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特電機行業特有經營模式及機遇挑戰(附報告目錄)
1、行業技術水平及趨勢
(1)行業技術水平
微特電機行業正式從理論走向工業應用是20世紀初。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信息化水平繼續推進,各種信息設備朝微型化、智能化發展,這促使微特電機行業的技術發展也有了新的內容。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就在于元器件的集成化、微型化,表現在要求微特電機能適應系統的要求且具備多功能性,并在微特電機與系統之間提出了更高的匹配性、關聯性、集成度要求。微特電機正在向模塊化、組合化、智能化、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此外,隨著微特電機應用領域的擴大,應用環境隨之變化,傳統電磁原理電機已不能完全滿足要求。用相關學科的最新成果,開發具有非電磁原理的微特電機已成為電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微特電機行業全產業鏈調查及前景預測報告》
我國微特電機行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微特電機行業形成了完整的生產制造體系,年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已成為微特電機的生產大國,但還不是微特電機技術強國。就品種而言,我國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現是一般品種多,專用品種少;經濟型品種多,精密型品種少;一些新結構、新原理的電動機我國還沒有介入或處于實驗室階段。如高速動壓軸承電機、稀土超磁致伸縮電機等。還有一些高精密的無刷直流電機、精密伺服電機等,存在依賴進口的情況。
(2)行業技術特點和發展趨勢
微特電機技術涉及的學科和技術領域包括電機技術、材料技術、控制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傳感技術等,屬多學科、多技術領域交叉的綜合技術。為滿足各種應用需求,上述學科的最新成果均被運用到微特電機上。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使微特電機行業不斷推陳出新,各種新原理的提出更是給微特電機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微特電機已經從最初作為動力的―力矩的電機‖發展到具有控制功能的―智能的電機‖。這種不斷擴展的演變過程,使微特電機產品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各種特性的電機數不勝數。未來,隨著信息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的繼續進步,電機的內涵還將不斷隨新產品的問世而得到擴充,主要的發展趨勢體現為以下幾點:
A、機電一體化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及控制理論的發展和應用,微特電機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各種機器設備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后是大量微特電機在各種不同的工況下與計算機、電機控制器、功率變換器、傳感器等多方面聯接,同時還要與后級的執行機構或負載整合融為一體。在這樣的工作場景下,電機已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分立零部件,而是和啟動裝置、控制裝置、后級機構共同構成可以實現預定功能的完整的機電一體化模塊。
C、永磁化
以永磁材料代替勵磁線圈可以使電機體積縮小、結構簡化。微特電機向微型化和電子化的方向發展,永磁材料在微特電機中的應用是必然趨勢。我國稀土資源豐富,所研制生產的釹鐵硼永磁體的最大磁能積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這為我國永磁電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B、數字化
各種新結構、新原理電機的問世,以及傳統電機對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都對微特電機控制系統提出新要求。以模擬電路實現對電機控制正退出歷史舞臺。采用通用計算機、DSP控制器、FPGA等可編程控制器實現電機控制的手段得到快速發展,與此對應的是,現代電機控制系統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正朝著高精度、高性能、網絡化、信息化、系統芯片化方向不斷進步。
2、微特電機行業經營模式
(1)定制生產
微特電機作為一種工業中間品構成下游產品的一個零部件,下游客戶以及下游產品的不同,導致所需電機在功能、技術指標、大小尺寸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這就決定了微特電機行業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下游產品、以及同一客戶的不同下游產品都需要進行定制生產。客戶在下達訂單前需要與微電機制造商進行需求確認,并由制造商設計定型后才能開始供貨。只有客戶采購的電機是之前已經設計定型的產品時,制造商才可以直接生產。
(2)直銷為主的銷售模式
基于定制生產的需要,微特電機產品絕大多數情況采用直銷模式。即由電機生產商直接向下游產品的制造商銷售。僅少數情況下,存在通過經銷商銷售。一是,下游制造商所需電機型號已經定型并與電機制造商建立了供銷關系,由于內部管理原因,后續選擇經由貿易商采購相應的定型電機;二是,下游制造商已將其技術要求告知貿易商,貿易商根據相關要求在市場尋找合適的電機制造商進行生產并采購,再將所采購電機轉售下游設備制造商。下游制造商所需微特電機產品隨生產的終端設備不同,其所要求的尺寸、電氣參數等指標也千差萬別,貿易商的采購行為大多在終端客戶需求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才會進行。
(3)產品認證
微特電機作為眾多機電產品中的核心零部件,其電氣性能、安全性能、節能指標都對最終產品的相關性能有重要影響。因此,各國對微特電機提出了能效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認證要求。各種認證的完成,不僅是得到客戶初步認可的先決條件,也是在相關市場進行銷售的準入要求。首先,在節能要求方面,全球范圍的節能減排已成為大趨勢,世界各國普遍對電機、風機規定了能效等級,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洲還發布了ErP指令對風機能效作出要求。其次,在安全性方面,各國均將微特電機納入了強制性安全認證產品范圍,特別是使用安全電壓以上的電源供電的電機產品必須獲得銷售國安全認證方可在該國銷售,如我國的CCC,美國的UL、歐盟的CE、德國的VDE、俄羅斯的GOST等。
3、行業機遇與挑戰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機遇
A、下游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微特電機和風機的應用面都非常廣。其中,微特電機主要的應用包括:各類信息設備、汽車、家用電器、視聽設備、工業設備、醫療設備、軍事設備等領域。可以說在現代自動化設備中,凡是有機械運動的地方都有微特電機的身影,并且隨著設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微特電機還發揮著檢測、控制的功能。正是由于下游應用的廣泛性,使得微特電機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未來,工業4.0時代,隨著智能制造、智能工廠的推廣,各種機器人大量投入使用,微特電機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B、我國稀土資源豐富
隨著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的進展,各種微特電機開始使用稀土永磁材料勵磁。與傳統的電勵磁電機相比,稀土永磁電機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體積小、質量輕;損耗低、效率高等特點。基于這些優點,微特電機行業的技術發展正呈現永磁化趨勢。我國稀土材料資源豐富,儲量和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這為我國稀土永磁電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挑戰
(2)挑戰
A、研發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
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微特電機行業起步晚,科研能力、技術積累相對較弱。目前國內企業主要以白色家電產品的配套電機生產為主,產品線上缺乏精密電機、特種電機、新原理電機等高端產品。HVACR風機在產品使用壽命、可靠性、控制技術等方面與國外一線品牌存在差距,特別是在提供系統應用集成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隨著現代化裝備不斷向著精密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下游客戶將愈加重視微特電機和風機與其設備整體在電氣性能、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契合程度,這就要求微特電機和風機廠商不再僅僅提供分立的電機、風機作為零部件,而是要參與下游研發并提供應用集成方案,提供從硬件到軟件的整套服務。因此,我國微特電機行業以及風機行業在相關技術研發方面有待進一步實現突破才能更好參與全球高端市場競爭。
B、高端人才缺乏
我國微特電機及風機行業要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必須在產品的高效化、專用化、精密化、系統集成能力、智能化控制水平、以及與下游設備的精細匹配等方面不斷提高。這就要求相應的研發人員具有電機學、電子學、控制技術、流體力學、機械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知識背景,企業內部培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鍛煉才能完成。因此,目前我國微特電機及風機行業普遍存在復合型高端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同時,國內企業由于產品線偏向中低端,部分產品存在價格競爭的情況,大量中小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研發人員缺乏創新激勵機制,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