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蘚糖醇行業面里的主要機遇及進入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1、赤蘚糖醇行業面臨的機遇
(1)“減糖”“降糖”的健康食糖理念正在成為社會共識
攝入糖分過多導致的健康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嚴重,過量攝入糖分容易增加患肥胖、高血壓、П型糖尿病、齲齒等慢性疾病的風險,給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造成不利影響,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負擔。“減糖”“降糖”的健康食糖理念正在成為社會共識,已有多國出臺征收“糖稅”抑制過量食用蔗糖,消費者購買飲料、食品時關注含糖量、熱量值意識日益提升,食品及飲料生產企業使用甜味劑替代蔗糖推出“零熱量”、“無糖”產品正在成為熱潮。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中國赤蘚糖醇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伴隨甜味劑復配方式的應用擴展,作為填充型甜味劑的赤蘚糖醇用量占比高增長空間更大
高倍甜味劑甜度倍數高,直接添加使用便捷性較低,而赤蘚糖醇甜度為蔗糖的70%左右,通過將赤蘚糖醇與高倍甜味劑復配,可定制標準蔗糖甜度倍數如1倍或兩倍的復配糖,大大提高下游添加使用的便捷性。另外,部分高倍甜味劑存在金屬味、中藥味等不良后味,通過與赤蘚糖醇復配可有效掩蓋其不良口味,更好模擬蔗糖風味,提高消費者接受程度。近年來,將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三氯蔗糖等高倍甜味劑與赤蘚糖醇復配后再添加到食品飲料或直接食用,在國外代糖市場應用越來越普遍。
在使用赤蘚糖醇與高倍甜味劑復配時,由于甜度上的差異,赤蘚糖醇使用量占比遠大于高倍甜味劑,以使用300倍甜度的羅漢果甜苷與赤蘚糖醇復配制作1KG一倍蔗糖甜度的復配糖為例,1KG復配糖中羅漢果甜苷重量占比僅為0.19%左右,剩余99.81%左右均為赤蘚糖醇。
(3)產業政策的支持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總體戰略目標、具體方式及組織保障,為醫養健康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和政策支持。隨著國家進一步出臺醫養健康、食品及其添加劑等相關領域的政策文件,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推動食品添加劑等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將有利于我國益生元及膳食纖維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積極推進“三減三健”(即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推動代糖甜味劑產品的發展。
(4)相比于化學合成甜味劑天然甜味劑更受消費者青睞
作為蔗糖替代者的角色,消費者要求甜味劑應該具備安全性高、無營養價值、無熱量或極低熱量等優點,一般情況下獲批可用于食品添加的甜味劑在限量范圍內食用是安全的,但由于日常飲食中很多食品、飲料中均有添加,因此消費者較難自行準確控制甜味劑攝入量。消費者普遍認為在安全性上天然甜味劑要高于化學合成甜味劑,因此導致消費者更青睞天然甜味劑。
(5)國內市場進入爆發期,國內外雙輪驅動增強赤蘚糖醇市場擴張動能
伴隨國內消費者健康食糖意識提升和消費升級,無糖飲料系列正成為國內飲料市場增長最快的品類,無論是諸如康師傅、統一、農夫山泉、雀巢這樣的飲料龍頭企業,還是元氣森林、喜茶這樣的國內新晉飲料企業,均在積極布局低糖無糖賽道。低糖無糖正成為飲料公司推新的核心賣點之一,也逐步成為消費者的重要關注點。
2020年國內添加赤蘚糖醇替代蔗糖以主打“0糖、0熱量”的飲料新品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隨著消費者以及生產廠家對赤蘚糖醇認識的逐步加深,預計未來國內市場赤蘚糖醇及其復配產品對蔗糖、果葡糖漿等添加糖的替代程度將進一步深化,應用領域預計也將從飲料向烘焙等食品加工、廚房調味等領域擴展。未來國內市場赤蘚糖醇發展空間十分可觀。
綜上,作為“天然”“零熱量”的新型甜味劑,赤蘚糖醇市場空間已進入高速增長期,未來一段時期內也將保持較好增長態勢,行業市場發展空間可觀。
2、赤蘚糖醇行業主要進入壁壘
(1)資質壁壘
作為可直接用于食品添加的產品生產,國內外監管機構均對赤蘚糖醇生產銷售進行相對嚴格的資質核準。
在國內從事赤蘚糖醇生產需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資質,從食品生產安全全程監管的角度,企業需要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ISO14001(環境管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等質量體系認證。在國外,赤蘚糖醇產品銷售需要經過眾多的資質檢驗和認可,并且不同國家、不同企業會涉及不同的資質認可,如國際食品安全品質認證(SQF)、食品安全全球標準認證(BRC)、猶太潔食認證(KOSHER)、清真潔食認證(HALAL)、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許可認證(FDA)、IP非轉基因供應鏈標準認證、歐盟及美國ECOCERT有機認證等。
