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附報告目錄)
1、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纖維界定及應用
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又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纖維,是繼碳纖維、芳綸纖維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目前工業化高性能纖維材料中比強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纖維,是分子量在 100 萬以上的聚乙烯樹脂所紡出的纖維,其斷裂伸長率高于碳纖維和芳綸,柔韌性好,在高應變率和低溫下力學性能仍然良好,抗沖擊能力優于碳纖維、芳綸等,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防彈、防刺安全防護材料。
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具有超高強度、超高模量、低密度、耐磨損、耐低溫、耐紫外線、抗屏蔽、柔韌性好、沖擊能量吸收高及耐強酸強堿化學腐蝕等眾多的優異性能,是軍民兩用的新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軍事裝備、海洋產業、安全防護、體育器材等領域。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專項調研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下游主要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行業發展歷程
20 世紀 70 年末期,荷蘭帝斯曼制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獲得成功,并于1990 年開始工業化生產。80 年代美國 Allied Signal(現為美國霍尼韋爾公司)購買了荷蘭帝斯曼的專利,開發出了自己的生產工藝并工業化生產。隨后日本東洋紡與荷蘭帝斯曼合作生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 20 世紀末,世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市場由上述三家公司共同壟斷,其中荷蘭帝斯曼占據主導。隨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技術的發展,纖維的品質在不斷地提高,用途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國外這幾家公司采用封鎖技術、操縱價格等手段,相對壟斷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國際銷售市場,并在相當長時期內將此類產品列為“巴黎統籌協議”中禁止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的軍事用品。
我國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研究與開發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初,東華大學開展相關基礎研究,在取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紡絲工藝中試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相繼與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合作,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走向了產業化。
國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化時間雖然較晚,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發展較快,2016 年 11 月,《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 2020 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的發展目標”。2019 年 10 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制品的開發、生產、應用列為鼓勵類產業。
近年來,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斷裂強度等關鍵指標不斷提升,同時產能規模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3、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供不應求
2019年,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需求量約為8.6萬噸,產能達到 6.46 萬噸,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隨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性能的不斷提升,軍事裝備、海洋產業、安全防護等下游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拓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需求在全球范圍內穩定增長。
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供需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預計2025 年全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需求量將達到17萬噸左右。
4、行業內的重點企業分析
行業內主要企業有荷蘭帝斯曼、美國霍尼韋爾、日本東洋紡、江蘇九九久、山東愛地、儀征化纖、千禧龍纖、鏘尼瑪、普諾泰等。
(1)荷蘭帝斯曼
荷蘭帝斯曼成立于 1902 年,是專業從事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工業化生產的創始公司,總部設在荷蘭。荷蘭帝斯曼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名為 Dyneema,主要應用于醫療縫合、商業捕魚、養殖網、繩索、吊索、高性能面料以及汽車或人員的防彈保護等領域。根據荷蘭帝斯曼集團 2019 年年度報告,實現收入 90.10 億歐元,實現凈利潤 7.64 億歐元。
(2)美國霍尼韋爾
美國霍尼韋爾成立于 1885 年,業務涉及航天產品及服務、住宅及樓宇控制和工業控制技術、自動化產品、特種化學、纖維、塑料、電子和先進材料以及交通和動力系統及產品等領域。美國霍尼韋爾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名為Spectra,主要應用于安全網、繩索、魚線、防彈衣等。根據美國霍尼韋爾 2019 年年度報告,實現收入 367.09 億美元,實現凈利潤 61.43 億美元。
(3)日本東洋紡
日本東洋紡成立于 1882 年,產品覆蓋樹脂、材料、生命科學、纖維等領域。日本東洋紡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名為 Izanas,主要應用于船舶系泊繩用纖維、釣魚線、高爾夫球網、防護手套等產品。根據日本東洋紡的 2020 年 5 月發布的財報,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實現收入 3,396.07 億日元,實現凈利潤 137.74億日元。
(4)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九九久成立于 2016 年 3 月,注冊資本 5 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為延安必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為“延安必康”,股票代碼為 002411)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主要應用于功能性防護手套、家紡制品、軍工纜繩、消防材料、魚線等領域。根據延安必康2019 年年度報,江蘇九九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品實現收入 4.93 億元。
(5)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
儀征化纖成立于 2014 年 11 月,注冊資本 40 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江蘇省儀征市,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為“中國石化”,股票代碼為600028)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主要應用于防護手套、繩索及軟、硬防彈材料等領域。根據中國石化 2019 年年度報告,儀征化纖實現凈利潤 40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