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野外做受三级视频_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相關推薦
電子廢物拆解行業格局及面臨的挑戰分析(附報告目錄)
發布日期:2021-07-17 09:04:04

電子廢物拆解行業格局及面臨的挑戰分析(附報告目錄)

1、行業現狀

電子廢物報廢量的增長拉動了對其進行規范化拆解、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需求。截至 2019 年底,全國共有 29 個省(區、市)的 109 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納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廢電視機、廢電冰箱、廢洗衣機、廢房間空調器、廢微型計算機合計年處理能力約為 1.6 億臺。

近年來,我國電子廢物拆解量緩慢增長。2019 年,94家處理企業開展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活動,共拆解處理廢棄“四機一腦”8,417.00萬臺,同比增長3.9%,拆解處理總重量約為217.9萬噸,和報廢量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此外,上述數據僅針對廢棄“四機一腦”,其他各類電子廢物拆解業務有待進一步開發。隨著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進一步提速,我國電子廢物拆解市場前景廣闊。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供需規模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

2-210GFZ4211A.png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受益于監管力度的逐步加強,我國電子廢物拆解行業規范性得到有效提升,截至2019年底,開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情況審核工作的29個省份全部聘請第三方機構參與省級審核工作。2019年全年,經省級環保部門審核和環保部技術復核確認的全國廢棄“四機一腦”規范拆解處理數量為6,887.1萬臺,在總拆解數量中占比達到81.82%。隨著監管體系的持續完善,預計我國電子廢物拆解行業將保持有序健康發展的良好趨勢。

2、電子廢物拆解行業格局

我國電子廢物拆解行業進入壁壘較高。2013年,財政部、環保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等政策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處理企業規劃數量,優化處理企業結構,除將已獲得基金補貼的優質處理企業納入規劃外,通知發布前已經環境保護部備案的各省(區、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規劃數量不再增加,各省(區、市)環保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通過修訂本地區規劃,淘汰技術設備落后、不符合環保要求、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缺乏誠信和管理混亂的企業,并將優質處理企業納入規劃。截至目前,共有五批109家企業進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2015年后無新增補貼企業。上述拆解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單個企業的拆解規模多數集中在100-200萬臺。以格林美、中再資環和啟迪環境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較高。

3、行業特有的經營模式及盈利模式

為支持電子廢物拆解行業規范發展,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所需費用的補貼。除部分拆解產物的銷售收入外,依法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對列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拆解,可以申請基金補貼,基金補貼構成拆解企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4、電子廢物拆解利用變動趨勢

我國作為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四機一腦”和新增 9 類小家電社會保有量和廢棄量巨大。此外,納入基金補貼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品類將會持續增加,電子廢物拆解利用行業的未來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

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非常重視。2016 年 12 月,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 2020 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量達到 6.9 億臺”。同時,2017年 1 月,國務院發布《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推行方案》,把電器電子產品列入首批推行范圍,工作目標為“到 2020 年,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相關政策體系初步形成,重點品種的廢棄產品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率的平均水平到達 40%。到 2025年,相關法律法規基本完善,重點產品的再生原料使用比例達到 20%,廢棄產品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平均水平達到 50%”。因此,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行業綜合利用質量和水平將不斷提升。

2017 年底我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開始執行,廢金屬、廢塑料等固體廢物進口量明顯減少,2018 年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同比下降 43.42%,2019 年同比下降 37.21%。隨著“洋垃圾”禁止入境方案的實施,我國市場對國內再生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有利于促進國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國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綜合利用水平,從而填補相應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重要再生資源的國內市場缺口。

綜上,在我國電器電子產品保有量基數巨大、政府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監管趨嚴以及禁止“洋垃圾”入境的背景下,隨著回收體系的不斷完善、正規資質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手機等電子廢物拆解線的不斷投入,規范拆解利用市場的需求將得到持續釋放。

5、電子廢物拆解工藝技術向高效化和精細化發展

電子廢物拆解處理過程的精細化程度對最終的再生資源產品的價值影響較大,拆解精細化程度越高,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越高。

相較于西歐、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國電子廢物拆解利用處理規模普遍偏小,配套裝備和技術水平較為落后,拆解效率不高,精細化拆解能力不足,導致相關可再生資源總體回收率偏低,拆解利用過程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改造拆解線、升級拆解設備,提升自動化水平,從而實現對多種電子廢物的高效拆解;同時逐漸由分揀、初加工向深加工綜合利用方向延伸,進而提升再生資源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綜合利用水平,不斷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

6、行業面臨的挑戰

(1)資金壓力

受集約化處置的行業導向和逐步完善的監管體系影響,規模化、綜合型環保企業的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增強。在廢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大背景下,業內企業需要不斷拓展經營范圍,擴大業務規模,資金需求將隨之增長。現階段業內企業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發展經營所需的資金,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未來新建項目可能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

(2)人才需求

廢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行業相關技術可能涉及生物、化學、物理等多個領域,具有交叉性和復合性,綜合處理技術水平決定企業的生產運營效率、市場拓展效果和未來發展空間。隨著企業業務的持續擴張,企業對于高端技術和生產人才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

(3)法規政策體系尚待完善

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起步較晚,法規政策體系雖已初步成型,但相較于已擁有完備立法體系的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的運作流程尚未完全形成,給正規的綜合利用企業的發展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4)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發放滯后,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國家為促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設立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處理企業對列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處理后可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基金補貼。

受基金補貼審核流程較長、基金收支不平衡的影響,處理企業取得基金補貼的時間通常存在一定滯后性,基金補貼發放周期最長達到 3 年。雖然處理基金是受政府監管、以促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規范回收處理而設立的專項基金,無法收回的風險較低,但在補貼未發放之前,處理企業將存在大額應收賬款,持續占用營運資金,增加財務成本,對處理企業的流動性造成不利影響,不利于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