因此,對于新進入者需要耗費較大時間和規范成本以逐步獲取相應的資質認可。
(2)技術壁壘
赤蘚糖醇生產過程中涉及多個技術環節,包括發酵培養基配方、發酵工藝控制技術、母液回收技術、提取技術、分離脫色技術、復配技術等。由于發酵生產為全流程續貫式推進,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涉及的技術無法攻克或存在瑕疵都對最終的產品質量有重要影響。
長期以來,赤蘚糖醇行業規模較小,行業內企業僅有個別幾家,因此市場并無標準成套設備供應,資深技術人才不但數量極少而且受到各生產企業的嚴格保護,因此對于新進入者技術壁壘相對較高。
(3)規模壁壘
目前赤蘚糖醇行業生產企業數量較少,處于少數幾家前列供應商的博弈市場。由于下游直接應用于食品消費,因此客戶對于赤蘚糖醇產品質量可靠性十分看重,行業新進生產商從生產出合格產品到獲得市場認可形成規模化銷售需要一定的時間。另外,大型客戶對于赤蘚糖醇企業生存發展十分重要,而大型客戶通常訂單需求具有單次數量大、緊急訂單多發等特征,因此大型客戶通常要與行業產能前列供應商建立穩定合作關系。
在當前赤蘚糖醇市場競爭環境下,對于新進入者來說,投產規模必須達到萬噸級別否則無法獲得足夠的優質客戶資源,大規模產能生產線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由于是發酵工藝,生產線眾多非標準化的設備需要研究、調試,工藝控制需要摸索優化,建成投產到獲得質量穩定的規模產出,再到提產增效獲得規模效應需要相當的時間成本。如果企業不具有充足的實力克服沉淀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加之若行業領先者采取低價策略,則新進入者很難在該行業站穩腳跟。
3、赤蘚糖醇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全球赤蘚糖醇產業生產中心在中國,主要有保齡寶、三元生物和諸城東曉,三家企業均位于山東省,國外主要有嘉吉公司和JBL公司等。
(1)保齡寶
保齡寶(股票簡稱代碼002286)成立于1997年,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功能糖系列、淀粉糖系列、糖醇系列、膳食纖維系列、醫藥原輔料系列、淀粉系列及益生元終端、特醫食品等,廣泛應用于健康食品、功能飲料、醫藥、無抗飼料等領域。保齡寶是國內較早開始工業化生產赤蘚糖醇的企業。保齡寶公開披露信息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赤蘚糖醇銷售收入分別為19,670.89萬元、24,449.61萬元和40,748.27萬元。
(2)三元生物
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公司專注深耕赤蘚糖醇產品,先后攻克菌種選育、配方優化、發酵控制、結晶提取等多個環節的工藝難題,逐步成長為全球赤蘚糖醇行業領導者之一。公司在鞏固赤蘚糖醇行業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順應市場應用變動趨勢,推出羅漢果復配糖、甜菊糖復配糖、三氯蔗糖復配糖等新品種。
(3)諸城東曉
諸城東曉成立于2004年,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多元化玉米深加工產業體系,具備年產玉米淀粉60萬噸、食用葡萄糖26萬噸、麥芽糖漿20萬噸、麥芽糊精10萬噸、山梨糖醇5萬噸、麥芽糖醇5萬噸的生產能力,同時還具備植脂末、葡萄糖酸鈉、高品質氨基酸(賴氨酸)、蛋白粉、噴漿玉米皮、胚芽餅、玉米油的生產能力。
諸城東曉官網顯示,其原有赤蘚糖醇產能1萬噸,2020年6月年產2萬噸高端赤蘚糖醇智能化生產線擴建項目開始試生產,該公司具體年產量數據尚無公開數據。
(4)嘉吉公司
嘉吉公司成立于1865年,是美國最大的非上市私人公司,業務領域覆蓋食品、農業、金融和工業產品及服務,是一體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根據嘉吉公司官網披露的年度報告,該公司擁有超過16萬名員工,2018財年、2019財年和2020財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46.95億美元、1,134.90億美元和1,146.25億美元。
(5)JBL公司
JBL公司成立于1867年,專注于天然發酵原料和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主要產品有赤蘚糖醇、黃原膠、乳酸、葡萄糖酸鈉和檸檬酸等。公司總部位于瑞士,在德國、法國、奧地利和加拿大設有生產基地。
另外還有部分公司正在籌劃新建產能進入赤蘚糖醇生產領域,如A股上市公司豐原藥業(000153.SZ)2019年8月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安徽豐原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擬新建年產3萬噸赤蘚糖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