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驅動芯片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及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
1、顯示面板驅動芯片行業發展狀況
顯示面板驅動芯片即控制顯示面板中各像素電極是否導通,從而使得顯示面板顯示影像的驅動芯片。顯示面板驅動芯片性能的高低決定了終端顯示面板的顯示輸出效果,關系到顯示面板的分辨率、刷新率。由于各類終端面板液晶的工作、排列原理不一,其驅動芯片設計也各不相同。在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領域,設備追求小型、輕薄化,對顯示效果、集成度要求較高,對驅動芯片的科技含量、集成度要求也相對更高。
全球顯示驅動芯片出貨量由 2015年的 116.9億顆上升至 2019 年的 156.0 億顆,年均增長率達到7.5%。未來,顯示技術的升級與下游應用的拓展將推動顯示驅動芯片市場進一步增長,預計到 2021年全球顯示驅動芯片出貨量將突破 177億顆,增長率達 7.0%左右。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顯示驅動芯片行業供需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專項報告》
2015-2019年全球顯示驅動芯片出貨量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行業技術水平及發展方向
智能移動終端顯示驅動芯片主要發展方向為:高分辨率、高幀率、減少外圍器件、高集成、減少下邊框寬度。在分辨率方面,目前手機顯示驅動芯片的分辨率主要為 QVGA 至 2K;在幀率方面,大部分手機顯示驅動芯片的幀率通常在 60幀或以下,部分可以達到 120 幀甚至更高;在減少外圍器件方面,目前主流的
QVGA 及以下分辨率的 LCD 驅動芯片僅需搭載少量電容且無需二極管,HD 及以上分辨率的 LCD 驅動芯片所需的二極管數量也大多降至一個及以下;在高集成方面,智能手機顯示驅動芯片設計企業逐漸布局 TDDI 技術,TDDI 技術可將觸控及顯示驅動功能整合進單顆芯片,有效減少智能手機外圍芯片尺寸,未來,指紋識別與顯示驅動的集成以及觸控、指紋識別與顯示驅動的集成將成為芯片設計企業的重點研發及突破方向;在減少下邊框寬度方面,通過芯片設計及封裝工藝的改進,智能手機下邊框可以達到 1.15mm 及以下的寬度。
此外,顯示驅動芯片技術與面板技術發展具有較強相關性。目前,市場主流的面板技術為 TFT-LCD、OLED,且 OLED 面板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因此,顯示面板驅動芯片也逐漸向 OLED 驅動芯片發展。
3、智能移動終端顯示驅動芯片行業主要企業概述
(1)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成立于 1997 年 5月,位于中國臺灣新竹市,致力于液晶屏幕顯示技術及整體解決方案,為全球液晶面板顯示驅動芯片主要供應商。聯詠科技顯示驅動芯片主要應用于電視、筆電、桌上型顯示器、相機、平板計算機、車載顯示屏幕、智能手機、穿戴產品等領域。
(2)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11 月,是一家專業的面板驅動與觸控IC 設計公司,產品應用包含手機、平板計算機、穿戴產品、筆記本電腦、電視與車載工控產品等。
(3)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3545.TW)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FocalTech Systems Co., Ltd.)成立于 2006 年,主營TFT LCD 驅動 IC、AMOLED 驅動 IC、觸控 IC、壓力感應 IC、內嵌式顯示觸控單芯片以及指紋識別 IC 等芯片設計業務,產品包括 IDC 芯片、指紋識別芯片、顯示驅動芯片、觸控芯片四大類。敦泰電子顯示驅動芯片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工業控制、車載屏幕、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4)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8016.TW)
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itronix Technology Corp)成立于 1992 年,主要專注于入門級手機、工業顯示器和汽車系統的顯示驅動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功能手機、智能手機、車載顯示、工控顯示登等領域。
(5)格科微有限公司(A20335.SH)
格科微有限公司(Galaxy Core Inc.)成立于 2003 年,主要專注于 CMOS 圖像傳感器和顯示驅動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包括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移動支付、汽車電子等在內的消費電子和工業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