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信息化行業市場容量及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1、國防軍工信息化行業基本情況
國防軍工信息化指的是國防體系為適應信息化作戰而進行的革新。一般的行業信息化系統可分為業務系統、管理系統、保障系統、信息安全系統四大部分。軍工信息化在此層面上增加了裝備信息化和信息裝備兩部分。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軍工電子行業產業鏈調度調查及前景預測報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國防軍工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
國防軍工信息化包含智慧軍營、裝備信息化和信息裝備,行業規模空間遠大于其他行業信息化。國防軍工信息化行業有數千億市場規模,核心領域有望保持20%以上復合增速。
2020年,我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中,國防支出為13553.43億元,同比增長6.8%,繼續保持適度穩定增長。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加之美、歐等國家和地區2019年軍費預算大幅上漲等因素的刺激,相關研究機構預計,未來我國軍費支出仍將保持較高增速,且軍費開支重點從“主要用于支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傾向“用于更新武器裝備”,裝備采購投入增速或將持續高于軍費總投入的增長率。
3、我國國防軍工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
國防軍工信息化建設處于全面發展階段。2017年10月,我國提出,“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從機械化、信息化、現代化到世界一流軍隊,軍隊建設目標越來越高,而我國信息化基礎仍相對薄弱,作為軍隊建設的關鍵領域,信息化建設將貫穿始終。
國防軍工信息化企業將長期充分受益于信息化建設、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和國產化進程。新一代武器裝備不斷定型列裝,信息化占比與國產化率不斷提高,且考慮到信息化系統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勢必帶動相關信息化公司業績持續釋放。中長期來看,戰區互聯互通體系的建立或是信息化建設重中之重,國家將加大投入,對指揮信息系統進行升級改造,最終實現“一網連三軍”。
美國出口管制愈加凸顯自主可控重要性。國內少數高端元器件和材料仍未擺脫部分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愈加嚴苛,中國正有意識的培養扶持國內企業,因此已實現自主可控和國產化的相關標的,將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軍工技術外溢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軍工集團經過多年國家投入、技術積累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具備先天優勢,而民營企業依托靈活的機制通過引入技術團隊等形式在某些細分領域具有核心技術,在強軍強國、自主可控的背景下,國家投入將不斷加大,并以軍為基礎進行技術突破,軍工技術外溢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