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視覺感知市場規模及細分市場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1、3D視覺感知產業鏈概述
3D視覺感知產業是一個新興行業,產業鏈經過近十年的不斷探索、研發及應用,已形成一條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和應用終端的產業化鏈條。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3D視覺感知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分析報告》
3D視覺感知產業鏈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提供各類 3D視覺傳感器硬件的供應商或生產商。3D視覺傳感器主要由深度引擎芯片、光學成像模組、激光投影模組以及其他電子器件、結構件等構成。其中光學成像模組的核心部件包括感光芯片、成像鏡頭、濾光片等核心元器件;激光投影模組包括激光發射器、衍射光學元件、投影鏡頭等核心元器件。感光芯片供應商有索尼、三星、韋爾股份、思特威等;濾光片供應商有Viavi、五方光電等,光學鏡頭供應商有大立光、玉晶光電、新旭光學等;激光發射器供應商有 Lumentum、菲尼薩(Finisar)、艾邁斯半導體(AMS)等,衍射光學元件供應商有 CDA、AMS、馭光科技等。
產業鏈中游為 3D視覺感知方案商。代表企業如蘋果、微軟、英特爾、華為、奧比中光等。
產業鏈下游主要為根據終端的各類應用場景開發各類應用算法的應用算法方案。目前已具備一定商業應用的算法包括:人臉識別、活體檢測算法,三維測量、三維重建算法,圖像分割、圖像增強優化算法,VSLAM 算法,骨架、姿態識別、行為分析算法,沉浸式 AR、虛擬現實算法等。隨著 3D視覺感知應用場景的豐富,會有更多的應用算法商業化。
2、市場規模分析
隨著 2D 成像逐步向 3D視覺感知升級,3D視覺感知市場處于規模快速增長的爆發前期。2019 年全球 3D視覺感知市場規模為 50 億美元,且市場規模將快速發展,預計在 2025 年達到 150 億美元,2019-2025 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20%。其中占比較高且增長較快的應用領域為消費電子和汽車。3D視覺感知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也在不斷優化升級,在汽車自動駕駛中逐漸成熟應用,以汽車行業的巨大市場潛力,屆時 3D視覺感知行業將迎來新一波的快速增長。
3、3D視覺感知行業細分市場應用發展分析
3D視覺感知技術與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在消費電子、生物識別、AIoT、工業三維測量、汽車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推廣應用,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消費電子領域應用
智能手機是 3D視覺感知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隨著 3D視覺感知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正在不斷拓展。除智能手機外,還廣泛適用于電腦、電視等多種終端設備。
2020 年全球 PC(不包括平板電腦)出貨達到了 3.0 億臺,較 2019 年增幅約13.1%;2020 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達到了 1.6 億臺,較 2019 年以來增幅約 13.6%;2020 年全球智能視頻娛樂系統(包括電視、游戲主機等)出貨量為 2.96 億臺,預計未來將穩步增長。3D視覺感知技術在消費電子各領域給用戶帶來較好的用戶體驗,未來具有較大的市場滲透空間。
隨著國家政策支持,預計 3D視覺感知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各項應用將不斷成熟,相關市場滲透率會進一步提升。
(2)生物識別領域應用
隨著移動支付和 3D視覺感知技術的日漸成熟,預計將會有更多的線下支付場景使用刷臉支付,包括便利店,無人自助場景(如自動售賣機、智能快遞柜)以及部分新興的支付場景(如 ATM/自動取款機、醫院、學校等),將會進一步帶動 3D視覺傳感行業的快速發展。
......
刷臉支付基于優異的便利性、安全性將逐步滲透至線下支付的各領域,未來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3)AIoT 領域應用
3D視覺感知技術在 AIoT 領域的應用包括 3D空間掃描、服務機器人、AR交互、人體/動物掃描、智能農牧、智慧交通、安防行為識別、體感健身等。
......
3D視覺感知還可以通過對快速移動人體和物體的識別、定位等功能用于體育運動的評比,如乒乓球機器人利用高速小物體跟蹤算法、乒乓球軌跡 3D重現等技術,實現自動發球、識別跟蹤、判斷評分等。
綜上而言,3D視覺感知技術在 AIoT 領域有許多潛在可探索挖掘的應用場景,將為行業的長期市場需求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