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齒輪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齒輪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國際齒輪行業的競爭格局
齒輪及齒輪產品是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件,全球巨大的裝備市場持續推動對齒輪產品的需求,進而造就了巨大的齒輪市場。從齒輪產品制造與研發實力來看,美國、德國和日本處于領先地位,其齒輪產品的可靠性好,工藝先進、使用壽命長,其次是意大利、英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基于“世界工廠”時代的積累,亞洲等新興經濟體在齒輪制造方面也逐步呈現出較大競爭優勢。中國齒輪行業經過多年的迅猛發展,目前在產銷規模上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技術與性能上與歐美、日本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目前,國際上主要的整車/整機生產廠商都在加快實行新型專業化分工,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新產品研發和終端市場的開拓上,而將大量的零部件業務外包,只保留部分核心的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業務,在此背景下,國際廠商開始將齒輪產品外包給專業的零件生產商,逐步形成一批與之配套的零件生產企業。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齒輪行業供需規模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在國際市場上,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齒輪及減速電機制造商包括美國的格里森(Gleason);德國的弗蘭德(Flender)、Sew-傳動設備公司(Sew)、倫茨(Lenze);日本的住友(Sumitomo);意大利的邦飛利(Bonfiglioli)、西帝(Siti)等公司。
(2)國內齒輪行業競爭格局
A、外資龍頭企業
目前,外資龍頭企業在國內市場產能不斷擴大,產品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產品延伸步伐更快。外資龍頭企業在中高端下游應用市場占有率較高,在某些應用領域有獨特優勢和地位,如工業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主要企業包括美國格里森(Gleason)、德國 Sew-傳動設備公司(Sew)、日本住友(Sumitomo)。
B、國內本土企業
國內不同類型的齒輪制造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專注于不同的應用領域,單個企業占整體市場份額較小,國內齒輪市場集中度較低。目前,國內齒輪行業大致可分為如法士特、南高齒和雙環傳動等已經成為全球重型汽車變速器、風電齒輪箱、汽車等行業著名品牌的龍頭企業,和如海昌新材、兆威機電、豐立智能等滿足細分領域市場做“專、精、特”產品的企業,以及大量依靠成本和價格優勢維持的中小企業。
2、齒輪行業的發展趨勢
(1)市場向定制化方向發展
隨著專業化分工和精益化生產模式的推廣,為了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電動工具、汽車、家電等工藝復雜的制造業逐漸剝離非核心零部件業務,由傳統的一體化的生產模式向以產品設計、核心零部件制造、成品組裝和品牌推廣為主的專業化生產模式轉變,逐步降低了非核心零部件的自制率,提高了向外部專業化制造企業采購非核心零部件的比率。
為保證供應商技術先進、質量可靠、品質穩定和交貨及時,終端廠商在篩選零部件的生產商合作時,一般會經過嚴格的審核或第三方認證,以保障終端產品的競爭力。在此背景下,終端廠商與零部件企業之間日益形成穩定的供應鏈合作關系,零部件行業也逐漸形成了根據終端廠商需求向定制化生產的經營模式發展。
(2)技術層面發展趨勢
齒輪行業屬于跨學科、多種專業綜合應用的行業,涉及機、電、材料、化學、信息和控制等多學科領域,行業向著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方向發展,并同時兼顧節能環保及柔性化生產的需求。
A、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
齒輪的設計與制造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機械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升級,要求工業整體技術不斷進步與發展。下游整機的集成性、經濟性等要求,相應地使得齒輪產品發展更加趨于小型化、輕量化。而整機的性能、壽命、能耗、噪聲等更高的要求,則對齒輪精度、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強大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刀具/模具的設計以及精密加工能力和足夠的先進的智能化設備投入,將為應對上述趨勢提供有力保障。
B、提升節能環保能力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綠色制造產業政策的實施,齒輪企業轉型升級極為重要。在此過程中,產品品質優良、環保設施配套良好的優質企業將取得優勢,落后的齒輪制造企業將面臨淘汰。
C、提升柔性化、智能化生產能力
齒輪行業作為制造業中基礎性行業,未來競爭日趨激烈。下游領域眾多且趨向定制化的特性對產品制造的多樣性和效率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建立彈性生產體系對行業內企業至關重要,企業需要在同一條生產線上通過設備調整來完成不同品種的批量生產任務。既滿足多品種的多樣化要求,又使設備流水線的停工時間達到最小,實現柔性化生產,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的新型生產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生產效率、產品品質,降低維護成本,創造新的價值。《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 年)》,明確表示,“針對傳統制造業關鍵工序自動化、數字化改造需求,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制造裝備,提高設計、制造、工藝、管理水平,努力提升發展層次,邁向中高端。”齒輪是智能制造中不可替代的基礎零部件,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智能化生產能力對于齒輪制造企業也及為重要。長遠看來,齒輪行業發展將會淘汰更多落后產能,優勢產能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推動齒輪制造行業整體向高端智能制造方向轉型。
3、行業面臨的挑戰
(1)勞動力成本上升
齒輪制造行業屬于技術和勞動力密集行業,雖然行業內的企業正在普及自動化生產制造流程和生產線,但在我國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的背景下,人力成本依然會對行業內的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近年來,受生育率降低和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勞動力面臨結構性短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將是考驗企業成本控制的挑戰之一。
(2)原材料成本
齒輪鋼是齒輪生產中耗用比例最高的原材料,其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齒輪的生產成本。齒輪鋼是對可用于齒輪加工制造的鋼材的總稱,一般是指鋼里除鐵、碳外,并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合金鋼。隨著近年來鋼材價格的不斷攀升,部分領先企業雖然能夠通過價格調整等方式將原材料上漲的部分壓力傳導至下游客戶,但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趨勢繼續延續,企業的盈利水平將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