖維增強水泥墻板、復合墻板、石膏板等)三大系列,50余個品種。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目前,行業內部生產企業競爭格局較為注重產能規模而非生產技術水平,且低技術水平的復性建設使企業之間較為依賴價格優勢而非技術優勢。當前行業內部分為引進外國先進生產設備,技術品質較為優良,產品價格較高的企業;以及目前作為行業產能主力的國產裝備為主,產品成本低,質量穩定的企業,第三為企業規模較小;生產設備及工藝較為落后的面臨淘汰威脅的企業。
2、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新型墻體材料行業面臨的挑戰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缺乏與建筑產業現代化融合
建筑產業現代化是當前我國建筑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建筑產業現代化需要新型墻材及其部品的工業化作為基礎支撐,而當前中西部偏遠地區能滿足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建筑結構體系的新型墻材及其部品的裝配化生產仍處于空白狀態或起步狀態,難以支撐未來建筑市場發展的需求。
(2)墻材企業技術創新不足
大多數新型墻材生產企業缺乏技術人才的支撐,使得墻材生產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難以適應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要求,難以實現產能規模化、管理現代化、裝備自動化、生產清潔化等先進制造產業的國家發展戰略目標。
(3)農村新型墻材應用滯后
廣大的農村地區新型墻材市場占有率低,大部分使用燒結實心磚,一方面緣于受傳統觀念影響,對新型墻材誤解;另一方面緣于當前缺乏研究開發適宜農村居民使用的新型墻材替代品。目前,墻改基金政策對農村墻改工作的調控作用還十分薄弱,使得農村居民對新型墻體材料應用動力和信心不足,新型墻材在鄉鎮農村的推廣形成較大的障礙。
3、政策支持
《新型墻材推廣應用行動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國縣級(含)以上城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地級城市及其規劃區(不含縣城)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副省級(含)以上城市及其規劃區禁止生產和使用粘土制品;新型墻材產量在墻材總量中占比達80%,其中裝配式墻板部品占比達20%;新建建筑中新型墻材應用比例達90%。方案指出,將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繼續推進煤矸石、粉煤灰、尾礦、河(湖)淤(污)泥、工業副產石膏、陶瓷渣粉等固廢在墻材中的綜合利用,擴大資源綜合利用范圍,增加資源綜合利用總量。研究利用新型墻材隧道窯協同處置建筑垃圾、城鎮污泥和河道淤泥等,并制修訂窯爐廢氣排放和相關產品質量標準。支持建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推進利廢新型墻材企業示范,以及加快淘汰落后產品、技術和設備。立足行業技術進步,適時制修訂墻材行業污染物排放、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提高墻材行業規范經營要求,對達不到環保、能耗等要求的落后窯爐產能,履行社會責任不到位的,依法依規關停淘汰。研究建立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遏制低水平建設,健全墻材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至2020年全國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過50%,新增綠色建筑面積20億平方米以上,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超過40%。
4、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隨著國家對新型墻體材料的扶持力度加大,各地的墻體生產廠家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同時不少行業內的企業面臨嚴峻的問題:墻體材料的機械化連續生產技術沒有得到廣泛使用,部分仍然采用半機械操作甚至手工作業,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難以保證持續盈利能力,所以新型墻體材料行業存在一定技術壁壘。
(2)品牌壁壘
本行業的下游建筑施工企業最關心的是新型墻體材料企業及時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和產品的質量,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必然會傾向于選擇過往在這兩個方面表現優異的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新進入者面臨明顯的品牌壁壘。同時,有一定規模的施工單位一般與原先的新型墻體材料企業建立穩定的供應關系,以保證商品混凝土供應的連續性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客觀上施工單位對原有新型墻體材料供應商存在一定的依存度,對行業新進入者構成了進入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