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行業特征及主要壁壘構成分析(附報告目錄)
1、智慧城市行業經營特點
智慧城市服務行業涵蓋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涉及領域眾多。各個細分領域的具體經營模式、發展階段、利潤水平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行業內企業的經營包括兩種經營模式。第一種是由系統集成企業直接與行業客戶進行接觸,經過招投標等形式承接總項目,通過現場勘測等方式了解其需求后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解決方案,并統一完成實施;第二種是不同的系統集成商之間進行合作,通常由已經與行業客戶進行直接接洽的綜合性集成商進行總包,將其中特定解決方案設計環節或實施環節分包至另外一家集成廠商完成,以此實現分工協作。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智慧城市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智慧城市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2、智慧城市應用細分行業情況
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應用領域較為廣泛,下游應用領域主要有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建筑等。
(1)智慧政務
智慧政務是在建設智慧城市大背景下,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實現經濟和社會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稱為智慧化的電子政務。智慧政務是廣泛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資源整合、流程優化、業務協同,提高政府辦公、服務、監管、決策的智能化水平,從而形成高效、集約、便民的服務型政府運營模式。
我國智慧政務建設已有多年歷史,在需求方的刺激下我國智慧政務市場規模保持了持續增長。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智慧政務的市場規模為 3,142億元,2016-2019 年復合增速為 10.22%,預計 2021 年我國智慧政務的市場規模將達 3,817 億元。
A、智慧港航
智慧港航是在“數字港航”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感知、監測、判斷、分析、整合以及其他方式,綜合各業務管理職能,整合優化現有資源,提供智能的通航監測、行業管理、公共信息服務,為水運市場創建一個全新的運行發展環境。一個完整的智慧港航體系包含港航的感知、監管、應急、服務、決策及運維環節,由港航數據展示、感知信息采集、港航運維保障體系、港航業務應用和智能分析預警等系統組成。
B、智慧監所
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監獄部門是國家不可或缺的懲罰機關。在智慧社會、智慧城市等發展趨勢下,智慧監獄是基于數字監獄的升級版,是將監獄作為政法機關的一個子系統,與智慧政法緊密關聯并一體化發展,充分運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全面、深度整合系統內、外的人、物、資源等信息流,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等方式,實施或提取監獄安防、執法、教育等信息,達到監獄工作運行機制的最優化。
C、智慧公安
在我國公共安全領域,信息化建設經歷了“金盾”工程、科技強警以及平安城市建設階段,目前逐漸過渡至智慧公安的建設階段。智慧公安在解決智慧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公共安全管理新需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為城市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D、智慧法院
智慧法院是依托人工智能,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堅持司法規律、體制改革與技術變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審判、訴訟服務和司法管理,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人民法院組織、建設、運行和管理形態。
(2)智慧民生
民生問題是中國社會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智慧民生也是智慧規劃中廣泛被提及的概念。智慧民生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居民生活幸福安康,建設的重點主要包括便民、文明、安全與健康三個方面。在便民方面,智慧民生致力于在社區層面提供智慧家居等智慧服務,在政府公共服務層面提供城市管理、公用事業繳費等方面的便民信息服務等;在城市文明方面,智慧民生致力于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在安全與健康方面,智慧民生致力于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深化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應用,提升醫療衛生信息化服務能力。
A、智能供電場所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電力營業廳正在由傳統型向智慧型轉型升級。伴隨智能電網的推進,智能營業廳的建設也逐漸加快。
智能電網產業鏈依次分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六個環節,智能電網相對于傳統電網的區別在于在各個環節上都有著不同的變化和技術創新。根據國家電網的規劃,用電環節將推動智能營業廳關鍵設備的建設。其中,智能營業廳關鍵設備包含了自助服務終端及系統、客戶服務門戶網站、用電地理信息系統、停電管理系統及智能營業廳管理系統等。
B、智慧醫療
在民生領域,醫療問題占據了重要位置。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醫療資源日益緊張。此外,傳統的醫療系統存在著碎片化、信息孤島等問題,醫療服務供給不足。智慧科技能夠賦能醫療打破時空與資源的限制,極大地提升醫療服務的效能、效率和效益,智慧醫療成為醫療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
(3)智慧建筑
我國 2015 年頒布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對智能建筑的定義為:以建筑物為平臺,基于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筑。
智慧建筑的智能化系統工程包含信息設施系統(ITSI)、智能化集成系統(IIS)、信息化應用系統(ITAS)、建筑設備管理系統(BMS)、公共安全系統(PSS)、機房工程(EEEP),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建筑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建筑環境的優化組合,使得現代化建筑物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環保的特點。
......
3、智慧城市行業的周期性、季節性及區域性特征
(1)周期性
智慧城市行業的發展與民生、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投資高度關聯,受民生、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投資周期性影響,智慧城市行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2)季節性
智慧城市行業的最終用戶多為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該類客戶通常實行預算管理和招投標制度,在下半年制定次年度的預算和投資計劃并于次年上半年集中通過該年度預算和投資計劃;投資計劃通過后,安排進行相關招投標工作。
受上述最終客戶預算、招投標等因素影響,智慧城市行業中的系統集成產品和服務提供商上半年的銷售收入一般低于下半年。同時,受春節等傳統節假日的影響,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一般低于第二季度。因此,智慧城市行業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特征。
(3)區域性
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智慧城市行業的發展主要依賴于政府的規劃和建設戰略以及由政府主導的基礎建設投入。從在建智慧城市的分布來看,我國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各智慧城市群有著不同的信息化基礎,各地區對智慧城市的規劃和應用導向亦不相同,這使智慧城市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特征。
4、進入本行業的主要壁壘
(1)資質壁壘
本行業所涉及的項目規模較大。在大型項目的招標過程中,業主方對投標方的業務資質有所要求。業主方的主要資質要求包括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資質、建筑智能化工程專項設計資質、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等。企業必須取得主要資質、達到相應的資質等級才可以參與政府招投標等項目承接活動。
(2)技術壁壘
本行業需要參與者對各個應用行業有著充分理解,深入了解和掌握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并能對相關技術進行組合運用和定制研發,技術要求較高。對于新進入者來說,在行業綜合解決方案的研發過程中,技術的欠缺可能使新進入者在技術路線的選擇、研發的投入、基礎軟硬件的選擇等關鍵點出現失誤,最終導致方案研發的失敗。因此,本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3)資金壁壘
本行業在軟件產品研發、項目實施以及成熟技術團隊的穩定和維持等方面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大型項目出于對工期進度等的管控,對系統集成商的資金要求較高,比如在招投標過程中對參與投標的系統集成商有著注冊資本等要求。因此,較強的資金實力和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是本行業的進入壁壘之一。
(4)經驗壁壘
本行業的項目具有投資大和一次性等特點。項目業主方一般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具有相關項目經驗的智慧城市行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要求投標方說明過往成功的項目案例和項目管理經驗等。本行業提供的智慧城市行業綜合解決方案通常需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缺乏案例經驗積累的企業或者缺乏項目設計能力和項目實施及管理能力的新進入者,很難具備可以滿足客戶需要的綜合服務能力,難以在招標競爭中成功中標。因此,經驗壁壘成為了新進入者進入本行業的重要障礙。