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行業三大發展趨勢及四大前景因素(附報告目錄)
1、產業互聯網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應用及前景
現階段,垂直于電子元器件的產業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可以有效滿足電子元器件長尾采購需求,解決其痛點問題:
針對缺乏采購渠道的問題,產業互聯網企業能夠通過對接供給方和需求方信息,為采購方提供和篩選采購渠道,減少甚至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在產品流通環節的信息傳遞效率;針對采購效率低下的問題,產業互聯網可以結合先進的大數據、IT技術,實現供需高效匹配、替代物料智能推薦等功能,向客戶提供高效專業的信息及采購服務;針對品質不可控和交期管理難的問題,通過構建供應商和客戶畫像,搭建以歷史數據作為底層支撐的誠信體系,減少溝通成本,保障產品品質,解決交期管理問題,從各方面提升客戶采購效率;針對B端客戶需求復雜多樣的問題,不同于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基于對所垂直行業的經驗積累和對產業的深刻洞察和業務理解,因此,服務B端客戶的經驗以及對B端客戶需求的理解更為深刻。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產業互聯網行業市場調查及前景預測報告》
電子元器件是包括電子信息產業在內的眾多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市場規模為萬億美元級別,發展空間十分廣闊。然而,電子元器件產業鏈長且較分散,市場參與者眾多,流通效率較低,其長尾采購需求存在諸多痛點。基于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發展前景及其長尾采購需求的痛點問題,依托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的支持,產業互聯網能夠為電子元器件提供數字化升級機遇,更好地匹配行業特點和應對潛在問題,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行業發展趨勢
(1)線上線下的有效融合已成趨勢
隨著B端客戶個性化、精細化需求的增加,單純的線上交易平臺和撮合交易服務已難以滿足B端客戶的要求,無法有效應對產業鏈的復雜性和需求的多樣性。實現產業鏈的商流、物流和資金流等要素的線上線下融合,是實現產業鏈資源有效配置的關鍵,傳統B2B模式中線上線下的有效融合已成為當務之急。產業互聯網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去實現線上平臺數字化和智能化能力的提升,實現線上平臺功能的豐富和完善,也需要結合客戶交易習慣及其個性化和精細化需求,優化線下業務操作,從而使得線上交易服務在標準化的前提下變得更加靈活多變,更加貼近買賣雙方的實際需求,從而達到線上線下的統一和有效融合。
(2)遵循產業規律基礎上的漸進式發展
針對部分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度和服務水平偏薄弱的行業,重構龐大的產業鏈條難度較大。但如果專注產業的一個或者數個關鍵痛點的解決,以此完成關鍵結構的搭建,之后持續迭代,持續提高數字化服務和平臺化能力,就能漸進式的把整個垂直行業打穿、做深。
因此,一個成功的產業互聯網公司的“產業家”大部分深耕實體產業多年,對其所處產業的發展規律、上下游痛點、利益訴求、運作規則有深入理解,能夠基于自身稟賦和行業發展規律,有效地選擇公司發展的切入點,實現漸進式創新發展。
(3)行業并購整合將成為趨勢
隨著產業互聯網逐漸成為資本關注焦點,資本的馬太效應帶來產業互聯網頭部企業迅猛發展,并購整合也成為頭部企業的發展擴張路徑之一。產業互聯網公司通過并購帶來的增長勢能主要包括:a、規模擴張:擴充經營品類,擴展業務邊界,進行規模擴張;b、能力提升:提升技術研發、數字化、供應鏈及線下服務等單點能力;c、客戶拓展:以客戶拓展為目的,擴大區域布局,提升銷售業績,提高市場份額。
產業互聯網公司通過并購可以快速提升各板塊能力,并將自身能力擴展復用至多個領域,構建產業鏈生態圈。例如,震坤行通過并購上海愛瑞德,將經營的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通常指非生產原料性質的工業用品)品類擴展到重要的緊固件領域,滿足了平臺客戶對緊固件品類的供應鏈服務需求。通過并購提升關鍵服務能力、跨品類整合、上下游延伸,對于產業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和搶占市場至關重要。
3、行業面臨的機遇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產業互聯網是市場化和信息化不斷融合以及社會專業化分工的深化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新型經濟產物。在高速信息化發展的推動下,其不僅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而且帶動了大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國家出臺的多項政策有利于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2)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持續推動行業發展
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提高,產業互聯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產業互聯網以云計算、大數據輔助傳統產業企業創新其研發、生產、運營、營銷、服務和管理方式,變革傳統產業生產運營方式,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當前,云計算服務、大數據服務已成為推動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支撐手段,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工業設計、虛擬裝配、精準營銷配送、精準廣告推送等模式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新趨勢,多種新型服務蓬勃發展,不斷催生新應用和新業態,推動傳統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3)敏捷制造和國產替代機遇,為國內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平臺級企業的打造帶來發展機遇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競爭的日益激烈,電子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現有的供應鏈體系明顯難以滿足采購端敏捷、柔性、高效率的要求,對電子供應鏈做數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成為共識,企業逐漸進入個性化、短周期的敏捷制造時期。產業互聯網模式下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能夠提高產業鏈中生產、銷售、倉儲、物流配送、產品追蹤等環節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使企業更好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之中。產業互聯網企業亦將伴隨電子元器件行業敏捷制造能力的提高,擁抱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在國家大力支持國產替代的行業發展大趨勢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快速發展,國內終端廠商開始將供應鏈向國內轉移,發揮出下游帶動上游發展的作用。隨著垂直于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國內企業將依托本土化服務優勢,更好地為國產品牌提供全方位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助力提升國產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為國產品牌采購方提供優質國產貨源、替代選型、技術支持、解決方案等采購服務。因此,國產替代潮流為打造國內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平臺級企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4)深化供給側改革需要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
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積極推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需求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消費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新體驗,不斷促進消費升級;而在供給側,大部分實體產業鏈條長,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供需失衡、生產水平落后、同質化競爭、整體效率低下的現象。一邊是需求得不到滿足,一邊是大量的產能過剩和庫存積壓,產業鏈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充分不平衡現象,是導致供給側和需求側失衡的重要原因。傳統的產業結構和生產經營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需求,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因此迫切需要通過產業互聯網進行產業鏈供給側的改造和優化。
隨著消費互聯網發展逐漸進入成熟階段以及持續的消費升級,需求側的發展正在不斷推動產業供給側的改革,在產業供給側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應運而生。一方面,通過連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信息打通形成產業大數據,從而指導供需匹配;通過對傳統產業鏈進行整合優化、盡可能減少不增值環節,建立新模式下的產業價值網絡連接。另一方面,以共享經濟模式匯聚產業服務資源,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技術、金融等賦能,帶動產業鏈整體轉型升級。這種以互聯網推動實體產業全鏈條的轉型升級,將是中國新時代經濟轉型的主要特色和重要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